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在白宫办公室里,对着电视镜头向大众发布讲话:宣布暂停美元兑黄金的交易。从那一刻开始,在全球运行长达20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挂钩黄金)随之崩溃,金融市场进入一个高波动时代。
彼时,一位刚进入纽交所担任交易员的年轻人,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这个时刻。四年后,这位青年创建了桥水公司——日后美国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之一,并构建了能适应不同“投资气候”的全天候策略,坚定地把控制风险放在获取收益之前。是的,这个人就是瑞·达利欧。
关于风险和波动的关注和思考,在近几年的中国金融市场里也在不断攀升,逐渐成为行业焦点。 既想要获取收益、又不想承受太大波动,成为了投资者最大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债券打底、权益增强、多资产拓展的 “固收+”和FOF产品,开始受到更多投资者的关注。
“真正的安全边际,源于构建一个跨资产、跨市场、跨策略的低相关性组合,而这正是 多资产、多策略FOF的核心价值所在——通过专业的多元配置,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基金经理曹建文认为,长期来看,多元化、精细化、体系化的资产配置,或是应对市场波动的核心路径——这一如当年达利欧创立全天候投资策略时的初心。
01
资产+配置,实现“1+1>2”
在很多投资者眼中,资产配置只是不同资产的单纯叠加,但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同时擅长“资产”+“配置”的“技术活儿”。
一支成熟的“资产配置”团队,至少要完成两个环节:
首先, 要有能力找到合适的大类资产,包括了解底层资产的特征,并能把握其在不同宏观环境下的属性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变化;
其次, 还要通过科学搭配,在风险对冲和收益增强上实现 “1+1>2”的配置效果。
曹建文所在的资产配置团队,曾对大类资产组合做过测算:
在过去十年里,如果只投资A股,年化收益率为3.58%,最大回撤高达45.42%;
如果按照1:1的比例加入债券,组合的年化收益率提升至4.12%,最大回撤下降至22.50%,风险收益比明显改善;
如果加入美股、黄金等具有对冲效果的资产,再叠加基金优选,可以进一步提升收益、控制回撤。
图:过去十年股债组合VS单一资产表现
相比单一资产投资,FOF 在理论上具备双重风险分散能力:一是在资产类别的配置层面,通过低相关性甚至负相关性的大类资产对冲风险,同时动态跟踪细分风格与行业主题的轮动;二是在具体基金的配置层面,精选不同类型的优质基金,完成定量与定性的融合。
据统计,FOF基金指数自基日(2018/2/22)以来累计涨幅超30%,同期沪深300为-0.78%;同时,FOF基金指数的年化波动率为6.94%,远低于沪深300的18.86%。
可见,FOF基金能够实现收益增厚、波动适中,更契合那些既想要收益、又不想承受太大波动的投资者的需求。
图:FOF基金指数VS沪深300历史表现(%)
数据来源:Choice,统计区间为2018/2/22-2025/6/30,指数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收益,投资须谨慎
02
十年积淀构筑多资产“能力圈”
要胜任上述资产配置的任务,基金经理必须具备对各大类资产的深度认知。而拥有13年证券从业经验、10年投资经验的曹建文,恰恰有这方面的长期历练。
回顾曹建文过去的每一段从业经历,似乎都在为如今锻造多资产的“能力圈”做铺垫。纵观他的从业经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浦银安盛基金的近3年量化研究经验和2年基金专户管理经验。
数学系毕业的曹建文,从入行开始就在研究岗位上积累了量化思维,这对他日后从量化模型出发寻找投资机会做了很好的铺垫。
2015年年中,曹建文从研究转向投资岗位,开始管理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专户产品。彼时的股市正经历大幅波动。这让他在每次决策时都养成了慎之又慎的决策风格,形成了沉稳与细致的性格。日后,“绝对收益、绝对控制”的追求也深深烙印在他的投资理念中。
第二个阶段,是曹建文在平安养老保险公司的4年,在那里他积累了养老金和保险资金管理经验。
在这个全国头部的养老保险公司里,曹建文陆续管理过多种资管产品,包括股票多空、股债混合、指数增强、FOF等,多资产、多策略在这个阶段成了他投资的日常思维。
此外,在这期间他也对工具型产品有了较丰富的运用经验,擅长利用ETF把握短期投资机会。
“对我来说,在前两个阶段里收获比较大的是两方面: 一个是积累了股票、基金、衍生品等多资产投资经验,另一个是锤炼了绝对收益组合的投资理念和能力。”
曹建文表示,这些多元化的投研经历,既培养了他广阔的投资视野,也为第三个阶段的公募FOF管理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21年9月,曹建文加入广发基金资产配置部,这成为他第三阶段的事业平台。
