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航天张世杰:中国商业航天十年磨一“利剑”,正迎来万亿美元级别蓝海市场
创始人
2024-11-28 13:10:40
0

11月28日,“2024搜狐财经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

搜狐财经年度论坛,已成长为搜狐年度品牌活动。多年来,论坛始终秉持前瞻视野,汇聚智慧力量,记录并推动着中国经济的每一次飞跃。

本届论坛集结了二十余位商界精英和学术领袖。他们倾诚把脉经济形势,探讨世界秩序;剖析房地产市场格局,展望资本市场投资机遇;聚焦全球视野下的产业革新与市场拓展,并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

在上午的论坛中,银河航天首席科学家张世杰,发表了题为《太空新基建时代到来》的演讲。

张世杰认为,商业航天发展已经驶入快车道,正在逐步开辟出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蓝海市场,各个国家都在花重金和大力气抢占先机。

他介绍,“2023年全球太空经济规模已达5090亿美元,较上一年增长了约9.7%。从应用领域来看,2022年,卫星通信占据整个市场的35%,是份额最大的应用领域。”

“根据预测,到2040年,太空对社会经济价值具有7倍乘数效应,在2025年至2040年期间将产生超过80万亿美元的累积影响。”

张世杰表示,“卫星通信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当在没有地面网络的地带遇险时,用户能够实现紧急求救。希望能通过商业航天的手段,推动人类社会早日进入到‘空天地海’一体化全覆盖的6G时代。”

谈及中国在太空基建领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张世杰认为,“近年来,中国卫星部署数量快速增长,国内已有手机已经实现了卫星通信功能。自2014年,中国允许商业资本进入到航天领域,直到今天,可以说是用10年磨出了一把‘利剑’。接下来,要结合供应链,继续考量如何降低卫星制造和运输成本,让卫星通信逐步走入寻常百姓家。”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好,我是银河航天的首席科学家张世杰。我来和大家分享下,太空新基建时代的到来。

太空新基建时代特征

太空新基建时代大体有四个趋势,规模化、星座化、低轨化和低成本化。

我们知道卫星从1957年发展至今,经历了几个阶段。发展到2012年的时候,用了几十年才把整个卫星在轨数量提升到了突破1000颗的规模。

到2018年的时候,从1000颗提升到了数千颗。在今年的六月份,在轨卫星数量突破了1万颗,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在规模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卫星星座出现。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通信能力需求的提升,把更多卫星从高轨拉到了低轨。同时出于商业化考量,大家都在追求用低消费成本吸引用户。

我们知道有一个很出名的规律叫“摩尔定律”,在卫星领域,同样也呈现出了相应的“摩尔定律”。

以著名的“铱星”为例(美国于1997年发射的用于手机全球通讯的人造卫星),彼时用了七百多公斤的重量,实现了不足50兆的通信总量。

到马斯克时代,只用了300公斤的重量,把通信量提升了三个数量级。同时它的制造成本下降了两个数量级,从几千万美金下降到“星链”的几十万美金。

随着人们对于用网需求逐步增多,商业航天正在开出一个万亿级的蓝海市场。各个国家,包括商业公司巨头,都在花重金、花大力气发展商业航天。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需求的叠加,由于技术的进步,同时对于未来市场的这样的一个预期,形成了一个应用新模式,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6G,依托于现在正在进行的手机直连这种通信模式。

什么叫手机直连,什么又是6G?

6G是面向未来的下一代通信系统,它的显著特征是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要用“空天地海”的手段来实现整个近地空间的网络服务覆盖。

当前,大家围绕实现6G的愿景,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就是用智能手机直接连接远在几百公里以外的卫星,实现卫星通信能力。比如国内外已有迈出第一步。

提起卫星网络,大家常会和地面网络去对比,这是过去几十年发展的传统模式。但是,随着智能手机的引入,既能接天网又能接地网,把两个市场拉到了一起,形成了一个大市场。

在这样的情况下,引起了几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卫星通信产业和地面产业进行了一体化,华为、苹果等头部巨头,逐步也投向了卫星通信领域。

第二,地面蜂窝网通信和卫星通信从竞争走向合作关系,运营模式协同融合化,使得天网和地网各自发挥优势,更好地满足人类需求。

第三,“高大上”的卫星通信逐渐进入到了大众消费时代。普通用户拿着手机就可以直连卫星进行通话。

举个例子,大家在新闻上能够看到,用户在没有地面网的地方遇险时,用智能手机通过卫星通讯发求救信号得到救助。

所以说正是由于通过这样的一些努力,把卫星通信进行了大众消费化的推动,才使得我们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得到改善。

中国商业航天面临的新机遇

我们知道中国航天业原来一直是以政府主导为主,我们的北斗,我们的嫦娥,我们的空间站,取得了很多创新的突破。

2014年之后,中国政府允许商业资本和社会资本进入到航天领域,形成了一个以市场驱动的新航天研制模式。传统的航天研制资源和力量,再加上社会的资源和力量,构成了我们国家新型的航天领域的举国体制,推动着我们国家航天事业更好地发展。

