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方开始掀桌子,再抛257亿美债,美国大动脉被切,逼出2个接盘国
创始人
2025-09-23 06:09:17
0

我国在7月份又出手,把手里的美国国债大幅减持了257亿美元,总持仓一下子降到7307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是2009年以来的新低。

要知道,在2013年的时候,中国手里握着的美债规模可是超过1.3万亿美元,那会儿还稳坐美国最大的“债主”,十年时间一对比,如今的持仓几乎腰斩,变化非常明显。

其实,这不是一时冲动,早在2022年4月,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就已经跌破1万亿美元,从那以后再也没上去过,走的是持续下降的趋势。

换句话说,这完全是一个长期的、有计划的调整过程,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疑惑:曾经被公认是全球最安全的投资品,为什么美国国债现在成了各国想逐步减持的资产?

中国减持美债的背后信号

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来分析,逻辑并不复杂,美国国债过去之所以受欢迎,核心原因是美国的信用,大家相信美国不会赖账,所以敢放心把钱借给它。

但问题在于,近些年美国的财政状况明显恶化,政府债务上限动不动就成政治闹剧,财政赤字规模越来越大,连年飙升。

再加上美联储为刺激经济频繁放水,美元的价值被不断稀释,这些都在削弱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市场也给出了直接的反馈,美国长期国债的收益率一路上升,一度突破4%。

表面上看,收益率提高意味着投资回报更高,但实际上它也代表着风险在加大,因为收益率走高,本质上是投资者对美国偿债能力、未来通胀和财政状况不放心。

所以要求更高的回报作为补偿,结果就是,美债不再是那个稳赚不赔的“保险仓”,而是带着更多不确定性,对中国这样的大持有者来说,长期继续重仓显然并不划算。

持续减持其实是理性选择,是在分散风险,而中国的做法并不是立刻抛光,而是采取逐步减持的方式,这样既能保证自身资产安全,又不会在市场上掀起过大波动,算是一种相对稳妥的处理方式。

当然,如果从更深层的战略角度来看,那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战略考量——去美元化。

全球金融新秩序的雏形

长期以来,美元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几乎处于“独霸地位”,石油、天然气等国际大宗商品交易基本都用美元结算,这就让美国拥有了巨大的金融优势。

中国这几年逐渐意识到,过度依赖美元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可能受制于人,因此正在主动谋求替代方案,在能源贸易上,中国早已经开始推动人民币结算,这打破了必须用美元的惯例。

我国还通过和金砖国家东盟以及中东产油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把结算货币多样化,这样一来,国家之间的贸易不必非得绕道美元,风险也更分散。

如今,中国还搭建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虽然规模和覆盖面还不如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但它至少提供了一个备用渠道,如果未来国际形势紧张,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作用。

外汇储备上,中国也在调整策略,除了美元和欧元等传统货币,还大幅增加了黄金和一些战略资源类资产,黄金属于硬通货,可以对冲汇率和金融风险,这让中国的外储更加稳健。

把这些举措放在一起,你会发现,中国其实是在织一张金融安全网,它不仅能保障自身的金融稳定,还为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提供了一个参考模式。

很多国家看到中国逐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同时保持经济稳定,未来很可能会跟进,但问题来了,美债如今的吸引力下降了,谁愿意主动跳进去接这个“烫手山芋”?

谁在接盘,美债市场变成政治场

这就不得不说到美国的老牌盟友——日本英国在我国抛出257亿美债后,日本和英国则继续选择增加其持仓。

日本是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持有国,其持有1.151万亿美元,而英国则是第二,其持有近9000亿美元,可这现象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日本以前也一直在减持美债,对其中的风险心里门儿清,可现在却突然加仓,英国的动作也差不多,本来经济环境并不宽裕,却还是选择增持这种“不合常理”的举动,很难不让人联想到背后的政治因素。

