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美国直接把债务干到了38万亿美元,还刷新了人类历史纪录。这数字有多夸张?要是把这些钱分给全球78亿人,每人能拿到近5000美元,相当于不少人小半年的工资。
那为啥美国欠这么多钱还能借到?这就得从美债的运作套路说起了。不过在此之前,得先提个冷知识:美国历史上只还过一次国债,还是在1835年,那时候它为啥这么“老实”?主要是美国当时太弱,欠的是欧洲的钱,根本不敢赖账。
再加上债务规模小,才几百万美元,联邦政府靠卖地就结清了。说起来这地也来得划算,比如用1500万美元买了214万平方公里的路易斯安那州,转手卖地的收入最高时占了联邦收入的48%,等于是用别人的钱给自己还了债。
可自那之后,美国就彻底“放飞自我”,再也没还清过国债。而这关键原因就在于美债的特殊玩法:对美国是债务,对别人却是“躺赚资产”。美债的利率大概4.5%,那买美债之后,不用干别的就有钱赚(美债利息),这诱惑谁顶得住?
也是因为如此,全球资本就这样被吸到了美国,很多人都把手中的资产换成美债,而等到年限到期后,还可以选择继续买,这样的话,美国不需要还本金,光给利息就行。
但要是手中的美债不想要了,想要赎回本金,美国也不怕,因为美债压根就不缺“市场”,总有人想买,美国只需要卖给下一个想“躺赚”的人。说白了,这就是靠“接盘侠”接力,美国永远不用还本金。
早期美国根本不慌债务上涨,借1万亿每年付450亿利息,而它每年财政收入有5万亿美元,这点钱确实不算啥。要是赶上利率低的时候更爽,比如之前利率1.5%,借1万亿才付150亿利息,简直跟白拿一样。所以小布什、奥巴马时代,美国借钱跟不要钱似的,毫无节制。
就算到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和拜登时代,他们还在疯狂举债。可到了特朗普可能的第二任期,财政终于扛不住了。问题到底出在哪?首先是利息压垮了账本。现在美国每年要付1万亿美元利息,占5万亿美元财政收入的20%。这就好比你每个月赚5000块,却要拿1000块还利息,其他开支肯定紧张。
投资者也不傻,开始担心收不到利息甚至亏本金,买美债的人越来越少。那为了吸引买家,美国只能加息,可加息又让利息支出更高。这里得划重点:美债本金能赖,但利息必须给,一旦断供,美债直接崩盘。
所以就算政府停摆,美国也得优先付利息,2013年政府停摆一次,美国就损失了20亿美元,而现如今美国债务已经突破了38万亿,政府停摆的风险更让人揪心。
更糟的是支出根本砍不动。军费刚突破1万亿美元,医疗保健、退休金这些刚性支出也不能减。收入不够只能接着借,短短两个月就新增1万亿债务,算下来每天要借60亿美元,比很多小国一年的GDP都高。
这时候就得提那个火上浇油的“大美丽法案”了,美国众议院之前通过了这项大规模税收与支出法案,结果被投资人骂惨了。法案一推行,政府得发更多债券,可市场需求疲软,债券价格下跌,只能提高收益率,最后房贷、商业贷款的利率全得涨,利息问题彻底失控。
法案里的税收和支出数字根本不合理,会让美国家庭和债券市场扛不住,能源、医疗价格还要上涨,最后金融市场肯定要惩罚投资人。最关键的是,这法案延长了减税措施,2025财年税收直接少了2200亿美元,未来十年要少收4.5万亿美元,本来就紧张的财政更雪上加霜了。
说到这,大家肯定关心中国的情况。毕竟以前我们持有不少美债,现在还剩多少?会不会被套牢?其实不用太担心,中国早就开始“撤资”了,现在持有美债规模只剩7300亿美元,较高峰期直接腰斩。
美方自己都确认了中国在持续减持。这操作其实很聪明,相当于看到游戏快玩不下去了,慢慢收回筹码,万一美国真赖账,我们也有办法,一是债券到期直接赎回,不续购,持有量自然就降下来了;二是找第三方接盘,把手里的美债卖掉,提前脱身。
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想,要是美债真成了废纸,那美国霸权也就彻底垮了,这反而给中国重塑世界格局创造了机遇。不过大家也别觉得这事儿离我们很远,美债的风险早就开始外溢了。
彼得森基金会预测,未来十年美国的利息支出会飙升到14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要付38亿美元利息。穆迪已经下调了美国的信用评级,这就像给投资人发了个“风险预警”。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为了缓解财政压力,还搞过无差别关税战,本质就是想让外国人多交税,帮它扛美债的压力。可这种损人利己的招根本治标不治本,反而让全球贸易更紧张,最后还是得自己买单。
回顾整个美债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美国靠着美元霸权和利息诱惑,让全球资本跟着它玩,自己只需要付点利息就能无限借债。可现在花传不动了,利息滚成了大雪球,财政收入跟不上,新债借不动,旧债还不上,陷入了死循环。
1835年那次还钱,成了美国唯一一次“讲信用”的记录,可那是因为当时弱,不得不还,现在它虽然强了,却把信用当成了消耗品,这就像身边那些一开始小恩小惠拉拢人,最后欠一屁股债赖账的人,迟早会被圈子抛弃。
说到底,美债的本质就是用未来的信用换现在的钱,一旦信用没了,游戏也就结束了。而中国现在的做法,就是清醒地站在旁边,不接最后一棒。至于谁会接这最后一棒,可能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