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现房销售时代加速到来,购房告别赌预期!
创始人
2025-11-16 04:23:56
0

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悄然生变,曾经风靡一时的“买期房”,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带有浓厚中国特色的“图纸买房”、“买沙盘赌未来”的购房模式,如今面临着一场深刻的变革。

让我们将目光聚焦到2025年5月初的河南省信阳市。该市住建局发布了一份意义深远的《关于加强商品房预售管理工作的若干措施(试行)》,明确提出中心城区新出让土地开发的商品房项目,必须实行现房销售。这并非个例,而是全国范围内一场静默革命的缩影。早在2020年,海南省就已在全省范围内推行现房销售,如今,已有超过30个省市积极开展试点或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预示着房地产销售制度的深刻转变。

回顾历史,商品房预售制度,这一俗称“买期房”的模式,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房屋建设过程中,提前将尚未完工的商品房出售给消费者,并收取定金或房价款的行为。这种制度最早起源于香港,被称为“卖楼花”。1994年,中国正式引入预售制度,并通过《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将其规范化。

在住房资源匮乏的年代,预售制度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为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了宝贵的融资渠道,有效缓解了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清晰地显示,在房企的资金来源中,“定金及预收款”长期占据重要地位,占比始终保持在20%以上,在早期甚至一度超过40%。预售制度不仅为开发商提供了周转资金,还降低了他们的经营风险,同时也让购房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价格购买到未来的房产。预售房相对于现房的价格优势,是其能够被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原因。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预售制度的弊端也日益显现。正如北京某大型房企负责人所言,预售制度在为开发商带来便利、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同时,也将风险转嫁给了银行和购房者。一旦房价出现调整或进入下降周期,期房在交付时就可能因房价下跌而增加银行的坏账风险。更令人担忧的是,一些缺乏诚信的开发商利用预售制度的漏洞,人为操纵期房的供求关系,通过虚假广告和宣传资料欺骗消费者,导致项目延期交付甚至出现一房多卖等恶性事件,引发了大量的纠纷。

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曾经风光无限的预售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市场环境。2020年,海南省率先宣布全面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成为全国首个在省级层面推行现房销售政策的省份,这一举动被业界视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此后,现房销售的试点在全国各地悄然展开。据克而瑞的数据显示,自2022年末以来,全国已有超过30个省市开展了现房销售试点或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例如,上海市黄浦区在2014年出让的一宗地块中,就明确要求“建成房屋须以全装修现房销售”。

政策层面的推动也愈发明显。2024年7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改革房地产开发融资方式和商品房预售制度,正式将商品房预售制度改革提上了议事日程。在2024年末的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上,住建部更是将“有力有序推进现房销售”列为2025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信阳市此次发布的政策,体现了“新老有别”的原则。对于已经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仍然按照原有的预售规定执行;对于文件印发后新取得施工许可证的项目,则需要达到主体封顶的条件才能申报预售许可;而对于文件印发后新出让的土地,则一律实行现房销售。这种渐进式的改革方案,为市场的平稳过渡提供了缓冲空间。

事实上,现房销售的比例提升已经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现房销售占比从12.7%大幅跃升至30.84%,近期甚至达到了36%。商品住宅现房销售面积占商品住宅销售面积的比重,也从2019年的10%左右上升至2025年3月的33%。这一显著的变化,源于购房者心态的根本性转变。近年来,一些房地产企业遭遇了现金流危机,导致部分项目无法按时交付,甚至沦为“烂尾楼”。在这种情况下,许多购房者选择停止支付房贷,使项目陷入了“停工停贷”的困境。

“现房销售要求房企必须以实物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将风险从购房者端转移到了开发商端,这是对购房者权益的有力保障。”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这将重塑楼市的消费逻辑,住房消费将从“赌预期”转变为“验实物”。实景现房销售项目的日益走俏,甚至出现“日光盘”的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

然而,现房销售并非一帆风顺,它对开发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特别是资金方面的压力。现房销售模式在短期内需要开发商投入大量的资金。开发商从拿地到销售的周期,也从原来的半年至一年半,延长至一年半至三年,几乎延长了一倍。这无疑会给开发商带来巨大的资金链压力,而且三年后的销售回款能否覆盖前期的融资成本,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麟评居住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现房销售对开发商的考验尤为明显,它显著提高了房企的资本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融资渠道有限的中小型房企来说,它们可能会面临破产或被并购的风险。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即便未来预售制度得以延续并存,预售资金的监管也将更加严格,这意味着开发商挪用预售资金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面对这些挑战,业内专家普遍认为,渐进式的改革是更为可行的路径。湖南省住建厅在回复关于取消商品房预售制度的建议时就曾指出,“商品房预售制度支撑了房企的高周转模式和当前的房地产市场规模,已经形成了一种巨大的惯性和利益捆绑”。“如果短期内强制全面实行现房销售,必将引发房地产行业甚至全省经济的剧烈震动,相关风险不可小觑。” 李宇嘉也认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必然是期房与现房并存的时代。” 即便选择预售模式,也不会是过去那种粗放、缺乏监管的模式。预售资金将会受到严格监管,拿地也需要自有资金,再加上“封顶才能办按揭”等措施,预售和现售之间的差别将会越来越小。