毕竟,这两个国家和美国在军事、金融、外交上绑得死死的,美国开口了,他们很难拒绝,说白了,美债已经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投资品种了,它正在变成一块“试金石”。

美国要求盟友不仅要口头站队,还要真金白银掏出来买债,用行动证明忠诚,换句话说,美债市场越来越带有政治色彩。

这背后,其实也反映出美国的尴尬,长期以来,美国习惯动用美元体系当武器,对别的国家实施制裁,这样搞的后果,就是越来越多国家警觉。

一旦惹怒美国,自己持有的美元资产可能瞬间变成软肋,被卡住脖子,中国和一些其他国家逐步减持美债,正是为了降低这种风险,把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短期来看,美国让盟友接盘,确实能缓解燃眉之急,但这并不是长远之计,因为买家的结构被不断缩小,风险反而更大。

假如日本、英国自己经济出问题,美债市场可能遭受更严重冲击,到那时候,美国要找新的“接盘侠”就更难了。

参考资料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成都市内免税店即将开业!600... 9月22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红星新闻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购在中国·四...
原创 中... 我国在7月份又出手,把手里的美国国债大幅减持了257亿美元,总持仓一下子降到7307亿美元,这一数字...
原创 中... 美元资产瘦身:一场关于储备韧性的主动重塑 近年来,一股悄然的资产重塑正在全球金融舞台上演。一些人或...
8月银行结售汇顺差超140亿美...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张益铭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2025年8月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
股市必读:华电国际(60002... 截至2025年9月22日收盘,华电国际(600027)报收于5.12元,下跌0.97%,换手率0.6...
应变·焕新 ——2025第十届... 2025年9月21日,以“应变·焕新”为主题的第十届清华同衡学术周在京开幕,本届学术周由中国城市规划...
科创50涨逾3%!电子股爆发 9月22日,A股市场整体呈现窄幅震荡格局。尾盘阶段市场有所回升,最终多数指数上涨,但板块分化明显,个...
韧性生长,探寻银行新动能:20...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格局仍处于复杂多变的态势中。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与国内经济转型交织下,我国商...
吴清:衷心感谢广大投资者 【大河财立方消息】9月22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成就。证监会主席吴清...
交给下一代有能力的高管!甲骨文... 甲骨文 视觉中国 资料图 云服务供应商甲骨文(Oracle)突然宣布换帅,云基础设施总裁和行业业务总...
警车一路“尾随”女子到银行,结... “我取钱给家人做生意,你们别管了!” 女子从坚信自己没被骗 到后怕地走进派出所 这场和骗子争分...
创始人来自清华,必博半导体完成... 投资界9月22日消息,杭州必博半导体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并在沪成功举办融资签约...
国评企业家健康管理基地正式揭牌... 2025年9月20日,美年健康集团与北京国评创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联合举办“国评企业家健康管理基...
「数据看盘」科创50ETF上周... 一、沪深股通前十大成交 今日沪股通总成交金额为1294.61亿,深股通总成交金额为1414.22亿。...
美股低开高走!辉瑞出手,减肥药... 9月22日晚间,美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后走高,截至发稿均已悉数转涨。中概股涨跌不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
淘宝首次全球同步启动“双11”... 2025年,淘宝将首次在全球同步启动“双11”。9月22日,淘宝出海宣布今年“双11”将在海外市场投...
起底全球估值 NO.1 机器人... 一家成立仅三年的机器人初创公司,凭借明星创始人、快速迭代的产品,在科技热潮中迅速崛起,成为全球估值最...
A股:本周回升成交额超2万亿,... 【本周A股回升,多指数及期货期权表现活跃】本周,A股市场呈现回升态势,日成交额持续维持在2万亿以上。...
吴清最新发声!谈及A股韧性、资... “回望过去五年,大家一起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五年,我们也是信心满满,更...
重大资产重组!刚刚公告,明日复... A股公司跨界半导体产业案例,再添一例! 9月21日晚间,停牌两周的向日葵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发行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