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外向型经济体,而泰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达120%左右,美国欲对泰国加征36%的“对等关税”,一旦实施势必严重影响泰国经济。在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高关税冲击下,作为好邻居、好亲戚、好伙伴,中泰应加强务实合作,对冲美国“关税战”的影响,特别是加强在新兴领域的务实合作,以新质生产力来巩固提升中泰经贸关系,促进中泰乃至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提质升级。
中泰两国人民的交往与文化交流历史长达千年,而今年正值中泰两国建交50周年,作为华人华侨居住最多的国家,中泰一家亲上加亲。未来50年,如火如荼发展的人工智能将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世界经济高速增长,中泰两国在步入下一个金色50年之际,更需加快包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绿色低碳等新兴产业的合作,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双方各自乃至地区实现现代化,促进互联互通、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
通过50年的发展,中泰经贸合作日益深入,中国连续5年位居泰国第一大投资来源国,连续12年成为泰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还是泰国的第一大旅游来源国,中泰是应对逆全球化的重要力量,并已成为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典范。
中泰两国致力于发展战略对接合作。2012年,中泰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17年,中泰两国签署“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泰国支持“一带一路”倡议与泰国发展规划对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繁荣发展、互联互通。在2019年担任东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泰国提出将“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和《伊洛瓦底江—湄南河—湄公河经济合作战略》对接,推动中国与泰国、东盟及次区域互联互通。2022年,中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规划。
2025年2月,中泰两国共同发表联合声明,明确表示两国将继续深化促进经济韧性、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特别是在半导体、电池、电动汽车、高端电子等产业的合作,增进供应链互联互通,并在人工智能、医疗、环境等未来、创新、先进产业开展研发合作。
为适应科技革命与数字经济的发展,引领产业革命,中泰两国正在加强“硬联通”,特别是强化数字、交通等新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互联互通,这也是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泰国在东盟的区位优势显著,中泰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互联互通,有助于提升双方经贸往来,不仅让中泰两国受益,而且会推动中国与东盟的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耦合。在中老铁路已建成通车,马东铁项目加速竣工之际,中泰两国正在加快中泰铁路一期工程建设,并将尽快确定和启动二期合作模式。中泰铁路的建设将使泰国成为泛亚铁路网的中心部分,连接中老铁路与全球最大的铁路网,将东盟与中国的14亿人口相连接,形成超过20亿人口的大市场,这有助于加快推进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与泰国东部经济走廊(EEC)建设,也为区域合作带来了发展机遇。
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泰产业合作日益密切。泰国致力于实施的泰国4.0战略,要将汽车制造、智能电子、工业机器人、数字经济、航空与物流、生物能源与生物化工、高端旅游与医疗旅游等十大目标产业发展成为泰国经济的新引擎。中国是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泰国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白色家电生产国,而且是全球空调第二大出口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国,而泰国是东南亚最大的汽车生产国和全球前十大汽车生产国,泰国已经制定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目标,要在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产量占汽车总产量30%的目标,力争五年内成为东盟电动汽车的生产中心。
在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中泰两国还要进一步强化规则标准的软联通。两国需要在标准、规则方面密切加强合作,进而促进中泰乃至中国东盟的合作。中泰两国分别提出要建设数字中国和数字泰国,两国分别签署了电子商务和数字经济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正致力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绿色化、高端化改造升级,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与中国以创新驱动发展相近,泰国也致力于打造创新发展模式,促进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智能经济等创新发展。强化中泰两国及中国与东盟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与传统产业规则标准的统一,有助于提速两国乃至区域的经济发展,增强两国乃至区域在全球的发言权、影响力。
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互动,中泰两国要致力于打造人文交流的“心联通”。中国在高等教育方面发展迅速,泰国在职业教育领域有着深厚的底蕴,职业教育发展丰富多彩,中泰教育合作前景广阔。中泰两国需要加强教育领域的密切合作,为加快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科技人才队伍。自中泰互免签证以来,两国人文交流更为密切,无论是科技、教育、医疗还是文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扎实推进。
2022年,习近平主席访问泰国时,双方达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泰王国关于构建更为稳定、更加繁荣、更可持续命运共同体的联合声明》。中泰两国都在致力于以创新驱动发展,通过加快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泰下一个金色50年,新质生产力加快中泰现代化的实现,无论是新老基础设施建设及其硬联通,还是规则标准的软联通,抑或是人文交流的“心联通”都将得到进一步深化,未来中泰两国将进一步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实,开启新的中泰关系黄金50年。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总 监 制丨王列军 车海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