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万亿城市“经济成绩单”揭晓!截至11月6日,全国27座万亿城市前三季度GDP数据全部出炉,17城增速跑赢全国平均线,城市经济格局迎来新一轮洗牌。其中,泉州逆袭重返20强,南通、佛山排名下滑,合肥、烟台增速领跑,成为今年经济版图中最亮眼的“黑马”与“掉队者”。
增速榜:烟台6.4%领跑,唐山合肥紧随其后
在GDP增速方面,27座万亿城市呈现“强者愈强”的态势:
烟台以6.4%的增速继续领跑全国,成为经济增长“火车头”;
唐山以6.2%紧随其后,工业复苏与港口经济发力显著;
合肥增速达5.9%,排名上升2位至第18名,科技产业与投资驱动成效凸显;
泉州、济南、东莞等城市增速均超5%,形成“第二梯队”。
相比之下,佛山增速仅1.6%,在27城中垫底,经济转型压力凸显;天津、苏州等城市增速低于全国平均线,需警惕增长乏力风险。
二十强榜单“大换血”:泉州逆袭,南通佛山“掉队”
今年万亿城市“二十强”竞争激烈,排名变动频繁:
泉州:连续两个季度排名上升,三季度超越南通,时隔一年重返前20,制造业与外贸回暖成关键;
南通:上半年曾强势上涨5位,但三季度增速放缓,跌出二十强,房地产与基建投资拖累明显;
合肥:凭借科创产业与政策红利,排名升至第18位,成为长三角增长新引擎;
佛山:二季度跌出二十强后,三季度再下滑2位,增速垫底,传统制造业升级迫在眉睫。
经济总量:上海破4万亿,19城迈入“万亿俱乐部”
从经济总量看,头部城市“强者恒强”:
上海以超4万亿元的GDP总量稳居榜首,成为全国首个“4万亿城市”;
北京超3.8万亿元,紧随其后;
深圳、重庆、广州均突破2万亿元,构成“2万亿梯队”;
苏州、成都、杭州等14城GDP在1万至2万亿元之间,形成“中坚力量”;
泉州、烟台、南通等新晋或回归万亿城市,持续缩小与头部差距。
城市竞争新趋势:科技与产业成关键变量
今年万亿城市格局变动背后,是科技赋能与产业升级的激烈博弈:
合肥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与科创资源,在集成电路、新能源等领域爆发;
烟台通过海洋经济、绿色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实现“老树发新芽”;
泉州凭借纺织鞋服、建材家居等制造业优势,在外贸回暖中逆势上扬;
佛山则因家电、陶瓷等传统产业遇冷,增速放缓,亟需寻找新增长点。
结语:万亿城市“排位赛”未完待续,谁能笑到最后?
2025年万亿城市经济版图已现雏形:上海、北京“双雄并立”,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竞争白热化,中西部城市加速崛起。泉州的重返、南通的掉队、合肥的狂飙,印证了城市发展“不进则退”的残酷逻辑。随着四季度冲刺阶段到来,佛山能否止跌回升?南通能否重返二十强?合肥能否冲击更高排名?这场经济“排位赛”,远未到终章!
城市竞争如逆水行舟,唯有创新与转型,方能破局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