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星科技IPO:4.8亿分红与2亿补流背后的业绩迷途
创始人
2025-07-25 14:55:50
0

瞭望塔财经获悉,2025年6月30日,鸿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鸿星科技”)向上交所更新提交了主板IPO申报材料。这家号称“全球第九大石英晶体元器件生产商”的企业,携带着12.14亿元的募资计划再度叩响资本市场大门

然而,瞭望塔财经发现,公司最新招股书揭示的是一幅充满矛盾的图景:一边是三年4.8亿元的现金分红,一边是2亿元流动资金的募资需求;一边是毛利率高于行业均值的“优势”,一边是业绩连续两年双降的窘境;一边标榜技术自主,一边60%基座依赖日本供应商。

在亮眼的行业标签背后,鸿星科技的IPO之路已遭遇六次“中止”,上交所两轮问询直指公司业绩真实性、关联交易及控制权稳定性等核心问题。随着审核重启,那些尚未被市场充分认知的隐患正浮出水面。

1、业绩滑坡,与行业背离的衰退曲线

翻开鸿星科技最新招股书,一组刺眼的下滑曲线跃然纸上

2022年营收6.51亿元,同比下滑22.00%;2023年营收5.42亿元,继续下降16.87%,几乎退回到五年前的水平。净利润的滑坡更为剧烈——2023年仅实现1.33亿元,同比暴跌31.60%。

这一表现与公司描述的“下游行业稳中有升”形成鲜明反差。更令人忧虑的是,2024年一季度公司每股收益0.90元,竟与2023年全年每股收益持平,在季节性明显的电子元器件行业显得极不寻常。

全球石英晶振市场在2022年已出现萎缩,同比下滑13.55%至238.96亿元。但鸿星科技的衰退幅度远超行业均值,其市场竞争力正遭遇严峻挑战。

2、供应链命门,握在竞争对手手中

鸿星科技在招股书中标榜“国产替代先锋”,但其供应链的脆弱性揭示了另一番真相:

公司60%以上的基座依赖日本三环集团供应,第二大供应商京瓷集团更暗藏杀机——其全资子公司日本京瓷晶振作为全球第四大石英晶振厂商,2021年市占率达8.45%,直接与鸿星科技形成竞争。芯片进口依赖度更是高达76%。

这意味着,竞争对手的母公司掌握着鸿星科技的命脉。一旦国际形势变化或供应商策略调整,生产线可能瞬间瘫痪。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固定资产成新率仅16.63%,老旧设备维修成本高企。在设备更新滞后的情况下,募投项目中56640万元的德清生产基地建设能否真正提升自主生产能力,仍是一个巨大的问号。

3、财务异常背后的危险信号

最新招股书中暗藏多项异常数据,如同定时炸弹:

2024年预付账款较期初增长10.79%,超过营业成本10.55%的增速,显示资金可能被异常占用或转移。

在建工程暴增655.17%至5000万元,如此剧烈的变动缺乏合理解释,存在业绩调节嫌疑。

流动比率大幅下降23.84%,从2023年的5.73骤降至2024年的4.36,暗示短期偿债能力恶化。

尤为反常的是“高毛利低周转”模式:2024年毛利率42.01%远超行业均值的20.64%,但应收账款周转率3.50次低于行业均值3.82次。这种组合在制造业极为罕见,指向产品竞争力下滑或渠道压货风险。

4、关联交易迷宫,财务真实性存疑

鸿星科技与实控人林洪河控制的台湾鸿星、珠海鸿康之间的交易,构成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关联网络:

台湾鸿星作为公司第二大客户(贡献6%-8%营收),同时是历史上前五大供应商(2019-2021年采购额超1.4亿)。

2020-2022年通过台湾鸿星进行的特殊模式销售累计达3.33亿元。在第二轮问询回复中,保荐机构对2022年特殊销售模式的核查比例仅61.21%,低于业内认可的70%可信阈值,交易真实性存疑。

毛利率差异更暴露定价问题:2021年鸿星科技向台湾鸿星销售产品的毛利率为36.56%,显著低于非关联第三方经销商的44.89%,8.33个百分点的差距难以用“市场竞争”完全解释。

5、技术空心化,研发短板难掩

作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鸿星科技的研发实力存在明显硬伤:

