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八马茶业获得中国证监会境外上市及“全流通”备案,这标志着这家中国茶企的龙头公司,已经完成了赴港上市的一个极为的重要程序!
就现状实事求是而言,2023年八马茶业在中国高端茶叶市场、乌龙茶市场、红茶市场均排名第一,其拳头产品——铁观音的销量更是连续10余年全国第一,岩茶销量迄今为止也连续5年全国领先。
所以,从这些指标看,说八马茶业是如今中国最大的茶叶公司,倒也非虚。
然而,就算是拥有如此雄厚的实力,八马茶业在此前也是三战三败,在A股机度折戟沉沙,IPO上市失败!
那么这次,能成功吗?
根据行业内权威机构统计,目前,我国的传统茶饮市场规模,已经超过了3500亿元大关。
不过与此对应的是,传统茶饮市场至今却未诞生一家A股上市公司!
在港股虽有天福、澜沧古茶两家企业,但是却长期陷入股价低迷的困境中,用“奄奄一息”来形容并不过分。
首先,便是先天不足的“小、散、弱、乱”。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园面积虽居全球第一,但90%以上为小农户经营,单户种植规模一般在数亩左右。
这种“小农经济”的模式下,茶叶种植受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影响显著,无论是品质还是数量,都是逐年的波动的。
再加上环节机械化率不足(并非说手工茶不好,只是本文探讨茶叶IPO上市,则必须完成茶叶机械化生产),同一批次茶叶的香气、口感差异很大,难以形成规定需要的“纸面量化”。
建立不了稳定的品控体系,那就会直接影响其持续盈利能力的可信度。
传统茶叶一直以来的“小、散、弱、乱”,让资本甚为头痛。
因为资本入局是要赚钱的,你这云山雾罩,让资本看不清虚实,人家会入局才怪呢!
例如这次准备IPO的八马茶业,虽然做到了龙头的地步,但是管理上,我们还是很明显能感受到它的“家族化管理”。
而这一点,与资本市场对企业治理的规范化要求,是存在天然冲突的。
在八马茶业的招股书中,实控人王文彬家族通过直接及间接持股合计控制公司62.8%的股份,家族成员深度参与采购、销售、财务等核心环节。
这种“一言堂”式的治理结构,非常会容易引发关联的交易风险。
例如2020年八马茶业曾因向关联方采购包装材料,但是价格却明显高于市场价,便被监管问询“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此外,还有财务不规范、因“压货”而产生的KPI虚报等问题,这些都使得茶企在A股IPO审核中屡屡被卡。
粗略统计了下,从2013-2020年,A股茶企的IPO过会率为0,一家都没有被通过!
积重难返,积病难除!
就目前的情况汇总来看,这次八马茶业的IPO,笔者还是持悲观态度的。
但是,即使做不到,努力了,便会有一定的收获。包括八马茶业在内的中国茶企的上市之路,本质上是传统产业与现代商业文明不断尝试的融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绵延千年的传统茶行业,也在不断地构建“标准化、品牌化、科技化”的新型行业模式。
而这些失败,笔者相信,能慢慢地推动中国茶产业的现代化转型,直至,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