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30年日本终于涨薪!但还是跑输了通胀
华尔街见闻
2023-06-20 09:12:07
0

原标题:时隔30年日本终于涨薪!但还是跑输了通胀

日本“三十年如一日”的工资终于涨了。

智库东京商科研究公司(Tokyo Shoko Research)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所有大型日企都提高了工资,大型工会成员的工资上涨了4% ,创下30年来的最高涨幅纪录。

日企与工会的工资谈判初步结果上月出炉,日本大企业在今年春季为员工加薪3.91%,创下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工资上涨对于饱受通胀困扰的日本普通家庭而言,是个好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打败了通胀。

4月份,日本名义人均现金工资仅同比增长1%,而扣除了通胀因素后的实际工资收入同比下降3.0%,为连续13个月同比负增长。

另外,该智库研究显示,四分之一的中小型企业没有加薪,这些雇主拥有全日本三分之二的员工。

这意味着,工资追不上物价的窘境目前并未得到真正改变。

30年不涨工资的背后

过去30年来,日本工资稳如磐石,在欧美国家工资持续上涨的同时,坚定在近乎水平的位置向右滑动。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数据, 2021年日本的平均年薪为39711美元,近比1991年的37866美元高了1845美元。

30年的工资累计涨幅不到5%,相比之下,法国、德国等其他G7国家的工资涨幅为34%。

而从整体来看,日本工资水平也远低于欧美国家。

日本平均工资近为经合组织平均水平(约51000美元)的四分之三。

根据美国金融软件公司Intuit的数据,纽约一名咖啡师的年薪约为 22500 美元,作为对比,日本经济研究所的数据显示,东京一名咖啡师的年薪为 219 万日元(约合15700 美元)。两者相差6800美元。

目前,日本工资水平处于发达国家中的“吊车尾”位置,甚至还不如隔壁的“老冤家”韩国。

造成日本工资“三十年如一日”的因素有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经济的长期不景气。

19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一蹶不振,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

1991年至2021年间,日本GDP增长率平均下跌至0.7%,物价30年来也基本没有涨过。

在经济前景悲观的情况下,企业为了防止再次遭遇经济危机冲击,将大量的利润转换为存款,而非提高员工待遇。

这种“蓄水式”的经营模式,使他们先后平稳度过了随后的亚洲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

期间,日本企业还基本上避免了大规模裁员。

然而,不加工资就意味着员工手头紧张,进一步导致消费降级、生产疲软、经济增长无力,这样一来,企业更没有安全感,更加不愿意涨薪。一个糟糕的恶性循环形成。

日本政府曾多次尝试打破这种尴尬的局面。

过去十余年,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曾通过刺激政策帮助企业提高了利润,但并未能有效推动企业涨薪。

而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则希望通过“新资本主义”政策改变这一点。

岸田文雄已多次向企业施压,呼吁他们涨薪,帮助日本家庭应对通胀上行。

他希望今年将最低工资标准从961日元(约合48.5元人民币)提高到1000日元,涨幅为4.2%。此外,他还主张对涨薪的公司给予税收减免。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法律规定政府不能干涉企业经营,因此岸田文雄能够说服企业加薪,可见他本人的政治手腕。

兼职、灵活就业人员比例飙升也是日本薪资增长缓慢的其中一个原因。

一般来说,在像日本这样老龄化严重和人口萎缩的国家,劳动力需求紧缺本应该会推动工资上涨。

但是,日本企业会选择雇用女性、学生、退休人员或外国人兼职,来避免用工成本增加。

据OECD日本事务部高级经济学家Müge Adalet McGowan称,到2021年,日本总劳动力中近40%从事兼职或灵活就业,大大高于1990年的约20%。

McGowan说:

随着这些非正规工人的比例上升,平均工资当然也保持在较低水平,因为他们赚得更少。

除此以外,日本独特的工作文化也间接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传统“终身雇佣”制度下,公司在涨薪方面非常谨慎,以便在困难时期仍能够保持较低的用工成本。

McGowan表示,日本基于资历而非绩效的薪酬体系,降低了人们跳槽的积极性。

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对于很多打工人来说,一份稳定的工作要比更高的薪水或者升职更具性价比。

虽然“终生雇佣”近来出现动摇的迹象,但在日本依然根深蒂固,日本工人跳槽频率远不及西方国家。

“日本劳动力市场的最大问题是,顽固地坚持按资历支付工资,”日本著名战略家和投资者Jesper Koll此前告诉CNN,“如果引入真正的基于绩效的薪酬,将会出现更多的工作流动和晋升。”

通胀高企,工会取得“春斗”胜利,涨薪潮来袭!