在广发基金, 曹建文陆续接手管理了8只FOF产品,包括2只普通混合型FOF、2只目标日期型养老FOF以及4只目标风险型养老FOF。这些产品在权益仓位上的跨度较大,从偏债稳健型到偏股进取型均有覆盖。
加入广发基金之后,曹建文不仅在投资思想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也把过去积累的许多经验充分运用了出来。
03
基于配置打造“常胜组合”
在FOF投资中,如何进行仓位管理和回撤控制是“配置”的核心环节之一,也是对于产品风险控制和净值收益率影响最直接的环节。
但对于FOF管理人而言,做好上述两个环节,难度并不小。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往往从两个角度来入手讨论:一是各类资产适配何种策略,二是如何动态设定配置权重。
虽然曹建文目前在管产品的风险定位各不相同(下图),但近一年来都取得了不错的回报,8只在管的FOF中, 有3只产品位列同类前三,另有3只排在前1/3分位。
图:曹建文在管的8只FOF基金
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5/6/30,股票占比数据来自韭圈儿小程序,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注:广发养老目标2055五年持有(FOF)A成立不足一年,业绩数据不予展示
这说明, 无论权益仓位是高是低,曹建文都能通过适配的投资策略,在不同风险偏好下实现收益与风险的平衡。
那么,他是如何进行回撤控制的?
曹建文表示,多资产本身就是一种天然的回撤控制方法,因为资产之间具有低相关性和对冲效果。
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建立了 三级回撤预警机制。例如,对于 5%的最大回撤目标,三级预警分别定在2.5%、3.5%、4.5%,每触发一级回撤预警,他们都会适当降低仓位,采取对应的防御方案。
此外,数学系出身、拥有量化研究经验的曹建文,也在FOF投资中引入了量化策略,建立了一套 基于因子模型的多资产配置框架,将复杂的市场提炼为可量化、可管理、尤其是可预期的风险收益因子。
正如曹建文所说:“FOF的目标不是寻找常胜将军,而是基于配置打造业绩更稳健的常胜组合。”
04
从股债二元到多资产的实践进化
投资是一个不断复盘与进化的过程,多资产配置更是如此。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品种和市场情况,持续跟踪分析、不断进行迭代,已经成为曹建文工作中的“肌肉记忆”。
以广发安泰为例,这是一只定位中低风险的FOF产品,因此,曹建文从管理之初就对回撤控制要求十分严格。组合整体以债基为底仓,尤其是中短久期的纯债债基,辅以少量的主动权益基金。
在实践过程中,曹建文在组合中逐渐增加了 美元债、港股基金,不仅适当拓展了收益来源,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资产类别,提升了组合的回撤控制能力。
经过了两年多的FOF投资实践后,曹建文有了更丰富的体会:“过去我们更多是以相对排名为目标去做组合配置,主要在股和债之间轮动,通过仓位管理来追求稳健收益,多资产的配置优势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我们转而 以绝对收益为目标,不断加强对多资产体系的研究,去年开始把黄金、海外权益加进组合。”
基金定期报告显示,2024年,广发安泰的组合持仓中出现了更多 香港、美国、欧洲市场相关基金,例如德国 DAX、法国CAC40、标普500等。通过投资品种在地域上的分散,获取了更多收益来源。
在配置结构上,组合也体现出 攻守兼备的特点。以港股市场为例,广发安泰既配置了恒生科技等进攻类资产,也配置了恒生中国企业、恒生高股息等红利类资产。在同一地域资产内部,同样实现了风格的多元化。
图:广发安泰2024年年报
除了不断增加资产范围,曹建文在配置节奏上也较为灵活。2024年三季度,他加仓了美股;今年年初,随着美股和部分欧股的溢价率抬升,他又做了适当减持,待溢价回落之后再度增配。
此外,他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增配 黄金ETF,并在2025年一季度持续加仓至前十大,抓住了黄金价格近一年的上涨行情。
目前,广发安泰的持仓覆盖了股票、债券、黄金、海外资产等多元投资标的。截至今年6月30日, 广发安泰的近一年回报为6.66%,跑赢业绩比较基准2.17%,区间最大回撤2.30%。
图:广发安泰2024年年报
具体到A股资产上,曹建文也会通过卫星仓位灵活配置不同行业,力求获取更多元的α收益。
以他管理的另一只FOF——广发积极回报为例,今年一季度,组合增持了军工、医药等方向,较好地捕捉了二季度军工和创新药板块的反弹机遇。自其2023年9月20日管理以来至今年6月30日, 广发积极回报的累计收益21.80%,超越业绩基准17个百分点。
图:广发积极回报2025年一季报
可见, 曹建文不仅实现了跨资产、跨地域的多元化投资,也对细分子资产和配置时点把握得比较精准,这主要得益于其深厚的多资产经验积累,以及专业的 FOF管理框架。
05
平台实力支撑多资产投资
单一资产的投资,本身就要求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跟踪和研究,组合中每增加一类资产,投资难度也会相应提升。资产的多元丰富,也意味着策略的执行对投研平台和投资团队有着更深的倚赖。
