轻松健康二次冲刺上市不轻松,起家资本“轻松筹”成宿疾
创始人
2025-10-08 16:37:39
0

来源:懂财帝

无法剥离的轻松筹风险。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也许很多人不熟悉轻松健康集团(以下简称“轻松健康”),但大概率曾在朋友圈、微信群见过或转发过“轻松筹”发起的大病筹款链接,轻松筹是轻松健康的发家资本。

近日,该集团更新了IPO招股书——今年1月28日,它向港交所递表,但首次上市失败。短短一年,两次冲击IPO,能看出企业对资本市场的渴望,也暗藏着业务转型的焦虑。

为了上市,轻松健康此前已“忍痛”剥离核心业务轻松筹及关联资产朵尔医院,以“AI+健康服务”的新面目,意欲讲述“后筹款时代”的新故事。

然而,甩掉轻松筹这个充满争议的包袱,并未让轻松健康感到轻松。

当前,毛利率下滑、用户流失等,正压制着它的估值。

另外,深植于企业基因的轻松筹风险也给其未来发展,蒙上了阴影。

01 | 壮士断腕,断到“大动脉”

一名网友通过轻松筹为患病丈夫梁某募集医疗款后,梁某不幸离世,剩余的4万元众筹款归属引发了一场财产争夺战。梁某父母起诉网友及其子女,要求平等分割继承这笔众筹款。

近日,广东法院通报了该案件,法院判决:驳回梁某父母主张分割继承未使用善款的请求。

法院认为,轻松筹汇集公众的善款帮助特定的大病求助人,属于特殊的网络慈善众筹范围,本案轻松筹资金的用途限定于梁某疾病的治疗,若把用于治疗疾病的善款转化为受赠人名下的个人财产,不仅不符合捐赠人的目的,亦为受赠人不当得利创设了可能的途径,有违公序良俗,不能作为受赠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这起普通的民事纠纷,再次将网络大病众筹推至公众视野。善款监管、信息披露、用途追溯等问题,始终是悬在轻松筹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该案判决时间恰好在轻松健康二次递表的窗口期,尤其微妙。

回溯轻松健康的发展历程,先公益、后商业是其核心逻辑。通过强公益属性的轻松筹,汇聚累计约5.5亿注册用户的情感流量,再将用户导向保险经纪业务,完成商业变现。

尽管轻松筹至关重要,但为了上市,轻松健康毅然于去年6月剥离该业务,理由是“为符合境内对外资禁入个人求助领域的政策红线”,轻松筹归属于在开曼注册的外资企业。

轻松健康“壮士断腕”,最终伤到了自身的“大动脉”。

招股书显示,2022年、2023年、2024年及截至2025年6月30日,轻松健康的活跃用户分别为7050万、6910万、6510万及2270万,用户流失多达4800万。

用户规模断崖式下滑,已在其业绩中显现。

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6月30日,轻松健康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4亿元、4.90亿元、9.45亿元及6.56亿元。盈利并不稳定,同时期的净利润分别为亏损910万元、盈利9720万元、900万元、8600万元。

事实上,轻松健康早已意识到代价,它与轻松筹仍藕断丝连。

招股书中,轻松筹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出现:“我们亦透过与一家提供疾病筹款服务的业务合作伙伴合作,获得用户流量,该等用户往往对健康及保险服务产品感兴趣”。

打开轻松筹小程序,用户仍能在个人中心页面清晰地找到通往“轻松保”的直接入口,其以“我的保障金”为名,点击后跳转至“轻松保严选”,轻松保是轻松健康旗下保险经纪业务的核心品牌。

(截图自小程序)

二者“剥离但不割席”,根源是轻松健康无法割舍轻松筹的庞大流量。而导流持续存在,也让市场怀疑其业务独立性。

02 | 从“救命钱”到“守健康”,不想成为下一个水滴筹

轻松健康忍痛剥离轻松筹,除了政策合规考量,更重要的是,想避免重走水滴筹的老路。

水滴筹比轻松筹晚起步2年,但前者的用户规模、市场认知度、融资金额等维度迅速超越后者。

2021年5月,水滴公司(水滴筹母公司)在纽交所上市,成为“中国网络众筹第一股”,发行价12美元。但上市首日,股价破发19%,此后一路下跌。截至2025年10月3日,水滴公司股价仅1.95美元,较发行价已缩水仅84%,市值仅7.05亿美元。