去年以来,在全球主要央行开启激进加息风暴的时候,日本央行选择做一个“孤勇者”,坚持超宽松的货币政策。

日本政府的持续刺激,加上两年来能源价格高企,日本物价终于由“通缩”变为“通胀”。

日本4月核心CPI(剔除生鲜食品和能源)升至4.1%,5月份东京核心CPI同比增长3.2%,仍远高于央行2%左右的目标。

通胀高企也意味着普通居民的生活成本压力山大。6月初,从方便面,到瓶装酱油,。

这使得日本工会在今年的春季劳资谈判中摆脱了“通缩”思维,开启了一场激烈的涨薪“斗争”,并在政府的声援下取得了不错的初步结果。

根据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5月份公布的“春斗”——日本大型企业与工会的工资谈判——第一轮结果,日本大企业在今年春季为员工加薪3.91%,创下近30年来的最高水平。

而本轮涨薪潮,则由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打头阵。

1月初,迅销宣布3月给优衣库日本国内8400名正式员工涨薪,最高涨幅高达40%!

经过本轮调整,普通员工起薪为30万日元(约合1.54万元人民币),门店经理起薪39万日元(约合2万元人民币)。

随后,涨薪的多米诺骨牌在制造、餐饮、金融等领域蔓延。截至目前,大多数日本商业巨头已经宣布大幅涨薪。

另外,企业日趋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也推高了毕业生的工资。

三井住友银行16年来首次上调了大学毕业生的起薪,涨幅超过24.4%,瑞穗和三菱UFJ银行分别将2024年起薪分别提高55000日元和50000日元。

根据《日本经济新闻》近期调查,2023年4月入职的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同比增长了2.2%,为2010年以来最高涨幅。

目前还不清楚,由能源成本推高的通胀能持续多久,又是否会刺激日本多年来一直努力实现的那种正增长周期。

日本央行在最新的利率决议中预计,到2023财年中期,CPI(剔除新鲜食品)的同比涨幅可能会放缓,进口对CPI的传导效应减弱。此后,在工资加速增长等因素的支撑下,通胀预计再次升温。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万家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 AI基金万家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019987)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5.99万...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7月17日至18日,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举行。...
智库观点丨刘英:新质生产力提速... ■刘英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外向型经济体,而泰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达120%左...
原创 特... 稀土这个词,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实际上它就是一组金属元素,包含17种,名字或许在化学课本里很熟悉,但在...
苹果供应商伯恩光学拟第三次重启... 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手机玻璃面板制造商之一的伯恩光学打算在香港资本市场转旺盛之际,考虑重启香港上市...
翻倍股涌现!全球争抢的超级新赛... 如果说最近A港美股市场什么共同的赛道最火,那么一定是稳定币概念。 稳定币如今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前不久...
000893,董事长被刑事拘留... 因涉嫌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罪,亚钾国际(000893)董事长被刑事拘留。 7月18日,亚钾国际公布了公...
银华多元机遇混合:2025年第... AI基金银华多元机遇混合(009960)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1480.49万元,加...
原创 中... ☆ 各种迹象显示,守成大国的战略不仅显得过于保守,而且始终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这种叙事模式在中美之间实...
原创 侯... 高端化瓶颈与“啤+白”的战略困境。 文/每日财报 杜康 近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侯孝海...
一个夏天800亿,外卖市场已经... 摘要: 短短三个月不到时间,外卖市场涌入近800亿补贴资金,如果按照4-12月为周期统计,意味着仅此...
促消费惠民生 多个行业协会肯定... 本报记者 梁傲男 夏日经济带动消费市场升温,淘宝闪购等平台的促消费举措,点燃了社会消费热情,给新兴服...
原创 泉... 已推进上市筹备的泉州银行,2024年关注类贷款同比大增28% 《中国科技投资》丁丹 泉州市政府官网日...
尾盘加速净流入!中证红利质量E... 7月18日,两市尾盘回暖,截至14时49分,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涨0.39%,资金热度...
全球股市涨势延续,欧股高开,美... 全球股市涨势持续扩大,美国和欧洲股指期货走高,强劲的增长缓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美国失业...
白酒消费结构转型之际,水井坊中... 来源:长江商报 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与消费代际更迭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
元隆雅图筹码集中以来跌幅18....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简白 编|深海 证券时报网数据显示,元隆雅图最新股东户数58537户,较上期...
两度缺席董事会,国信证券独董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18日讯(记者 王婉莹)国信证券(002736.SZ)日前的一则...
国务院国资委:上半年中央企业实...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
全球或新增11座晶圆厂,台积电... 7月17日,台积电公布最新亮眼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台积电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尤其是营收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