“要想做好多资产投资,公司平台的投研实力至关重要。”曹建文介绍,目前,FOF管理的投研支持包括两个层次,覆盖了宏观配置、中观策略和微观精选。
第一个层次的支持,来自广发基金一体化的投研平台。作为业内领先的基金公司,广发基金拥有超百人的研究团队,体系化地覆盖宏观策略、股债资产、海外市场、行业板块,为投资决策提供从宏观研判到底层资产的全方位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资产配置团队会与各投研条线一起探讨大类资产配置观点,充分共享公司的研究资源,从不同维度丰富投资视野。
第二个层次的支持,在于资产配置团队内部。“和其他团队相比,资产配置团队的优势在于更深入的跨资产理解能力,以及将这种理解转化为具体基金组合的配置能力。”曹建文介绍,目前,团队投资人员的平均从业年限超10年,具备多资产、多领域、多策略的全方位资产配置能力。
为深化跨资产配置能力,资产配置团队系统性地组建了覆盖AH股、海外资产、固收、商品及另类资产等领域的 多资产研究小组,每个资产类别均由经验丰富的基金经理带领研究员进行深度研究与持续跟踪,旨在构建穿透市场的理解力和动态优化的配置策略。
在上述基础上,团队还组建了 多资产策略小组,为业务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支持。曹建文介绍,小组成员均有多年的量化策略研究经验,以量化研究赋能多资产配置,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配置模型的迭代、绝对收益的组合管理策略以及业绩归因框架的优化等,追求提升投资组合的确定性和可持续性。
06
在不同环境下寻找较优解
7月9日起,拥有多资产能力圈和专业配置框架的曹建文,接手管理采用多资产、多策略的FOF产品—广发智荟多元配置六个月持有FOF(A类024757,C类024758)。
基金合同显示,该产品投资于中国证监会依法核准或注册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的资产比例不低于基金资产的80%,其中,股票、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合计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20%-65%(投资于港股通标的股票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
曹建文会如何管理这只产品?
面对这个问题,他的回答直接而坦诚:“广发智荟多元FOF将系统性地整合我的投资风格和多年投资经验,注重通过多资产、多策略进一步提升组合胜率:一方面,我的投资风格偏稳健,与产品追求良好风险收益比的目标较为契合;另一方面,我拥有丰富的多元资产管理经验,为组合配置与基金优选提供坚实基础。”
展望下半年,曹建文表示,在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背景下,中国及欧洲资产将成全球资金再平衡的优先方向,有望获得更加稳健的回报。当前美股估值处于全球高位,叠加贸易碎片化趋势加速资金区域化回流, 港股及欧洲市场配置价值凸显。
对于中国资产,他预判A股与港股主线或将由科技行情驱动,但需把握配置节奏,并通过多策略组合平滑波动。此外,在美元信用弱化及地缘风险支撑下, 黄金资产仍然具有长期配置价值,但短期涨幅较高,需要注意控制波动。
我们所处的时代,正经历着从“单极化”向“多极化”的深刻转型。正如曹建文所言:“大类资产配置的魅力,正是在不同的宏观环境下都能找到较优解。”从单一资产走向多元配置,将成为投资者的必然选择。
如果你也想要获取更多收益、又不想承受太大波动,不妨关注广发智荟多元配置六个月持有FOF(A类024757,C类024758)。
完整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作为客户服务信息,并非为投资者提供对市场走势、个股和基金进行投资决策的参考。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有关观点或分析判断不发生变化或更新,不代表我公司或者其他关联机构的正式观点。文中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的投资建议,如涉及个股内容不作为投资建议。我公司及雇员不就本内容对任何投资作出任何形式的风险承诺和收益担保,不对因使用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而负任何责任。在投资基金前请仔细阅读基金合同和招募说明书等法律文件,了解基金产品情况、基金投资范围,选择适合自身风险偏好的基金产品。基金过往业绩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投资需谨慎。
***
资事堂保留本文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转载、编辑、重新发布,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请在后台回复关键字「转载」获取转载格式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