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深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突然发文,宣布即刻终止与加拿大的所有贸易谈判。 原因是加拿大使用了一则前总统里根的广告批评关税政策,特朗普怒斥这是“欺诈性”行为。 几个小时后,加拿大总理卡尼表示正寻求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 这场风波不仅暴露了美加联盟的裂痕,更预示着全球贸易秩序的重构。
特朗普的发文是在当地时间23日晚11点左右发布的。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鉴于加拿大政府的恶劣行径,美国将立即停止所有与加拿大的贸易谈判。 ”文字简短,但语气强硬。 白宫官员随后证实了这一决定,并表示特朗普对加拿大的行为“极度失望”。
这则引发危机的广告由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在10月16日发布。 广告中引用了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1987年的一段演讲音频,里根在录音中批评关税政策“损害美国工人利益”。
广告发布后,罗纳德·里根基金会迅速发表声明,指责安大略省“曲解”了里根的原意,并强调未授权使用该内容。 基金会公布了完整演讲版本,显示广告删减了部分关于出口的积极内容。 这一细节被特朗普抓住,成为终止谈判的导火索。
特朗普在发文中特别指出,加拿大的广告意在“干扰美国最高法院的司法裁决”。
这种直接指控在外交史上罕见,凸显了特朗普对盟友行为的零容忍态度。
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威胁终止美加谈判。 今年6月29日,他就因加拿大计划对美国科技公司征收数字服务税而宣布停止谈判。 当时特朗普要求加拿大在7天内取消税收,否则将加征关税。 那次危机最终以加拿大暂缓税征收而缓和,但裂痕已生。
数字服务税是加拿大去年通过的法案,对全球收入超8.33亿美元且在加业务达2000万加元的公司征收3%的税。 主要受影响的是亚马逊、谷歌等美国科技巨头。 加拿大政府估计该税可年收20亿美元,但美国视其为针对性攻击。
美加贸易关系极为紧密。 2024年双边贸易额超过9000亿美元,加拿大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加拿大对美出口额达4119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绝大部分。 这种不对称依存使加拿大极易受美国政策影响。
特朗普第二任期推行“对等关税”政策后,加拿大部分商品关税高达35%。 虽然加美墨协定保护了多数产品,但加拿大学者估算实际平均关税仍达13.1%。
特朗普宣布终止谈判后,加元汇率应声下跌。 国际市场反应剧烈,原油价格波动,因加拿大是美国主要石油供应国。 每天有数百万桶加拿大原油输往美国,这条供应链的稳定性受质疑。
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特朗普发文前一天已有预感。 他在22日公开表示:“加拿大与美国的经济关系进程已结束。 ”他宣布未来十年将使对非美国市场的出口翻倍。 这一表态被视作战略转向的信号。
23日,加拿大官员在记者会上透露,卡尼政府正积极寻求与中国建立“战略关系”。 他们希望在下月APEC峰会期间与中方领导人会晤。
加拿大转向中国有迹可循。 今年9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纽约会见了卡尼。 会后卡尼称会谈“非常具有建设性”。 加拿大商界一直施压政府改善对华关系,以抵消美国风险。
加拿大的转向不是孤例。 德国汉堡港2025年第一季度对华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1.3%,对美却下降19%。 港口CEO公开批评关税是“自由贸易的毒药”,称赞中国航线带来活力。
英国重启了中断7年的中英经贸联委会,签署了32亿英镑订单。 澳大利亚虽与美国紧密,但中国占其出口38.6%,迫使它平衡关系。 澳方已开始用人民币结算部分铁矿石交易。
东南亚国家也在行动。 印尼、泰国、马来西亚在与中国贸易中增加本币结算。 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速,多国减少美元依赖。
美国传统盟友的离心趋势加剧。
一场静默的贸易联盟重组正在进行中。
加拿大国内对卡尼的转向有分歧。 反对党批评政府“仓促倒向中国”,但商界领袖支持。 加拿大商会数据显示,去年对华出口仅占总额4%,增长空间巨大。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源于其“美国优先”理念。
但这种强硬手段正导致反效果,亲密伙伴纷纷疏远。
事件曝光后,美国民主党议员批评特朗普“鲁莽”,共和党内部也有不满。 但特朗普坚持立场,称不会在关税上妥协。 白宫表示暂无重启谈判计划。
加拿大安大略省在压力下暂停了争议广告。 省长福特表示愿缓和关系,但特朗普未回应。 观察人士指出,这次危机比以往更难化解,因涉及“主权尊严”问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显示,特朗普关税战已使全球贸易成本增加。 发展中国家受冲击最重,但发达国家也难幸免。 美加冲突是这场全球贸易乱局的缩影。
加拿大舆论场分裂。 有的呼吁强硬反击美国,有的主张缓和。 民调显示62%的加拿大人认为美国不再是可靠伙伴,高于去年的45%。
中国官方对加拿大动向回应谨慎。 外交部表示欢迎各国基于相互尊重开展合作,但未具体评论美加纠纷。 中方更关注实际合作而非地缘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