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史上最严制裁下,俄罗斯石油公司的油轮仍在海上航行,但全球能源贸易的暗流涌动远超表面所见。
国际能源署在2025年11月的报告中用“重大下行风险”形容俄罗斯石油产量前景,这场由美国发起的制裁正在产生连锁反应。
美国上月对俄罗斯国有石油公司Rosneft和私营巨头Lukoil实施制裁,旨在切断克里姆林宫的战争资金。
2025年10月,美国对俄罗斯两家最大石油企业,国有的俄罗斯石油公司和私营的卢克石油公司实施黑名单制裁。 这是自俄乌冲突以来美国对俄罗斯能源领域发起的最严厉制裁。
制裁措施禁止美国实体与个人同这两家石油巨头交易,并要求外国公司在11月21日前停止与受制裁俄罗斯实体的业务往来。 欧盟也同步宣布了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的交易禁令。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公开表示,这些制裁旨在“迫使普京坐到谈判桌前”,并指出俄罗斯石油收入已比去年下降20%,新制裁可能导致进一步减少20%至30%。
包括普京在内的俄罗斯官员声称新制裁只会产生 “边际效应” 。 普京在制裁后公开表示:“这些制裁对我们来说性质严重,这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将产生某些后果,但它们不会对我们的经济福祉产生重大影响”。
俄罗斯展现了其适应能力。 国际能源署报告指出,俄罗斯一直“展示其快速组建新石油航运公司并通过其受制裁船队运输更多石油的能力”。 上月,三家5月才成立的新公司出口了约每天100万桶的俄罗斯原油和石油产品。
俄罗斯已成功将贸易转向非西方市场,特别是扩大对中国的石油出口。 2024年前十个月,俄罗斯对中国的原油出口量已达每日217万桶,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8%。
印度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之一,态度发生显著变化。 印度最大炼油商信实工业已正式确认将放弃采购俄罗斯石油。 多数印度炼油企业已放弃采购12月装船的俄罗斯原油。
印度此举与美国政府的压力直接相关。 相比拜登时期给予印度的“豁免”,特朗普政府表现出更强硬立场。
印度商业媒体证实,在美国对俄罗斯航运公司加大制裁背景下,印度开始从美国购买更多石油。
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印度8月份吸纳了莫斯科85%的石油出口量。 印度转向意味着俄罗斯失去一个重要市场。
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10月俄罗斯原油及石油产品总出口量为740万桶/日,略低于9月水平。 俄罗斯原油价格下跌使其石油出口总收入降至131亿美元,为五个月来新低。
石油和天然气相关税收占俄罗斯财政总收入的约四分之一。 俄罗斯政府预计,2025年来自能源行业的税收将降至疫情以来最低水平。
俄罗斯今年的预算赤字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5.7万亿卢布,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 这些数据反映了俄罗斯经济面临的压力。
美国原油出口在制裁后增长。 2023年美国原油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平均为410万桶/日。 美国对欧洲的原油出口大幅增长,今年3月份达到创纪录的220万桶/日。
国际能源署在11月报告中上调了对今年和明年全球石油供应增长的预测,表明2026年全球石油市场将出现更大过剩。 该机构预测2026年全球石油供应将比总需求多出409万桶/日。
俄罗斯可能会更多转向易货贸易或本地货币交易,作为其“去美元化”战略的一部分。 这种转变可能重新定义全球能源定价机制。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G7外长会议后坦言:“我们的制裁手段已经所剩无几了。 我们已对俄罗斯主要石油公司实施了制裁,我不知道还需要再做些什么”。
欧盟与美国在制裁俄罗斯问题上已出现微妙分歧。 就在美国公开承认制裁手段枯竭的同时,欧盟继续加码对俄压力,已通过第19个制裁方案。
俄罗斯已发展出应对制裁的韧性。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今年7月公开表示:“我们已经对制裁养成了一定的免疫力”。 这种免疫力建立在俄罗斯与非西方市场加强联系、发展替代机制的基础上。
全球石油市场仿佛在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重新洗牌。 印度炼油厂正在寻找替代供应商,美国原油出口量创下历史新高,而俄罗斯的影子舰队仍在海上航行。
制裁大棒之下,俄罗斯2025年的能源税收预计将降至疫情以来最低点,但它的石油依然在黑海、波罗的海和太平洋上寻找新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