水滴公司坠落,核心原因之一是市场对其“公益变生意”模式的质疑。以免费的众筹业务为入口,导流至收费的保险经纪业务,公益平台沦为纯粹的盈利工具,引发巨大的伦理争议和品牌信任危机。截至2025Q2,水滴公司保险经纪收入占总营收比为88.1%。

轻松健康显然不想重蹈水滴公司的覆辙。因此,剥离轻松筹,既是应对政策监管,也是想重塑自身定位,避免被贴上“第二个水滴”的标签。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隔着多重障碍。失去轻松筹后,其健康服务业务尚未形成有效的用户留存能力,缺乏新的用户增长闭环,逐渐陷入增长瓶颈。

招股书显示,利用疾病早筛的筛查数据,轻松健康的用户可以在平台上获取针对其特定的健康及保险需求量身定制的补充健康资源。早筛、健康管理所得到的数据,也有助于轻松保险开发差异化产品。

但实际情况是,健康服务并未带来良好的保险协同效应,反而失衡了。

2022年,轻松健康保险经纪收入占比高达81.5%,健康服务收入仅为15.2%。到了2025年上半年,其保险经纪收入占比骤降至22.9%,健康服务收入占比则飙升至76.7%,取代保险成为绝对主业。

其健康服务收入主要包括:数字营销(科普服务)、医学科研服务、健康服务包、筛查相关推广及咨询服务。

在这些业务中,除了最后一项,其余均严重依赖外部供应商,轻松健康仅充当“中介商”角色,导致采购成本高企。2022年,其采购成本占总经营成本的5.6%,今年上半年该数字飙升至93.6%。

业务结构几乎重构,直接拉低了轻松健康的盈利水平。2022年,其毛利率82.6%。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下滑至32.5%。

另一方面,用户急剧流失表明,当前的健康服务没能有效承接并转化轻松筹带来的流量,效率大打折扣,保险业务不断萎缩。

健康服务赛道也早已是红海。美年健康拥有近500家线下体检中心,平安健康依托平安集团的资源形成了“保险 + 医疗”的生态闭环,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则凭借电商流量优势占据线上入口。

对比来看,轻松健康没有线下医疗资源,又缺乏生态协同能力,仅凭AI概念很难在激烈竞争中突围。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2024年收入计算,轻松健康于中国数字综合健康服务及健康保险服务市场排名第10位。

为了强化新故事,轻松健康在招股书中表示,本次IPO募集资金的首要用途是“升级自研AIcare技术栈”,包括开发智能健康干预系统、优化疾病预测模型、完善用户画像与精准推荐算法等。

健康服务的核心是信任与体验,AI只是工具。何况,轻松健康最新报告期的研发开支只占总营收5.4%,想讲“AI+健康服务”的故事,底子还有点薄。

03 | 新衣与旧痕

2014年9月,轻松健康创始人杨胤以天使投资人身份孵化了轻松筹项目。彼时,移动互联网刚兴起,社交众筹还是新鲜事物。

轻松筹以低门槛、即时性的特点,让大病求助第一次有了便捷的社交工具。用户只需填写患病信息、上传医疗证明等简单操作,就能通过微信朋友圈扩散筹款,改写了互联网医疗的玩法。

社交众筹模式击中了公众对大病致贫的焦虑,让无数家庭看到希望,助推其用户规模迅速膨胀。《中国经营报》此前的报道显示,2015年轻松筹医疗救助板块共上线2.3万个项目,筹款金额1.8亿元,参与人数380万人。

成立4年,轻松筹注册用户数量达到约5.5亿,成为网络众筹领域的独角兽,投资方包括腾讯、IDG资本、博裕资本等。

但后来,平台在商业化的道路上逐渐跑偏,以温暖公益之名的众筹,越来越像一门冰冷的生意,加剧了公众对社交公益的信任危机。

2020年4月15日,一则“水滴筹暴打轻松筹员工”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当天两家公司分别发布声明,均表示殴打事件是由对方原因导致。

据报道,轻松筹、水滴筹的线下推广人员在医院“扫楼”,向患病家属推销筹款服务,甚至存在“劝募”“刷单”等行为,因争夺客户多次发生肢体冲突。这一事件引爆了公众情绪,“靠救命钱赚钱”的批评声充斥着网络。

此后3年,关于轻松筹的负面新闻集中爆发,时常爆出的诈捐、骗捐事件,部分筹款项目隐瞒家庭资产情况。同时,轻松健康又因业务调整进行大规模裁员,引发员工维权,不断刺激公众的神经。

