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佳佳
日前,DHL全球货运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艾若馨在深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是DHL全球货运在中国最具战略意义的区域之一,公司中国区总量中25%的空运货量和20%的海运货量均经由大湾区港口进出口。
艾若馨多次到访广东,她认为广东是中国“创新中心”,深圳及周边区域的电商和制造业扩张速度惊人。以比亚迪为例,她称赞其通过自动化与技术创新快速崛起为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代表了中国制造业向高科技、精密化方向的转型。
据了解,DHL全球货运在中国共设有54个分支机构,其中9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员工总数超过400人。香港、广州、深圳三大国际航空货运港口2024年货运总量达920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7.2%,成为全球互联互通的核心枢纽。
艾若馨强调,尽管全球贸易格局正在重构,但中国在新能源、高科技制造等领域的出口表现出强劲动力,DHL正通过运力调整与多式联运方案助力中国企业出海。
艾若馨表示,全球贸易“如同流水,总会找到新出路”。她特别提到,今年尽管传统行业出口承压,但新能源汽车、锂电池、风力发电机等“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长显著,机电类产品占出口总量超60%,集成电路出口增长23%。DHL全球货运承运至东盟市场的汽车、能源类货物计费重量同比分别增长100%和40%。
中国电商出海趋势为物流行业带来新需求。艾若馨观察到,中东、拉美等市场正成为新增长点,中国企业越来越多采用“近岸化”“友岸化”策略,将产能转移至海外以贴近市场。DHL通过其数字化平台myDHLi为客户提供端到端供应链可视化、碳足迹测算及危险品处理等服务,并加大在温控仓储、逆向物流等领域的投资。
针对深圳与香港港口的协同,艾若馨表示,DHL通过集拼服务与多式联运方案(如公路、铁路及驳船网络),将内陆货物高效整合至大湾区港口出口,帮助客户降本增效。“大湾区基础设施的战略性与连通性,使我们能灵活调配资源,应对不断变化的贸易链路。”(图片由主办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