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航天张世杰:中国商业航天十年磨一“利剑”,正迎来万亿美元级别蓝海市场
创始人
2024-11-28 13:10:40
0

11月28日,“2024搜狐财经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

搜狐财经年度论坛,已成长为搜狐年度品牌活动。多年来,论坛始终秉持前瞻视野,汇聚智慧力量,记录并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飞跃。

本届论坛集结了二十余位商界精英和学术领袖。他们倾诚把脉经济形势,探讨世界秩序;剖析房地产市场格局,展望资本市场投资机遇;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产业革新与市场拓展,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在上午的论坛中,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发表了题为《太空新基建时代到来》的演讲。

张世杰认为,商业航天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正在逐步开辟出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蓝海市场,各个国家都在花重金和大力气抢占先机。

他介绍,“2023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已达509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约9.7%。从应用领域来看,2022年,卫星通信占据整个市场的35%,是份额最大的应用领域。”

“根据预测,到2040年,太空对社会经济价值具有7倍乘数效应,在2025年至2040年期间将产生超过80万亿美元的累积影响。”

张世杰表示,“卫星通信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当在没有地面网络的地带遇险时,用户能够实现紧急求救。希望能通过商业航天的手段,推动人类社会早日进入到‘空天地海’一体化全覆盖的6G时代。”

谈及中国在太空基建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张世杰认为,“近年来,中国卫星部署数量快速增长,国内已有手机已经实现了卫星通信功能。自2014年,中国允许商业资本进入到航天领域,直到今天,可以说是用10年磨出了一把‘利剑’。接下来,要结合供应链,继续考量如何降低卫星制造和运输成本,让卫星通信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银河航天的首席科学家张世杰。我来和大家分享下,太空新基建时代的到来。

太空新基建时代特征

太空新基建时代大体有四个趋势,规模化、星座化、低轨化和低成本化。

我们知道卫星从1957年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发展到2012年的时候,用了几十年才把整个卫星在轨数量提升到了突破1000颗的规模。

到2018年的时候,从1000颗提升到了数千颗。在今年的六月份,在轨卫星数量突破了1万颗,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规模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卫星星座出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通信能力需求的提升,把更多卫星从高轨拉到了低轨。同时出于商业化考量,大家都在追求用低消费成本吸引用户。

我们知道有一个很出名的规律叫“摩尔定律”,在卫星领域,同样也呈现出了相应的“摩尔定律”。

以著名的“铱星”为例(美国于1997年发射的用于手机全球通讯的人造卫星),彼时用了七百多公斤的重量,实现了不足50兆的通信总量。

到马斯克时代,只用了300公斤的重量,把通信量提升了三个数量级。同时它的制造成本下降了两个数量级,从几千万美金下降到“星链”的几十万美金。

随着人们对于用网需求逐步增多,商业航天正在开出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各个国家,包括商业公司巨头,都在花重金、花大力气发展商业航天。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需求的叠加,由于技术的进步,同时对于未来市场的这样的一个预期,形成了一个应用新模式,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6G,依托于现在正在进行的手机直连这种通信模式。

什么叫手机直连,什么又是6G?

6G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通信系统,它的显著特征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要用“空天地海”的手段来实现整个近地空间的网络服务覆盖。

当前,大家围绕实现6G的愿景,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用智能手机直接连接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卫星,实现卫星通信能力。比如国内外已有迈出第一步。

提起卫星网络,大家常会和地面网络去对比,这是过去几十年发展的传统模式。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引入,既能接天网又能接地网,把两个市场拉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起了几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卫星通信产业和地面产业进行了一体化,华为、苹果等头部巨头,逐步也投向了卫星通信领域。

第二,地面蜂窝网通信和卫星通信从竞争走向合作关系,运营模式协同融合化,使得天网和地网各自发挥优势,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

第三,“高大上”的卫星通信逐渐进入到了大众消费时代。普通用户拿着手机就可以直连卫星进行通话。

举个例子,大家在新闻上能够看到,用户在没有地面网的地方遇险时,用智能手机通过卫星通讯发求救信号得到救助。

所以说正是由于通过这样的一些努力,把卫星通信进行了大众消费化的推动,才使得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得到改善。

