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11月19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福芳 通讯员 谌星宇 熊旭芬)“该化妆品公司去年有抽检不合格情形,今年风险等级由B级降为C级,请你所跟进检查。”近日,在接到企业分级调整的通知后,长沙市开福区某市场监督管理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前往该公司进行现场检查。
今年来,长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长沙市化妆品经营分级分类监督管理办法》、“5+X”检查法、化妆品监管实训基地等为抓手,着力破解化妆品监管难题。在该局大数据平台,输入“化妆品、生活美容服务、美甲”等8个关键词,系统就能在全市100多万家经营主体中精准识别出30多万家监管对象。过去,监管底数是一笔糊涂账;如今,凭关键词即可快速锁定,动态掌握。
针对监管主体数量大,监管力量少的问题,该局实现从“一刀切”向“分类治”转变,将经营者科学划分为实体类、网络类、使用类、管理类四大业态,打破传统按场所划分局限。同时,建立多维动态评价模型,通过经营业态、违法违规记录和产品抽检结果三个核心维度对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并按A、B、C“三级风险”科学分级,分类监管。按照最新涉企检查要求和流程,该局提炼了简明的“5+X”检查法。“5”是指经营资质、质量管控、进货查验、标签标识、广告宣传等5大通用检查项目;“X”则是针对不同业态设置的特色检查项目。
该局还在建设省内首个沉浸式化妆品监管实训基地。该基地以“1∶1实景还原”标准,完整复刻了化妆品专卖店、美容美发等八个典型场景并设置若干违法问题点,构建起高度仿真的培训环境。
责编:刘畅畅
一审:刘畅畅
二审:印奕帆
三审:谭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