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伦敦金现上演“跳楼机”行情,从4144.19美元暴跌至4044.07美元,跌去整整100美元后,又迅速反弹至4111.22美元。
当前金价正围绕4040美元这一关键支撑位展开激烈争夺,这一情景与2016年黄金牛市启动前的市场形态惊人相似。
黄金市场刚刚经历了一场高速波动。 10月25日的交易时间里,伦敦金现价格从高点4144.19美元一路下滑至4044.07美元,单日下跌幅度超过2.3%。
市场还没来得及消化这波下跌,金价又迅速反弹至4111.22美元,留下长长的下影线。
这种剧烈波动并非孤立事件。 回顾近期走势,10月21日现货黄金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跌5.31%,创下近12年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次日,金价继续下跌,一度逼近每盎司4000美元的“心理防线”。
国内金价也随之调整。 以上海黄金交易所AU99.99为例,当前价格在481-486元/克区间,较前期高点有所回落。 品牌金饰价格出现明显下调,周大福金价从10月21日的1292元/克降至10月26日的1232元/克。
当前市场走势与2016年惊人相似。
当时市场普遍观望情绪浓厚,多数投资者等待“确认突破”,但随后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黄金直接从1200美元飙升至1375美元,一个月涨幅达14.6%。
关键数据对比显示高度吻合。 2016年CPI数据低于预期点燃了降息预期,而2025年9月美国CPI同比3.0%,同样低于3.1%的市场预期。
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跳水0.3%,黄金直线拉涨30美元,这种数据驱动的行情节奏与2016年如出一辙。
2016年11月,纽约市场金价一度回到1200美元下方,市场情绪悲观。 但随后的一年内,黄金却完成了惊人的逆转,创下5年来的年度最大涨幅。
4040美元支撑位成为多空双方争夺的焦点。 近三个月内,伦敦金现已四次下探4050美元下方,每次都能反弹回升。
10月25日金价最低下探至4044.07美元,距离4040关键支撑位仅差4美元,随后出现强势反弹。 当日成交量比前一天暴增27%,表明有大量资金在这一区域进行交易。
全球央行购金行为为金价提供坚实支撑。 2025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净增持黄金987吨,中国央行已连续36个月增持黄金,储备量达到2842吨。
这些“国家队”资金的成本线大约在4000美元左右,它们的存在为市场提供了一个隐形的“安全网”。
黄金的长期支撑逻辑依然稳固。 全球央行购金趋势持续,近15年来黄金在官方储备资产中的占比已从2009年的约6%—7%升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约14.8%。
金店销售情况反映市场情绪变化。 记者10月22日走访多家商场发现,金店客流稀少,销售人员对进店顾客十分热情。
有金店推出了预定保价服务,顾客支付定金后,即可在实际购买时以预定日和成交日中更低的价格成交。 这表明零售商也在设法应对金价波动带来的销售压力。
不同人群的黄金需求呈现差异化。 婚庆刚需人群更关注品牌金饰,如周大福、老凤祥等价格在1228-1232元/克。
投资人群则更倾向于银行投资金条,工商银行如意金条报959.76元/克,建设银行投资金条达954.46元/克。
Z世代消费者正成为黄金市场的新力量,25-40岁女性占比68%,偏爱1-3克时尚款,对古法金、5G硬金等新工艺更感兴趣。
黄金波动率上升创造短线交易机会。 10月25日伦敦金现单日振幅超过30美元,技术面MACD死叉形成,RSI跌至28超卖区,短期可能触发10-15美元的技术性反弹。
国内黄金期货价格也呈现高位震荡态势,沪金主力合约较前一日下跌4.5元至941.34元/克。
不同市场间存在套利空间。 水贝市场裸金价仅为955元/克,加上10-35元/克工费后,仍比品牌金店低200元/克以上。 这为精打细算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黄金回收市场也随之活跃。 999纯度黄金回收价约为857元/克,18K金回收价约620元/克。 不过投资者需警惕“一口价”黄金回收时的折价风险,部分产品折算后可能超过1500元/克。
美联储货币政策成为短期风向标。 市场预测美联储下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4.1%。
从历史数据看,2016年美联储降息后黄金上涨了14%,而当前宽松预期更为浓厚,可能对金价形成更强支撑。
面对市场波动,投资者策略出现明显分歧。 有经验的投资者在4040-4045美元区间布局多单,将止损设置在4038美元;谨慎的投资者则选择挂破位空单,计划在金价跌破4040后跟进。
2016年黄金市场也是在一片疑虑中开启了牛市征程,那些在1200美元附近果断入场的投资者,最终获得了丰厚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