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大悦城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悦城)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悦城地产)
拟通过协议安排方式回购股份,并向香港联交所申请撤销上市地位,正式启动私有化程序。
大悦城地产于8月1日正式复牌,截至当日收盘股价报0.54港元,单日涨幅45.95%。
8月4日走低,当日收盘报0.53港元/股。目前公司总市值75.42亿港元。
此次私有化举动被视为大悦城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期,聚焦长期价值,对整体战略布局进行的一次关键优化。
除了大悦城地产外,近段时间以来不少高端商场也在进行战略调整,开始收窄一二线市场业务,加码布局下沉市场。
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
大悦城地产专注于在中国境内开发、经营、销售、出租及管理综合体和商业物业,以开发、经营和管理以大悦城为核心品牌的城市综合体为主要业务方向,拥有北京、上海等一二线核心城市的多个大悦城城市综合体。
截至2024年末,大悦城地产已经布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长江中游等五大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及周边辐射区域。
北京西单大悦城、上海静安大悦城等标志性购物中心均为大悦城地产的投资物业。
与其他主动退市的港股公司一样,
大悦城地产也在私有化原因中提及了公司股票流动性不足、融资能力有限的问题。
近年来,在行业周期性发展的影响下,大悦城地产的市场表现呈现出阶段性波动,流动性亦随之承压。公司股价自2018年5月以来一直在1港元以下徘徊,停牌前近一年日均成交额不到300万港元。截至8月1日收盘,大悦城地产总市值约76.85亿港元,市净率为0.24。
大悦城地产表示,过去数年,公司股价一直较每股资产净值折让,整体流动性偏低,限制了公司从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
鉴于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且复杂,公司的上市地位难以提供足够的境外融资支持,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实质性改善。
此次私有化旨在精简大悦城地产的管理框架、企业架构及股权,从而提升管理效率。
大悦城地产表示,计划生效后,公司将从港交所退市,因此业务策略、重大投资及资本运营将不再受限于董事会或股东在股东大会上根据上市规则作出的批准,这将缩短决策周期,提高运营效率并降低相关成本。
从财务数据来看,大悦城已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2023年、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28.83亿元、14.65亿元、29.77亿元,累计亏损73.25亿元。若私有化完成,大悦城地产的收益将注入母公司报表,有望有效改善大悦城的财务状况。此前大悦城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实现归母净利润8000万至1.2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3.6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扣非净利润预计为6200万至1亿元,同比大幅改善。
业内分析,大悦城地产私有化将成为大悦城扭转局面的关键一步。
不过,私有化退市后,仍需面对销售去化、资产减值及债务管理等深层挑战。对于大悦城来说,能否持续扭亏还有待时间检验。
一线城市高端商场不好做了?
在大悦城地产拟私有化退市之前,北京SKP出售的消息也已确认。
【此前报道:
北京SKP确认出售!
】
今年5月,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示,博裕五期美元基金通过其关联方拟收购北京华联(SKP)百货有限公司部分股权。
交易后,博裕基金关联方通过财务投资间接取得北京SKP42%—45%的股权。
目前尚未公布交易金额。按照第三方的统计数据,2024年北京SKP销售同比下滑17%至220亿元,它此前曾连续6年蝉联中国高端商场“店王”。
业绩下滑的高端商场不止北京SKP一家,
恒隆地产2025年上半年录得总收入49.6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跌19%。
另外一家颇有名气的高端商业
万达广场则持续收缩其在一二线市场的布局。
最近两年万达频繁出售万达广场。
据公开信息,2025年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的万达出售48座万达广场的交易中,就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杭州、南京、武汉等一二线城市的项目。近日,有消息称,万达再次卖出荆州、滁州两地万达广场。
尽管万达广场不断瘦身,但其并未过多出售下沉县域市场的资产。
据媒体统计,截至2024年年中,万达广场在全国百强县布局了近30个项目,数量绝对第一;主打下沉市场的吾悦广场排在第二,在百强县布局项目数量超过25个。
与万达广场一样,王府井百货也热衷于渠道下沉。
去年年底,山东青岛莱西王府井购物中心开门纳客,成为莱西首个集现代化购物中心、五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莱西王府井购物中心项目定位为“城市品质生活新坐标”,以时尚、精致、年轻品牌为主导,配合多家城市首店、旗舰店、特色餐饮及跨界文化创意品牌。包含横店影城、星聚会KTV、星巴克、必胜客等知名连锁品牌,其中48%为首进莱西品牌,进一步扩大了首店独有的品牌影响力。
在王府井进入莱西之前,大型商业综合体、第四代万达广场已在莱西开业。无论是莱西王府井购物中心还是莱西万达广场,它们填补了莱西高端商业市场空白,为当地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体验。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被各类政策频繁提及。
比如,商务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完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推动批发零售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要求“补齐农村商贸流通短板”“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当前,多地正在持续推进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这给高端商业品牌带来更多的机会。
上一篇:野人先生超过哈根达斯,“甜蜜扩张”下藏着多少“苦涩”?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