信阳市的政策正是采取了这种渐进式的思路,针对不同阶段的项目,采取不同的规则。这种“新老有别”的原则,既尊重了老项目既有的开发节奏,又为新项目明确了现房销售的准则。

同时,配套支持政策也至关重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建议,可以探索带定金的现房销售模式,定金比例为房价的10%左右,由第三方托管,交房时再办理按揭。不少地方已经开始加快出台现房销售的配套支持政策。例如,江西省赣州市的多个区县延长了现房销售项目土地出让金的缴纳期限,江西省九江市的多个区县对购买现房销售项目的购房者进行契税补贴,山东省多地提高了购买现房的公积金贷款额度。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描绘出了一条清晰的上升曲线:全国现房销售占比已从2020年的12.7%跃升至2024年的30.84%,近期更是达到了36%。在湖北荆门,城控·易居苑项目以“交房即办证”的现房销售模式,推出了106套房源,开盘首日便全部售罄,成为了今年当地第一个“日光盘”。这一切都印证了业内专家的预测,“未来楼市的消费逻辑将被重塑,住房消费将从‘赌预期’转变为‘验实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二游的“反抽卡革命”,刚开... 装机圈有个十分著名的 “ 灰电平衡 ” 理论,简单来说,就是你的电脑主机积灰严重,如果电脑还能运行,...
国内首家数字银行,将迎来新任行... 国内首家民营银行、数字银行将迎来新任行长! 11月14日晚间,深圳金融监管局信息显示,该局已批复核准...
董明珠一语点破当前我国大企业的... 董明珠一语点破当前我国大企业的困境! 她公开表示:“格力一年被挖走600人,培养人才的速度比不上挖...
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证券代码:600398 证券简称:海澜之家 编号:2025一032 海澜之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高...
原创 现... 房地产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悄然生变,曾经风靡一时的“买期房”,正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种带有浓厚中国特色...
原创 美... 轮到美国焦虑!美经济学者预言万亿美元变人民币,升值或成定局,这话听着像新闻也像闲聊,意思简单得很,就...
谷歌宣布:将对其广告技术服务作... 来源:江南都市报 美国谷歌公司14日宣布,将对其广告技术服务作出调整,以回应欧盟此前作出的反垄断处罚...
IPO雷达|永励精密中期收入下... 11月14日,据北交所官网,浙江永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永励精密”)收到第二轮问询函,公司上...
新加坡华侨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其巨大的电力需求正给美国电网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摩根士丹利最新研究报告指...
恒运昌IPO:2025年业绩急... 来源:财闻工作室 据上交所消息,深圳市恒运昌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运昌”)科创板IPO申...
太突然,沃尔玛CEO将卸任!有... 美东时间14日周五,全球最大零售商沃尔玛公布了一项令市场意外的决定:执掌公司超过十年的CEO董明伦(...
2025年老板IP打造公司TO... 2025年老板IP打造公司TOP排名:从定位到变现+实操全指南 在流量成本飙升、用户信任崩塌的202...
强一股份IPO:实控人周明给自... 强一半导体(苏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强一股份)科创板IPO申请于2025年11月12日过会,目前已...
六大项目签约 全球石墨烯行业盛... 11月14日至16日,在正泰集团和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CGIA)联合主办的2025(第十...
刚刚!合肥房价涨了! 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了10月70城房价数据! 合肥房价再次出现回升! 01. 11月14日,国家统计...
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 11月15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网上办事服务平台,披露了关于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
小小票根,何以成为促消费“金钥... 【记者观察】 光明日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通讯员 何睿 电影票、演出票、赛事入场票……各类用过的票...
天价离婚撕开A股公司治理隐忧:... 来源:新浪证券 一场持续15年的离婚纠纷,终于在2025年末迎来终审判决——沃华医药实际控制人赵丙贤...
德风新征程冲刺港股:年营收5亿... 雷递网 雷建平 11月15日 北京德风新征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德风新征程”)日前递交招股书,...
原创 印... 2025年8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发出了一颗“贸易炸弹”。他宣布将在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