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大王”如何“蝶变”?
创始人
2025-02-26 19:50:37
0

本报记者 肖艳青

在河南东部平原这片沃土上,1983年,诞生了一家县办小厂——周口地区味精厂,这便是如今A股上市公司莲花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莲花控股”)的前身。

经过42年的风雨历程,莲花控股的发展历程可谓波澜壮阔:从最初的小型创业公司,逐步发展成为调味品行业中首家在A股上市的企业,并一度荣登世界“味精大王”的宝座。然而,随后公司遭遇经营困境,不得不进行破产重整。如今,公司正大步迈向转型升级,使得其传统食品业务焕发新生,同时算力新业务也在迅速崛起。

近日,莲花控股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去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亿元至2.3亿元,同比增长53.93%至77.02%,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自2020年完成重组以来,莲花控股在四年的时间里实现了经营业绩的迅猛增长,成为司法重组企业中的一个典范。在辉煌成就与挑战、转型与再发展的过程中,莲花控股是如何完成其“蝶变”的呢?为了揭开这家企业重生的秘密,《证券日报》记者来到了莲花控股的总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

魄力重整

重塑发展活力

“莲花味精,颗颗香浓。”这句广告语在20世纪90年代响彻大江南北。莲花味精成为了每个家庭厨房中的必备品,也是河南省的“四大工业名片”之一。1997年,莲花控股的单厂味精产量达到世界首位,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到了2001年,莲花控股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

然而,莲花控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2003年公司首次出现亏损之后,经营状况逐步下降,2019年,公司来到破产退市边缘,被迫进行破产重整。2020年,在多方努力下,公司通过土地置换、资金注入、转增股票等一系列举措,解决了约20亿元的债务问题,妥善安置万余名职工,卸下沉重的负债和人员包袱。

然而,司法重整结束并不意味着公司的发展迎来转折。莲花控股面临着如何重新发展、实现持续盈利等一系列问题。

在发展战略上,莲花控股结合实际情况,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确立了实施莲花品牌复兴战略,旨在打造调味品及食品板块的新发展高地;同时,公司明确了向科技转型,发展算力新领域的战略方向。以大消费和大科技为“双轮驱动”,确立了公司的发展目标。

“从司法重整到经营业绩再创辉煌,中间经历了重重困难。”莲花控股公司副董事长李斌坦言,公司经过重整后,将文化管理融入公司,实行统一的垂直管理,这需要极强的运营管理能力。

为了确保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莲花控股进行了深化的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公司打造了“产供销储运”协同管理机制,将财务、法务和政务统一起来无条件为业务发展服务,并制定了“线上和线下营销相结合、国际国内市场、研发销售相结合”的发展策略等,提高了运营管控能力。

此外,为了提升盈利能力,莲花控股积极推进市场营销体制的改革,强调市场导向,重点在引进新人才、拓展新业务、研发新产品、构建新的销售平台等方面持续深化改革,以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还积极推进用人和分配体制的改革,坚持“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用成绩说话”的用人原则,并对高管和业务骨干实施了股权激励,旨在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数据显示,莲花控股在2020年完成重组后,当年便实现了从亏损到盈利的转变。2021年至2023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4436.44万元、4619.47万元、1.3亿元。

国货老品牌复兴

食品主业迎来新生

味精作为一种增鲜调味品,其应用历史已逾百年,至今仍在中国调味品市场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国内家庭消费的首选品牌,“莲花”不仅享有较高的品牌价值,更是莲花控股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

“‘莲花’是一个拥有42年历史的民族品牌,尽管经历了20年的低迷期,其品牌影响力正逐渐减弱。”李斌表示,“2022年,我们启动了品牌复兴战略,通过多渠道宣传,包括线上和线下,普及味精的正确使用知识、莲花产品的特点以及健康食品的相关知识,以此提升品牌的影响力。”

公司顺应新型消费需求,坚持绿色天然、“三低”(低脂、低糖、低钠)的产品开发理念,持续推出创新产品。目前,莲花控股已构建起一个多元化的产品体系,其展厅内陈列着琳琅满目的产品,包括味精、鸡精、松茸鲜、胡椒粉、火锅底料、天然苏打水等。

特别是战略新品莲花松茸鲜系列,在2024年已成为公司的核心大单品,无论在线上还是线下市场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并荣获“2024年度调味品行业消费者喜爱产品”“iSEE全球美味奖”等多项殊荣。

