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市场自2023年三四月份起便步入新一轮的调整期,房价下跌的城市数量不断攀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售价环比下降的城市达到38个,较5月份的24个显著增加14个;二手房市场更为严峻,环比下跌城市数量高达63个,较5月份的55个增加8个。
不仅如此,今年上半年,除新房成交量和成交面积双双下滑外,各地二手房挂牌量也呈现出井喷之势。数据显示,截至6月初,全国13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挂牌量累计达199万套,与年初的159万套相比,增幅高达25%。具体来看,重庆、成都和上海的二手房挂牌量位居前列,分别达到22万套、20万套和18万套。
面对楼市的下行压力,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政策。一方面,国内诸多二三线城市陆续解除或放松限购、限售等调控措施;另一方面,银行业在频繁下调存款利率的同时,也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降至4%以内,以降低购房者的融资成本。此外,各地还纷纷上调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部分城市甚至允许购房者使用公积金账户余额直接支付首付款,可谓政策暖风频吹。
然而,面对如此密集的利好政策,不少网友却发出疑问:如果今明两年选择观望,五年后会不会后悔?对此,知名企业家曹德旺先生曾犀利指出,房屋不过是一堆钢筋水泥,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越来越贬值,并建议大家尽早出售手中多余的房产。
商界领袖任正非先生也持有类似观点,他认为过高的房价已经严重阻碍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大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这种局面难以长期维系。两位商业大佬的观点不谋而合,都在暗示大家,今明两年不买房,五年后可能不仅不会后悔,反而能够以更优惠的价格购入房产。
那么,凭什么断言今明两年不买房,五年后就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房子呢?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刚性需求正在逐渐萎缩。中国房地产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高速发展,许多城市家庭已拥有两套甚至更多的房产。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城市年轻人可以通过继承长辈的房产来满足居住需求,而无需再自行购房。此外,当下90后年轻人选择不婚或不愿生育二胎、三胎的现象日益普遍,未来因结婚或生育多子女而产生购房或换房需求的家庭将会越来越少。因此,城市中的刚性需求将逐步减少。
其次,投资炒房需求开始退潮。炒房者通常奉行“买涨不买跌”的原则,一旦房价上涨,他们便会蜂拥而至,追逐利润;而当房价下跌时,他们则会迅速撤离。此外,国内要求开征房产税的呼声日益高涨,炒房者担心持有房产的成本将大幅增加,因而倾向于抛售手中的房产。这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各地房价下行的压力。
最后,经历了三年多的疫情冲击,多数家庭收入缩水,居民的购房能力受到严重削弱。即便有购房意愿,也往往力不从心,只能暂时搁置购房计划。同时,疫情也促使人们更加理性地对待购房问题,许多家庭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谨慎地做出购房决策。未来改善型购房需求也将有所减少。
下一篇:健康险锚定多层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