研发投入持续低于行业均值。2022年研发费用率5.17%,低于可比公司均值7.26%。

专利获取模式异常。公司1993年成立,2011年获得首项发明专利后,整整十年无新发明专利产出,却在2021年9月至12月突击获得8项发明专利。

研发人才结构暗藏隐忧。2023年技术人员增加15人,但研发人员平均薪酬下降5.3%,“量增价跌”的人才策略可能削弱创新动力。

6、募资悖论,清仓式分红疑云

鸿星科技此次IPO最受争议的,是巨额分红与补流需求并存的资金困局:

2020-2022年,公司累计现金分红4.81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85.62%,远超监管层设定的80%“清仓式分红”红线。

林洪河家族通过57.89%的持股比例,约 2.78亿元分红落入实控人家族囊中。

矛盾的是,公司2023年资产负债率仅为17.54%,2024年微升至18.08%,远低于健康企业30%-50%的常规水平;2023年流动比率高达5.73,现金类资产充裕。

在现金流充沛的背景下,募资计划中2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备受质疑。2024年4月30日沪深交易所明确“清仓式分红”标准后,公司2022年分红额骤降至5500万元,更显此前的分红策略激进。

2024年一季度在建工程暴增655%的异常变动,在德清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迷雾中若隐若现;预付账款增速超越营业成本的“剪刀差”,暗示着资金流向的疑点尚未解开。

瞭望塔财经发现,上交所两轮问询函已聚焦关联交易定价与业绩真实性,而最新招股书中应收账款周转率持续低于行业均值,折射出产品竞争力下滑的深层危机。石英晶振行业竞争版图正在剧烈重构,六度中止审核的鸿星科技,其IPO之路注定崎岖。

截至2025年7月22日,鸿星科技的IPO审核状态仍停留在“已问询”阶段。在瞭望塔财经看来,随着监管层对上市前“清仓式分红”审查趋严,这家家族企业的资本之路或将面临更严峻的考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终... 中美贸易博弈白热化:关税战深陷泥潭,瑞典谈判前瞻 在国际贸易的棋盘上,中美之间的博弈正进入白热化阶段...
原创 A... 在A股市场中,银行板块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它体量庞大,牵一发而动全身,而其背后的股权结构,更是...
一亩田将于7月底在美上市:成为... 托比网消息,美东时间7月22日,Yimutian Inc.(一亩田)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
走了周海栋,还有胡中原,6年回... 走了周海栋,还有胡中原。 华商基金牛人辈出。 对于周海栋,我们早在2022 事实上周海栋表现得也远超...
特朗普:相信鲍威尔已经准备好要... 财联社7月26日讯(编辑 牛占林)当地时间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相信美联储将很快启动降息,这是...
有产品收益率达31.72%!A... 近期,上证指数在3600点附近反复震荡,7月25日,上证指数收于3593.66点,跌幅0.33%。截...
A股头条:国常会传重磅消息,部... 要闻速递 1、李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 据央视新闻,国务院总理李...
人身险预定利率9月起下调!国寿... 人身险预定利率再迎调降。 7月25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组织召开人身保险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专家咨询委...
原创 A... A股放量逼近3600点,资金豪赌基建能否续写神话? 今天的A股市场,如同被注入一剂强心针,在巨量资...
【A股收评】3600点一日游!... 7月25日,三大指数调整,截至收盘,沪指跌0.33%,失守3600点,深成指跌0.22%,创业板跌0...
焦煤:主力合约三连涨停,短期盘... 【焦煤主力合约三连涨停,短期双焦盘面易涨难跌】今日,焦煤主力合约连续第三个涨停。此前一波反弹是健康基...
“卷价格”转向“优价值”才是正... 引导企业将关注重点从“价格”转向“价值”,从“同行”转向“用户”,提升创新动力和市场竞争力,带来的将...
“商业地王”重生记:“深呼吸大... 今年,“好房子”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好房子”建设成为各地部署房地产工作、提升住房品质的关键着力...
广期所对某客户采取强行平仓等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李子健 记者 何治民)上证报获悉,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7月24日发布...
美团召开外卖行业恳谈会 多名商... 北京商报讯(记者 郭缤璐)7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美团日前在上海召开外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恳谈会...
重庆真拼了:上半年重回“消费第... 随着上海经济数据的发布,上半年“消费第一城”的争夺战结果出炉:重庆凭借约40亿元的微弱优势超过上海,...
打造场景化消费体验,鸣鸣很忙抢... 过去,城镇消费者买零食更多的是去“多而贵”的超市或“近而少”的小卖铺,不是担心自己钱包背刺,就是遇到...
公司快评︱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7月24日晚间,时空科技(SH605178,停牌)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实控人宫...
原创 7...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
马斯克:抱歉! “我为断网感到抱歉。”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X平台发帖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