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第七届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发展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所长丁志杰在演讲中表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经贸格局加速重构,粤港澳大湾区应在这一进程中积极作为,深化高水平金融开放,努力在国际竞争中树立标杆。
丁志杰指出,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当前,美国推行高关税政策、滥用美元霸权,导致全球经贸体系碎片化、多元化趋势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因此迎来新机遇。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第一大贸易国,中国具备推动本币结算和提升国际货币体系多极化的重要基础。
他强调,中国高水平金融开放已经具备坚实条件:一方面,对外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境外投资存量逐步接近吸引外资存量;另一方面,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国际收支稳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有力支撑。近年来,外国在华持有的金融资产规模保持增长,结构趋于优化,这显示中国市场的开放度和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在谈及粤港澳大湾区时,丁志杰表示,大湾区是我国金融高水平开放的重要试验田。未来应突出三方面:
一是注重错位发展,推动湾区内城市在竞争中实现合作共赢;
二是深刻理解“面向世界”的双重含义——既要“引进来”,通过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也要“走出去”,在国际上树立标杆;
三是依托大湾区的区位与制度优势,加快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
丁志杰最后强调,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金融强国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肩负重要使命,应把握全球经贸重构契机,推动更高水平的金融开放与合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金融发展贡献“大湾区力量”。
南方+记者 陈颖 唐柳雯 张艳
上一篇:A股,咋突然就牛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