中国商业航天面临的新机遇

我们知道中国航天业原来一直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我们的北斗,我们的嫦娥,我们的空间站,取得了很多创新的突破。

2014年之后,中国政府允许商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到航天领域,形成了一个以市场驱动的新航天研制模式。传统的航天研制资源和力量,再加上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构成了我们国家新型的航天领域的举国体制,推动着我们国家航天事业更好地发展。

到今天为止,十年的时间我国商业航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说磨出了一把“利剑”。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各个地方层面,都在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政策保障,共同推动中国商业航天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

创新和实践

银河航天在过去的六年间,围绕着大能源、大算力和大通信,一直在进行技术攻关的布局。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已将大算力、大能源和大通信集成为一个卫星,成为行业的典范。

实际上提到商业航天,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话题,如何去低成本地制造卫星,如何去用快速的生产模式生产出来更多卫星。

我们知道马斯克到现在为止,能够用50万美金的制造成本,做到每年两千多颗的制造能力。

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们通过分析,他是通过借助于地面的工业产业,来助力航天卫星制造。我们同样在国内也正携手这样的一些公司,共筑商业航天,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的航天供应链体系,来支撑未来国家商业航天的发展。

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合作的厂家只有117家。经过六年的发展,这个数量已经突破了1200家,构建成更为完善、开放、商业化的航天创新供应链体系。

同时我们也知道低轨星座是面向全球的,所以我们除了在国内打造制造能力之外,也积极推动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和技术演示。

比如说我们在泰国一些偏远的地区,利用卫星互联网来开展远程的诊疗,能够有力弥补数字鸿沟,这也是我们发展卫星互联网的一个初心。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商业航天的手段,把原来“阳春白雪”的卫星通信逐步推入到寻常百姓家。通过“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网络,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6G数字化的社会时代。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

顶端新闻:

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D0F83ED48BD4872B4639A35CB9E00#/?categoryId=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丽逛菜场|每斤150元还一“...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记者 刘丽媛)眼下青虾销售已经进入尾声,南京市场上每斤150元的高价依然一“...
股市必读:宝信软件(60084... 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宝信软件(600845)报收于24.38元,上涨2.61%,换手率1....
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
“在这里创业一准没错”深圳15...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7月15日讯(编辑 张琼)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
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形与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潘...
发力BC技术破“内卷” 隆基绿... 本报记者 殷高峰 7月14日晚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
15日工业硅上涨2.81%,最...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涨跌+2.81%...
机构席位买入1026.86万 ...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920037,收盘价:72.1元)登上龙虎榜,...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文业集团(01802.HK)因... 文业集团(01802.HK)公布,于2025年7月15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通知公司联交所决...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发生2...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872149,收盘价:7.99元)发生2笔大...
风口智库|10位专家解读中国经... 5.3%!中国经济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 7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
南北商业顶流“混战”深圳,专家... 7月12日,深圳首座大悦城开业,这座耗时15年、历经多次延期的商业巨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每日经济...
“回归一个吉利”最新进展:协议... 极氪回归“一个吉利”有了新进展。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一位抖音爆款书操盘手眼中的行业... 北京青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乐兴2002年进入出版行业,职业生涯中的他,经历了多次行业更迭。“很...
黄金信仰崩塌?华安基金周泓灏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北京报道 当金价单周暴跌击穿关键支撑,当避险之王...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迎中国恢复部分日本水产进口机遇 - 冀中国业务收益尽快恢复至禁令实施前...
监管重点鼓励,资管+财富管理协... 财联社7月15日讯(记者 林坚 王晨)中证协推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政策带来的影响深远,券商资管与...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 上海某城市更新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据新华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会...
原创 是... 中国这一回确实给了世界一记惊艳的反击,一击精准而有力!该清理的就毫不犹豫,毫不手软。 过去在国际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