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国庆长假进入尾声,也宣告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交易时间开启。自去年924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地,A股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基金市场随之回暖,主动权益基金规模、数量欣欣向荣,今年前三季度业绩更是堪称“火箭式”拉升,涌现出不少翻倍基。
站在四季度的起点上,在近期震荡的行情下,相信不少朋友都对未来A股怎么走,选择怎样的产品才能更好的分享市场机遇有些疑问。对此,小编其实也没有特别拿的定的主意。不过强者恒强,有些产品能够做到年初至今收益靠前自然有其独特之处,也彰显出基金经理和背后公司投研能力的不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个人所关注的几只收益靠前的主动权益产品,年内都干了些什么,对未来又做出了怎么样的展望,以此借鉴四季度的投资和选择产品。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
首先来看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该基金由张韡所管理。在上半年取得主动权益产品收益第一后,三季度该基金继续走高,以147.25%的年内收益名列前茅。
从收益上来看,该基金季度收益较为均衡,一、二季度分别实现净值增长率39.07%和34.09%;截至9月30日,该基金近六月收益为83.65%,同类排名2/103。
从持仓上看,该基金的上涨主要因押中了今年来强劲的创新药板块。从季报上来看,该基金的重仓股和持仓结构相对稳定,一直以创新药相关为主,近四个季度以来前十大重仓股分别变化了3只、1只、0只和1只。
在今年的一、二季报和中报中,基金经理对未来市场的展望均有着相同的表述:“报告期内,我们对组合的重仓方向、结构、个股调整不多。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药企业也会开始体现长期成长空间。我们坚守投资主线、沿着以下方向布局:1)创新药:产品有全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的 pharma 和 biotech;2)进口替代率低,壁垒高的优秀设备耗材龙头。”
另外在中报中,基金经理也做出了较为长远的展望,表示医药行业未来2-3年会持续展现出较好的抗周期性和科技属性。组合也会持续聚焦在中长期看好的几个方向上。
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映恩生物-B、科伦博泰生、信达生物、和黄医药、康诺亚-B、三生制药、诺诚健华、石药集团、康方生物和荣昌生物。
中欧数字经济
再来看中欧数字经济,也是个人关注比较久的一只基金。资料显示,该基金由中欧科技战队成员冯炉丹担纲,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30日,该基金年内、近一年、成立以来收益率分别为140.86%、188.47%和205%,同类排名分别为3/4498、1/4408和3/3811。
究其原因,一直围绕人工智能的核心方向进行前瞻性布局是该基金收益上涨的主因。中报显示,报告期内,该基金保持高仓位配置,持续聚焦五大核心投资方向:AI 基础设施、AI 应用、国产 AI 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以及端侧 AI。
事实上,查阅过往定期报告不难发现,基金经理冯炉丹或者说背后的中欧基金早就已经关注到了人工智能领域的机遇,该基金的成立就是为了布局于此。在季报曾有着这样表述,自成立以来,本基金始终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和深度研究。也正是这种前瞻性布局,让该基金能够在今年的行情热度下迎来大涨。
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天孚通信、小鹏汽车-W、快手-W、第四范式、长芯博创和芯原股份,年内尤其是三季度以来涨幅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的驱动下,该基金的规模也迅速从2024年末的0.59亿元扩张到了如今的15.27亿元。在此背景下,为保护持有人利益,防止资金规模过快扩张影响投资运作并保障策略有效性,该基金在8月22日进行了限购5万的操作,同时在中报中做出风险提示:“享受行业成长红利的同时,保持适度的风险意识,分散投资。”
不过,虽中欧数字经济出现了限购现象,但中欧基金作为老牌公募,旗下并不缺乏年内表现优异的同类产品。如杜厚良担纲的中欧信息科技,年内实现收益97.30%,同类排名7/4553,虽同样限购,但额度为100万,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也符合分散投资的策略。
在最新的中报中,杜厚良展望到,三季度,相对比较明确的产业趋势是海外推理端需求的爆发。因此,该基金目前的主力仓位还是布局在海外算力链。而从该基金二季度还仅有9.49%的收益,和目前近乎翻倍的收益来看,显然基金经理的选择准确把握了市场机遇。
交银优择回报
最后来看交银优择回报,截至三季度末,该基金125.25%的优异成绩,成为年内40多只翻倍基之一。
事实上,该基金真正的收益转折来自去年12月基金经理由王艺伟更换为姜承操和周珊珊两人。在两位新的基金经理上任后,交银优择回报发生了明显的调仓换股,权益资产比例出现了逐季的上升,押中了今年热门的科技赛道,才有了如今的翻倍收益。
具体来看,2024年前三个季度,在前任基金王艺伟的管理下,交银优择回报始终保持着较低的股票仓位,分别为6.02%、7.95%和6.26%;2024年12月,新任基金经理到位后,该基金的股票持仓一跃上涨至43.88%。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股票资产占比已达91.04%。
持仓方面,也从2024年3季末的,信用债和利率债转变为了4季度末的逐步提升可转债仓位;从家电、汽零、传媒等低位且景气持平或有改善行业的权益资产转变为了着重关注产业趋势机会,在偏科技和制造行业逐步提高仓位,且一直延续至今。
截至2025年2季度末,该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为新易盛、中际旭创、禾望电气、沪电股份、天孚通信、源杰科技、睿创微纳、太辰光、香农芯创和胜宏科技。
在最新的中报中,基金经理展望表示,2025 年下半年,A股市场科技硬件仍然是主线,关注向AI+应用扩散的可能性,但是AI+中能有超额收益的方向较前期仍然是收敛的。组合将继续关注具身智能、固态电池、可控核聚变等行业的积极变化,下半年智能体的推出和原生多模态发展是未来一年AI链的重要主线。另外,组合也将密切注意“反内卷”行情的演绎对整个经济结构发展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