在销售渠道方面,莲花控股不断深化线下渠道的开发,积极拓展商超等新渠道,以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也在全面布局线上新零售,建立新零售团队,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推动线上业务的快速增长。2023年,莲花控股借助“国货热”趋势,实现了业务的大幅增长。到了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线上收入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158.91%,线上收入占总营收的比例进一步提升至5.71%。

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进军算力等创新领域

在做强主业的基础上,莲花控股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2023年6月份,莲花控股成立了全资子公司杭州莲花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云计算等科技创新业务。

莲花控股董事长李厚文曾表示:“为了积极回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把握科技时代的巨大机遇,公司开辟了第二增长曲线,进军智能算力、AI等科技创新领域。这不仅是基于公司长期战略规划的战略性新业务,也是推动数字经济与公司主营业务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新莲花’的重大战略举措。”

据悉,莲花控股的控股孙公司浙江莲花紫星智算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获得9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其技术能力广泛覆盖云计算、算法算力底座等多个关键领域,并在全国建立了七个智算中心。这为公司算力业务的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大模型等人工智能产业和应用的迅速发展,我国对智能算力资源的需求愈发旺盛。在此背景下,莲花控股的算力业务快速发展。2024年前三季度,其算力服务业务收入已达5570.71万元;2024年第四季度,公司累计签订的算力服务合同金额为7.44亿元;2025年首月,公司又签订了5.72亿元的算力服务大单。

展望未来,莲花控股将深入推进“消费+科技”双驱并进的发展战略。自去年以来,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纷纷出台,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对此,李斌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在外延式发展方面,莲花控股还将围绕调味品、健康食品和算力上下游产业链加大并购重组力度,促进公司做优做强,推动公司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轮... 报告期内分红超5000万。 作者|金雯 编辑|刘钦文 青岛科技大学橡胶专业毕业的王传铸,与天津大学高...
节卡股份报考科创板上市:收入增... 撰稿|行星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节卡股份”或“节卡机器人”)在上海证...
再度站上5万亿港元!腾讯市值创... 7月23日,腾讯控股市值再度站上5万亿港元高位,创下自2021年7月以来的新高。截至收盘,该股涨4....
国家电网新源控股增资扩股签约,... 据国家电网消息,7月23日,国家电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增资扩股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签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
ESMO TAT Asia丨肺... 然后点右上角“…”菜单,选择“” ESMO TAT Asia 2025 微专辑 可查看更多内容 在2...
开源鸿蒙人才培养赋能课程共建仪... 7月23日,2025开放原子开源生态大会开源鸿蒙主题演讲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办。会上,开源鸿蒙人...
优合集团杨彬彬:中国进口冻品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舒晓婷 北京报道 “伴随消费者消费水平的提升以及对于高品质产品的需求增加,中国进...
300659,董事长兼总经理被... 7月23日晚,中孚信息(300659.SZ,股价14.45元,市值37.63亿元)公告称,公司于近日...
读懂IPO|华大北斗七成收入靠... 本文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陆烁宜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共享单车“定位大...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大地牧业登龙虎... 每经讯,2025年7月23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大地牧业(872093,收盘价:2.87元)登上龙虎榜...
成都新房价格结束“七连涨”,新... 成都打响下半年优化房地产政策“组合拳”第一枪。 7月21日,成都发布楼市新政“17条”,涉及分批取消...
惠州办理首笔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7月22日上午,来自中国香港的旅客卢女士在惠州港惠购物中心购入国产服装后,申请离境退税并很快收到了退...
印尼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是好是坏... 国际经济协会秘书长莉莉·扬·英和印尼威拉塔玛研究所(Wiratama Institute)研究员耶西...
深度挖掘赛道个股阿尔法,医药公... 文丨张泉 编辑丨张桔 随着市场步入基金二季报披露期,业绩亮丽的医药主题基金引发市场关注。回顾二季度医...
对话周鸿祎:DeepSeek流... 出品 | 搜狐科技 作者 | 梁昌均 编辑 | 杨锦 “即使装上了DeepSeek,就是当聊天机器...
读懂IPO|控股股东身兼第一大...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彭元重 编辑|郑琳 从提供检测服务,到支付职工食堂经费、代发工资等,北矿...
原创 这... 7月17日,八马茶业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及“全流通”备案,这标志着这家中国茶企的龙头公司,已经完成...
23日工业硅上涨0.58%,最...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23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涨跌+0.58%...
投资何必单押?嘉实“科创全嘉桶... 来源:投资时间网 目前,嘉实基金旗下已有七只科创板ETF,管理规模逾300亿元,产品线从宽基到行业...
鼎裕盟杨岩泽——专注量价策略 量化投资在中国的发展,已从最初的小众尝试,演化为今日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从海外归来的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