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人造太阳”核聚变的发电,有望两年后“点燃” 中国核聚变发电将给世界带来廉价新能源!
创始人
2025-11-24 18:32:07
0

全球能源市场正陷入双重困境: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加剧引发供应链焦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又难以支撑基荷电力需求。就在此时,中国“人造太阳”核聚变发电装置传来重磅消息——BEST装置有望在两年后实现关键“点燃”,2027年底建成后将聚焦氘氚燃烧等离子体实验,为商业化发电扫清核心障碍。作为能源专家与应用节能研究者,我们清晰地认识到,这不仅是中国能源科技的里程碑,更意味着人类离廉价新能源的时代已近在咫尺,中国核聚变技术将以“能量普惠”之势,重塑全球能源格局。

核聚变发电之所以能与“廉价”强绑定,核心在于其先天的燃料优势与能量产出效率,而中国BEST装置正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路径。核聚变的核心燃料是氘和氚,氘在海水中的储量堪称“取之不尽”——每30升海水提取的氘,经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1吨汽油,全球海水所含氘对应的能量总量,是当前全球化石能源总储量的数百万倍。氚虽需通过锂转化制备,但我国青海盐湖、四川甘孜等地的锂资源储量丰富,且可通过核聚变反应自身产生的中子实现“自给自足”,形成闭环燃料供应链。与依赖资源开采的化石能源、成本高昂的光伏硅料或风电叶片相比,核聚变燃料的获取成本极低,这为后续发电成本控制奠定了基础。

BEST装置即将冲刺的“点燃”目标,正是打破成本壁垒的关键技术节点。这里的“点燃”并非简单的聚变反应启动,而是指等离子体达到“点火条件”——依靠自身聚变释放的能量维持反应,无需外部持续输入能量,实现能量净输出。这一突破将彻底改变能源生产的成本逻辑:传统火电需持续投入煤炭、天然气等燃料成本,光伏风电依赖高额初始设备投资,而核聚变一旦实现稳态运行,后续燃料消耗占比极低,主要成本集中在装置维护与能量转化环节。英国劳逊判据早已测算,当等离子体“三乘积”(密度、温度、约束时间乘积)突破5×10²¹千电子伏特·秒/立方米时,能量净输出即可实现,而BEST装置通过优化的全超导磁约束结构,正精准瞄准这一阈值,其研发团队已在等离子体约束时间上实现多次突破,为低成本运行积累了核心数据。

中国核聚变技术的突破,将通过“技术输出+成本示范”双重路径,让廉价新能源惠及全球。从技术层面看,BEST装置采用的全超导磁约束、高参数等离子体调控等核心技术,均为我国自主研发,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产权体系。与国际同类装置相比,BEST在长脉冲稳态运行上的设计目标更具商业化导向——计划实现分钟级乃至小时级持续能量输出,这正是电网对基荷电源的核心要求。一旦BEST验证成功,中国可依托“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平台,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小型化核聚变发电模块,帮助其跳过化石能源依赖阶段,直接接入廉价清洁能源网络。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核聚变技术的成本优势也将形成倒逼效应,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

从应用节能视角审视,廉价核聚变能源将引发“能源使用革命”,进一步放大其普惠价值。当前全球节能技术推广的最大瓶颈,在于部分高耗能产业“节能成本高于能源成本”——例如钢铁、化工等行业的低碳改造,常因电力成本过高而难以落地。若核聚变发电实现商业化,其单位电价有望降至当前火电的1/5甚至更低,这将彻底改变能源成本结构。一方面,高耗能产业可通过廉价电力实现绿色转型,降低全球工业品生产成本;另一方面,廉价电力将推动电动汽车、智能家居等节能产品大规模普及,形成“能源廉价-节能易行-碳排降低”的良性循环。在非洲、东南亚等能源短缺地区,廉价核聚变电力还将解决居民基本用电问题,直接提升数十亿人的生活质量。

BEST装置的研发进程,彰显了中国在能源科技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也为全球核聚变合作提供了新范式。相较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跨国协作复杂性,中国BEST装置以更高效的研发节奏推进技术突破,同时主动与欧盟JET、美国NIF等国际顶尖团队开展技术交流,共享等离子体物理实验数据。这种“自主突破+开放合作”的模式,不仅加速了中国核聚变技术的成熟,更让全球都能共享技术进步的红利。2027年底的氘氚燃烧实验,将成为全球核聚变商业化的“试金石”,中国将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牵头制定核聚变发电的国际技术标准,确保廉价新能源的全球公平分配。

