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债基又现大额赎回,年内超1200只债基收益为负,是抄底还是避险?
创始人
2025-09-19 00:53:50
0

今年的债市,秋意正浓,市场情绪自9月以来就没怎么见着阳光,反而被持续的大额赎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近期,债市的剧烈波动和那股汹涌的赎回潮,毫不留情地揭开了部分债券型基金在资金端的脆弱面纱。

市场急需一剂稳定剂

而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摆在桌面上了,中长期纯债指数在最近两个月经历了显著下挫,合计跌幅达到0.80%,进入9月后依旧在低位挣扎,丝毫没有起色的迹象。市场表现惨淡,直接反映在基金业绩上。

截至9月16日,超过1200只债券型基金的年内收益变成了负数。这是个什么概念?对比一下就知道,同期收益为负的股票型基金,连120只都不到。资金的流向也印证了这种“股债跷跷板”效应,权益类ETF的总规模在9月16日已经悄悄增长到了4.35万亿元。

业绩不佳自然会引发赎回。自7月以来,已经有67只基金因为扛不住巨大的赎回压力,被迫公告提高净值精度来应对。这其中,债券型基金就占了整整60只,而纯债基金更是主力中的主力,占据了44席。这股赎回潮波及面极广,无论是券商系、银行系还是信托系背景的基金公司,都未能幸免。

仅仅9月份以来,就有6只债基发布了相关公告,像德邦景颐A和格林泓远A,甚至在9月10日同一天遭遇了大额赎回。市场为什么会这样?一方面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7月初的1.64%一路攀升到1.80%,动摇了债市的根基。另一方面,公募基金的费率改革也是一个关键的催化剂。

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规草案的出台就像是监管层开出的一剂药方。它要做的,就是用经济杠杆来构筑一道防火墙。具体怎么做?就是给债券型基金新设一个和股票、混合基金看齐的阶梯式高额短期赎回费。比如,你持有基金的时间要是少于7天,赎回费率就不能低于1.5%。

这个设计的意图非常明确:通过“惩罚”那些快进快出的短期投机行为,来鼓励大家长期持有。这样一来,基金的负债端就会变得更加稳定,在市场下行的时候,就不容易发生那种“赎回-抛售-净值下跌-更多赎回”的致命负反馈循环。博时基金的专家也认为,短期内债市可能还会维持震荡格局,这种制度设计显得尤生。

投资者的算盘不好打了

新规并没有变魔术般地消除流动性管理的成本,它只是把这种成本从看不见的风险,变成了摆在明面上的交易费用。这下,投资者可就得重新拿起算盘,仔细算算这笔账了。

我们就来算算。现在债券市场的票息本来就不高,公募债基能给机构投资者带来的一点节税效应,测算下来大概也就4到23个基点。可新规草案里的短期赎回费是多少呢?持有期少于半年的,费率从0.5%到1.5%不等。

这笔账一算就明白,为了省下那点税,却可能要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短期交易费,这买卖显然不划算。流动性和节税效应,似乎成了一个难以两全的困境。

那么,那些特别看重流动性的资金会怎么办?它们必然会寻找新的出路。一些投资者可能会转向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干脆自己下场做自营投资。当然,也可能转向那些配置了权益类资产的基金。

更重要的是,新规草案里其实留了一个“口子”。像ETF、同业存单基金和货币基金这些产品的赎回费,是可以按照合同另行约定的,它们被豁免了。这就意味着,债券ETF这类产品,凭借其交易费用低、场内交易灵活的优势,很可能成为承接这部分流动性需求的主要阵地。

看看隔壁权益类ETF规模的持续增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债券ETF或许会迎来一波增量资金的涌入,成为新规下的一个“避风港”。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这场由费率引发的改革,其影响绝不是雨露均沾的。它会像一把筛子,根据不同基金的特性和现有的费率结构,筛选出清晰的“赢家”和“输家”,从而深刻地改变债券基金内部的竞争格局。

谁是冲击最剧烈的群体?答案是纯债基金。数据不会说谎。目前市场上,有91%的中长期纯债基金、94%的短期纯债基金,以及高达99%的被动指数型债基,都采用的是那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极低赎回费率结构。

