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中国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这一举动震动全球。
毕竟中国供应了全球90%以上的镓,这种关键材料对科技产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隔1年多后,2024年12月,中国再次加强镓、锗、锑、超硬材料等对美国出口的管制,让美国陷入了更严重的“缺镓”困境。
据美国“大西洋理事会”报告显示,美国目前使用的镓98%仍来自中国。虽然两年前美国就提出通过“废物制镓”减少对华依赖,但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美国年需求量约20吨,看似一卡车就能拉完,但这20吨对美国至关重要——从先进武器、卫星、军工到民用电子产品,都离不开镓。缺少镓会直接影响产品性能,甚至导致整个产业链停滞。
镓的特殊性在于它“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它不存在富镓矿,而是分散在氧化铝、锌、煤渣等矿石中,含量极低。
专门提炼镓几乎不可能,因为任何矿中镓的含量都低得令人绝望。中国之所以能成为镓生产大国,靠的是几十年积累的完整回收技术体系——在大规模开采铝、铁、锌的过程中,通过专业机制高效回收镓,这是其他国家无法复制的。
美国想靠原生镓开采解决缺口,但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原生镓开采成本高、效率低,无法形成持续供应。美国寄希望于从半导体废料中提纯镓,但技术门槛高、回收率低,实际难以实现规模化生产。
目前,美国在镓问题上依然无解。中国通过出口管制不仅掌握了镓的定价权,更掌握了全球科技产业链的关键节点。美国想摆脱对中国镓的依赖,短期内看不到可行方案。这场“缺镓”困境,本质上是技术积累与产业链控制权的较量,而中国用几十年时间构建的镓回收技术体系,正是这场较量中最坚实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