此外,其推出的“免费保险”还被指套路营销,用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自动扣费,使用户更加质疑平台。

尤其在2023年,两起事件将轻松筹的舆论危机推至峰值。

当年5月,媒体曝光轻松筹顾问收取80%推广费,平台宣布开除涉事顾问并道歉。10月,轻松筹为四川“被狗咬伤女童”开启200万元筹款,结果被华西医院证实“未出具任何费用证明”,引发“金额虚高、营销消费善意”的全民声讨。

信任透支带来的品牌后遗症是长期的,架构上的剥离,无法为轻松健康彻底删除这些负面的公共记忆。

所以,轻松健康很难摆脱旧有的枷锁。更何况,轻松筹目前仍在为其保险业务导流,这种紧密相连的关系意味着,若轻松筹再出现合规问题,随时可能动摇投资者的信心。

对轻松健康而言,华丽的AI健康新故事并不重要,当务之急应是化解轻松筹遗留下来的合规隐患和信任危机,建立清晰的业务边界与合规体系,修复用户信任。

在商业世界,特别是涉及公众善心与健康福祉的领域,信任才是核心资产和稳固的护城河。否则,即便敲钟上市,未来道路也将难言“轻松”。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假期盘点|老字号京味盛宴点燃消... 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收官,京城老字号餐厅以经典味道、应季创新与沉浸体验点燃假期消费热情。10月8日,北青...
特斯拉股价跌超4%!“简配版”... 特斯拉“低价版”车型的售价远高于部分投资者和分析师的预期。 北京时间10月8日凌晨,特斯拉正式推出了...
源于分享,成于共赢艾多美正能量... 在商业世界中,艾多美如同一股清泉,以其独特的“分享”与“共赢”理念,持续传递着正能量。这种正能量并非...
《一致行动协议》到期,“苏超概... 9月30日晚间,共创草坪(605099)发布公告,公司收到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王强翔及其一致行动...
四季度开启,看看年内排名靠前的... 伴随国庆长假进入尾声,也宣告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交易时间开启。自去年924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A...
美股周一收盘点评:黄金和美股同... 来源:宏观对冲陈凯丰Kevin 随着金价上涨,股市和信贷市场继续走低。美国股市持续创历史新高,标准普...
原创 美... 美国私募信贷惊雷:120亿美元债务瞬间爆雷,下一个“雷曼时刻”? 2025年9月28日,美国汽车零...
原创 东... 东方崛起!美国盟友频频“倒戈”,全球贸易格局或迎来大变局 近日,美国的贸易政策再度引发全球关注。10...
轻松健康二次冲刺上市不轻松,起... 来源:懂财帝 无法剥离的轻松筹风险。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也许很多人不熟悉轻松健康集团...
投融界CEO邹晴:预制菜迈向万... 近期,一场关于预制菜的公众讨论引发了全社会关注。这场讨论背后折射出中国预制菜行业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黄金破4000:这一夜,全球央... 《黄金破4000:这一夜,全球央行都睡不着了》 ——当避险资产遇上“完美风暴”,黄金为何成了全球焦...
利率“贴地飞行”,券商融资融券... 一场愈演愈烈的利率“价格战”正席卷证券行业的融资融券业务。短短数年,行业平均融资利率已从8.35%的...
原创 普... 近年来,黄金作为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关注。尤其在经济波动较大的时期,很多人开始...
中国经济重心,第4次转移! 作者:柏年 来源:柏年说 中国的经济重心,正在发生建国70年以来的第4次转移。 第一次是建国之初,为...
继续狂飙!现货黄金突破4000... 红星资本局10月8日消息,今日,现货黄金突破4000美元/盎司大关,续创新高,年内大涨近1400美元...
拆解三重保障,酒庄如何以“关系... 来源:市场资讯 (来源:云酒头条) “心酒时代”的入场券是关系。从交易到关系、从规模到价值、从...
华能国际在洛阳成立综合智慧能源... 每经AI快讯,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华能(洛阳)综合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曲志忠,注...
ThinkPad赞助中国网球公... 本报讯 (记者贾丽) 在2025中国网球公开赛激战正酣之际,联想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AI...
追平Qwen3,智谱GLM-4... 大模型竞技场LMArena日前更新的排名显示,智谱上月底发布的最新旗舰模型GLM-4.6综合排名位列...
上海老庙黄金金条回收金饰全品类... 上海宝易埠珠宝:老庙黄金金条回收的安心之选 在繁华的上海,珠宝市场如同璀璨星空,众多品牌争奇斗艳。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