有人质疑核聚变发电“永远差二十年”,但BEST装置的进展正打破这种偏见。从2017年我国EAST装置实现101秒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到如今BEST瞄准稳态燃烧,中国用十年时间走完了国际同行数十年的研发之路。当前,BEST装置的核心部件——全超导磁体、高功率波加热系统等已完成国产化,工程建设进度远超预期。按照技术转化规律,从实验装置突破到商业化电站建成,通常只需10-15年,这意味着到2040年前后,全球首个核聚变电站有望在中国落地,其电价或可低至每度0.1元以下,真正实现“用得起、用不完”的能源供给。

能源的发展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史,从薪柴到化石能源,每一次能源革命都推动了社会跃迁。中国核聚变发电技术的突破,正开启“零碳、廉价、无限”的能源新纪元。当BEST装置两年后成功“点燃”,它照亮的不仅是实验室的穹顶,更是全球能源普惠的未来——发展中国家将摆脱能源贫困,发达国家将实现深度脱碳,人类将彻底告别“能源稀缺”的焦虑。中国用科技创新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而核聚变发电,正是这份理念最有力的能量注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机... 当前时点,面临全球地缘政治冲突、中美科技博弈、海外对AI 投资的疑问以及对相关资本回撤等多重不确定性...
中国市场研究行业2025年度峰... 11月21日,由中国信息协会市场研究业分会(CMRA)主办的“中国市场研究行业2025年度峰会”在合...
INNO100联合Kickst... 作者丨欧雪 编辑丨袁斯来 11月22日,INNO100全球创新旗舰店在深圳正式开业,与全球最大创意众...
原创 “... 全球能源市场正陷入双重困境:化石能源价格波动加剧引发供应链焦虑,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又难以支撑基荷电力...
地瓜机器人CEO:具身智能大规... 11月21日,机器人软硬件通用底座提供商地瓜机器人在深圳举办开发者大会(DDC2025)。南都湾财社...
西部利得基金“遭2.91亿元执... 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近日发布被执行人信息,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新增执行标的291151860元(2...
原创 农... 在中国传统居住文化中,关于楼层的选择一直有着丰富的民间智慧。"富不买一楼,穷不买顶楼"这句流传甚广的...
全球隆重发布“成绩单”!202... 11月17日至20日,2025第八届中国国际光伏与储能产业大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作...
印尼Gojek母公司CEO辞职 关注“墨腾创投”⭐,不错过最新行业洞察 印尼上市互联网集团GoTo的CEO Patrick Walu...
香港最佳现货黄金交易平台甄选:... 当美联储利率政策摇摆不定,地缘冲突推升全球避险需求时,香港作为连接东西方的黄金交易枢纽,正以更严格的...
特朗普盯上中亚“稀土”中美关键... 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设宴款待中亚五国领导人,将关键矿产称为他最重要的优先事项。与...
估值超10亿美元“独角兽”毫末... 红星资本局11月24日消息,曾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毫末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毫末智行”...
月之暗面估值或达40亿美元,或... 中国AI企业月之暗面(Moonshot AI)再度成为业界焦点。 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正与ID...
纯债基金收益率集体回落,12月... 11月临近收尾,债市依然没有体现出强势,虽然上周前半周利率有所下行,但从全周来看,依然呈现震荡上行格...
船舶制造指数持续放量!龙头股涨... 今日,上证指数上涨0.05%,深证成指上涨0.37%。沪深A股涨跌幅中位数为上涨1.35%。 涨停板...
原创 四... 前言 四个月前,特朗普高调宣称要对巴西“惩罚”,加征高达50%的关税。 如今,他却悄悄撕掉了这页,...
千问APP上线,阿里给AI时代... 文|互联网江湖 刘致呈 对于怎么做AI这件事儿,阿里的思路开始变了。 最近,千问APP上线。 在千...
郑州发布消费提示:选购电动三(... 日前,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全市流通领域电动三(四)轮车经营、消费提示,以进一步规范电动三(四)轮车市场经...
原创 黄... 当你感觉自己在负重前行的时候,一定有人在享福。 2025年剩下最后一个月,黄金还能不能冲刺新高?挂在...
原创 美... 11月21日,印度信实工业在特朗普政府的压力下宣布暂停采购俄罗斯原油的消息,引起了国际能源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