新规一旦落地,对它们来说就是颠覆性的。这恰好也和近期赎回潮中,纯债基金是重灾区的情况相互印证。它们过去赖以吸引流动性资金的模式,将被彻底改写

相比之下,一些混合型的债基日子可能要好过一些。因为它们的资产配置更加灵活,可以投一部分股票,所以在本轮市场波动中承受的压力本身就小一些。而且,这类基金中采用低费率模式的产品占比,也比纯债基金要低,因此受新规的冲击相对温和。

有人可能会问,市场上不是还有一些本来就设置了高赎回费的份额吗?能不能靠它们来稳定市场?这个想法恐怕不太现实。

截至今年6月的数据显示,这些现存的高费率份额,在整个债基市场的规模占比小到可以忽略不计,只有区区5%。更关键的是,即便是在这些基金里,机构投资者也大多集中在那些费率更低的份额。所以,指望这点存量来稳住大盘,显然是杯水车薪。新规将迫使整个产品线进行一场深刻的结构性调整。

结语

当然,我们也需要看到,正如兴业证券的专家所指出的,新规目前还只是一个征求意见稿,最终版本是什么样,还存在变数。现在它对市场的影响,更多还是在情绪层面。

但无论如何,这场围绕费率的改革大幕已经拉开。它不仅仅是关于几毛钱费用的调整,更是对整个债基市场生态的一次重塑。它试图在流动性与稳定性之间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引导市场走向更长期、更健康的发展路径。对于基金公司和投资者来说,这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重新审视和调整策略的机会。未来的债基市场,格局注定将因此而不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房... 房贷还不上如何协商,一定要主动协商,拖得越久越被动,争取延期还,不要直接摆烂,具体情况如下: 一...
头部火箭公司,再获7亿元融资 9月18日,星际荣耀航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际荣耀”)宣布近日已完成D+轮融资首批资金...
马斯克回应特斯拉 Optimu... IT之家 9 月 18 日消息,近期有消息称,美国制药与农业基础设施公司 PharmAGRI 将购买...
19条举措扩大服务消费 专家:...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从培育服务...
奇瑞港股IPO获近10倍超额认... 发行价区间27.75-30.75港元,募资净额84.4亿港元,这家中国自主品牌车企正试图在资本市场上...
加码海外云基建,“股王”腾讯瞄... “股王”腾讯俨然已经在600港元以上站稳脚跟。 9月18日,腾讯股价报642港元/股,而三年前,腾讯...
大涨后,长盈精密再次澄清 9月18日,长盈精密发布公告称,其股票交易价格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累计偏离32.59%,属于股...
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盘... 9月18日,英伟达(NVDA.O) 宣布将向英特尔(INTC.O)投资50亿美元,支持这家陷入困境的...
金地集团:公司对外担保余额18... 每经AI快讯,金地集团9月18日晚间发布公告称,公司之子公司VISIONBUSINESSPARK(T...
暖哇科技冲刺港股,角逐健康险科... 香港联交所近日迎来一家AI科技公司递交的上市申请。9月18日,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国内保险AI科技企...
原创 债... 今年的债市,秋意正浓,市场情绪自9月以来就没怎么见着阳光,反而被持续的大额赎回压力压得喘不过气。 近...
12连板大牛股!上交所出手,暂... 天普股份再度涨停,斩获12连板。 9月18日,上交所发布微博称,天普股份近期多次出现异常波动情形,公...
手持比特币,特朗普巨型黄金雕像...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月18日报道,一座12英尺(约3.65米)高的特朗普手持比特币的金色雕...
长飞光纤:空芯光纤仍处于早期阶... 雷达财经 文|冯秀语 编|李亦辉 9月18日,长飞光纤光缆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1869,证券...
读懂IPO|科马材料昔日支柱产...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8月26日,浙江科马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科马...
美股盘前纳指期货上涨1.1%,... 美联储最新利率决议虽如期降息,但其谨慎的政策信号抑制了市场对未来持续宽松的乐观预期。投资者在复杂的信...
宝尊电商-W:2025年中期亏... 以9月18日收盘价计算,宝尊电商-W目前市净率(TTM)约0.49倍,市销率(TTM)约0.19倍。...
电影出品人回应“嘎子哥”被行拘... (来源:红星新闻) 9月17日,云南耿马县警方通报,36岁男子谢某某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
高管动向|*ST创兴董事长被采...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9月18日晚间,*ST创兴(600193)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董事...
英伟达50亿美元投资英特尔 英伟达与英特尔公司今日宣布建立合作关系,将联合开发多代定制化数据中心及个人电脑(PC)产品,以加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