到今天为止,十年的时间我国商业航天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可以说磨出了一把“利剑”。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各个地方层面,都在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政策保障,共同推动中国商业航天驶入了一个新的快车道。

创新和实践

银河航天在过去的六年间,围绕着大能源、大算力和大通信,一直在进行技术攻关的布局。到现在为止,我们可以看到已将大算力、大能源和大通信集成为一个卫星,成为行业的典范。

实际上提到商业航天,就不得不提另外一个话题,如何去低成本地制造卫星,如何去用快速的生产模式生产出来更多卫星。

我们知道马斯克到现在为止,能够用50万美金的制造成本,做到每年两千多颗的制造能力。

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们通过分析,他是通过借助于地面的工业产业,来助力航天卫星制造。我们同样在国内也正携手这样的一些公司,共筑商业航天,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创新的航天供应链体系,来支撑未来国家商业航天的发展。

在2018年的时候,我们合作的厂家只有117家。经过六年的发展,这个数量已经突破了1200家,构建成更为完善、开放、商业化的航天创新供应链体系。

同时我们也知道低轨星座是面向全球的,所以我们除了在国内打造制造能力之外,也积极推动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进行卫星互联网的应用和技术演示。

比如说我们在泰国一些偏远的地区,利用卫星互联网来开展远程的诊疗,能够有力弥补数字鸿沟,这也是我们发展卫星互联网的一个初心。

最后,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商业航天的手段,把原来“阳春白雪”的卫星通信逐步推入到寻常百姓家。通过“空天地海”一体化的网络,推动人类社会进入到6G数字化的社会时代。

我的报告到此结束,谢谢。

顶端新闻:

https://static.dingxinwen.com/dd-sharepage/detail/index.html?id=1D0F83ED48BD4872B4639A35CB9E00#/?categoryId=3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9只基金紧急“刹车”,3只一... 华夏时报记者 耿倩 上海报道 《华夏时报》制表 “为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基金管理人决定将该基金...
原创 笑... 你能想象吗,一句“恶心”,居然能把两个大男人闹得全国人都在围观,罗永浩一句话,西贝老板贾国龙彻底炸了...
今飞凯达拟调减项目规模结项,1... 来源:新浪财经-鹰眼工作室 近日,浙江今飞凯达轮毂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863)发布公告称,...
恩捷股份:10吨级的固态电解质... 9月12日,恩捷股份发布调研公告显示,近期公司下游客户的隔膜需求和订单呈现稳定增长态势,目前公司产能...
原创 九... 紧接着九三阅兵,中国又宣布将于9月17日至19日举办第十二届北京香山论坛。论坛的主题为“共护国际秩序...
曾金策9月14日:下周黄金价格... 黄金消息面: 从消息面上看,美就业数据疲弱,初请失业金人数飙升,强化美联储下周降息预期,支撑金价。但...
速达股份(001277.SZ)... 格隆汇9月12日丨速达股份(001277.SZ)公布,股东扬中市徐工产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
兔兔陪伴与济南普济堂互联网医院... 2025年9月9日,兔兔陪伴健康陪诊服务平台(以下简称“兔兔陪诊”)与济南普济堂互联网医院正式签署战...
江沐洋:9.13国际黄金走势分... 金价周五上涨,接近本周早些时候创下的纪录高位,美国劳动力市场疲软的迹象强化了美联储将在下周进行今年首...
每周股票复盘:中控技术(688... 截至2025年9月12日收盘,中控技术(688777)报收于50.62元,较上周的48.35元上涨4...
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29.41... 【连续6季度盈利,赛力斯半年报超预期,盈利之旅开启】继2024年一季度扭亏后,赛力斯连续6个季度盈利...
助力渝企抱团出海 沙坪坝将提供...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何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沙坪坝区既在思...
又一家券商市场化选聘,加码财富... 【导读】华鑫证券公开招聘财富管理总部联席总经理/副总经理 中国基金报记者 孙越 9月12日,华鑫证券...
男子酒后与妻子吵架,连夜从浙江... 近日,男子赵某喝酒时在电话里与妻子吵架,深感愧疚的他竟连夜从浙江开车返回河南老家,只为当面道歉。 赵...
岳麓大会,到底是个什么会? 湘江潮涌,不息的是千年文脉;麓山巍巍,矗立的是时代脊梁。 九月长沙,一场跨越十二年的约定如期而至。岳...
经历多轮裁员、强推线下办公后,... IT之家 9 月 13 日消息,据美国 CNBC 报道,当地时间周四,微软 CEO 萨提亚・纳德拉在...
芯片大战,再次爆发 原创 刘晓博 今天晚上传来重磅消息:中美在芯片等领域爆发新一轮博弈。 先传来的消息是:商务部就美国把...
Safeheron创始人王威:... 来源:国际金融报 “通证的大规模应用可能面临挑战。”Safeheron创始人兼CEO王威在9月12日...
388万元!致同拿下一家上市公... 来源:企业上市 特别提示: 1.拟聘任的会计师事务所名称: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
吐槽西贝预制菜,罗永浩的“关键...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吴珊 罗永浩又火了。因为吐槽西贝预制菜,他在社交平台的热度蹭蹭上涨。西贝创始人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