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金通社
一家小型公募基金的更名,引发了市场对华夏银行收编公募基金的猜想。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公司将更名为“华银基金”。这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大股东是北京信托,如果说北京信托与华夏银行同属北京国资旗下的“兄弟”关系,那么华夏银行与华银基金最多算是“叔侄”关系,至少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
但华银基金能否“过继”给华夏银行?
有市场敏感人士发现了不同寻常的玄机:
更名后的华银基金,多个官方平台的Logo,竟然换成了华夏银行的Logo;
华夏银行官方媒体平台,破天荒地连续为华银基金发布招聘广告;
华银基金的董事长、督察长、首席信息官,已经换成了华夏银行董事长杨书剑昔日在北京银行的旧部。
种种迹象表明,华夏银行与华银基金的“绯闻”,应该还有续篇。
华银基金更名背后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更名公告显示,自11月17日起,公司名称由“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告同时表明,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目前,华银基金多个官方平台的名称已完成变更,公司的新logo则与华夏银行一致。
而实际上,华夏银行与华银基金并无任何股权的关联关系。
天眼查显示,华银基金注册资本1.7亿,北京信托持股60%,而另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莱州瑞海投资有限公司持股40%,层层穿透之后,这家公司最终股东是4名自然人杨旗、杨涛、吕春卫、杨月利。
北京信托和华夏银行无直接股权控制关系,但同属北京国资背景,且长期存在频繁紧密的高管双向流动。比如华夏银行上一任董事长李民吉、现任行长瞿纲,都曾担任北京信托董事长、总经理。2022年北京信托原核心管理层被查时,李民吉还受北京市国资委委派临时负责北京信托管理工作,保障其经营稳定。
金通社注意到,华夏银行虽然持有全国股份制银行牌照,但旗下一直没有基金公司,就连持有城商行牌照的北京银行已经有了中加基金。因此,布局基金牌照应是华夏银行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此次被华夏银行的市场猜测,华银基金对媒体回应称:“华夏银行对公司业务开展、渠道拓展、投研合作等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目前双方暂无股权关系。”
暂无股权关系,但华夏银行对华银基金关照有加。11月10日和7日,华夏银行在官方微信号两次发布华银基金的招聘公告,显示两家机构关系非同寻常。
与华夏银行“亲密”接触后,华银基金的规模离奇暴涨。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末,华银基金总管理规模仅为27.06亿元,而这一数字在三季度末陡增至207.90亿元。
这一增量主要来自公司旗下一只固收产品——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的贡献。从今年三季报披露的信息来看,有两家机构在报告期内新进持有该基金70.44亿份和44.03亿份,让基金的总规模从0.14亿元骤增至171.15亿元。
到底哪家机构在暗中支持华银基金?市场并无公开的信息。
北京银行业务骨干加盟
近几个月以来,多名原北京银行的业务骨干,被任命为华银基金高管。
而与华银基金密切互动的是华夏银行,为何获任的多是北京银行原业务骨干?有分析人士猜测,这或许与华夏银行现任董事长此前长期任职北京银行有关,毕竟,从熟悉的业务骨干中发现、选拨或“挖角”,以此补充华银基金,对这家基金公司来说可充实人力储备。
就在公司更名前一天,华银基金连发3则人事变更公告,王博为新任首席信息官,赵伟婧为新任督察长。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因个人原因离任。
两位新上任的高管都曾在北京银行工作。
履历显示,王博自2004年参加工作,历任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职员、中加基金信息技术部副总监、北信瑞丰基金信息技术部总监,在信息技术治理、系统建设与数字化转型等方面经验丰富。
赵伟婧于2006年参加工作,曾在北京银行总行营业部、北银金融租赁、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等机构担任风控、法律合规等职务,加入北信瑞丰后负责监察稽核与首席风险官工作,具备基金托管、法律合规及内控稽核等复合背景。
今年8月,北信瑞丰董事长变更为刘彦雷。公开资料显示,刘彦雷生于1977年,现年48岁。2003年8月进入北京银行工作,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担任办公室(党委办公室)综合室经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担任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主任助理;2012年12月担任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副主任;2014年1月起担任宣传中心副主任;2016年8月起担任研究发展部总经理;2018年8月起担任董事会(监事会)办公室主任,后又担任北京银行董秘、北京银行业务总监、天津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等职务。
同月,北信瑞丰总经理刘晓玲因工作原因离职,任期不足两年。继任者宣学柱出自华夏银行,历任华夏银行广州分行党委委员、中山分行行长、总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
据华银基金2025年中报,因公司治理、内控机制、监管材料报送及信息披露等方面存在不足,华银基金于2025年5月被北京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并暂停受理公募基金产品注册六个月的行政监管措施。前任公司董事长、代行督察长的夏彬对上述问题负主要责任,于同年6月被北京证监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
如今,随着新一轮人事布局基本完成,华银基金能否真正脱胎换骨?业界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