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的世界里,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期货市场更是如此。它宛如一片波涛汹涌的海洋,看似充满机遇,实则暗礁密布,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巨浪吞噬。今天,我们要讲述的这几个案例,主人公们来自不同背景,有着良好的工作和优渥的生活,他们皆因涉足期货市场而遭遇了人生的重大转折。有人为躲债隐身当保安,有人请人作法求转运,有人外逃多年终被遣返,有人锒铛入狱。这些真实的经历,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投资需谨慎,盲目跟风与冲动决策,很可能让我们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更加确定!很少止损!收益可观!
用【期货贸易】思路而作的波段交易策略,全品种覆盖,操作频率可高可低,适合所有投资者。直播授课,免费参与!
另有开户福利:手续费交易所+0或+1分,非节假日交易所保证金!
限符合要求的客户
01
炒期货亏损400多万
局长为躲债隐身当保安
王某曾担任郴州市农机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一职。在职期间,他竟连续旷工长达146天,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据王某交代,他自认为履历丰富,曾在经济管理部门和政策研究部门工作过,还担任过乡镇和街道的“一把手”,自诩对经济工作颇为在行。在朋友的介绍下,他踏上了投资办企业的道路,从此过上了亦官亦商的生活。
早在2002年,王某就从信用社贷款,在老家桂东投资兴建了几个水电站。此后数年,他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投资领域也逐渐向煤矿、冶炼等高产出行业拓展。入股办矿和投资小水电确实让他获得了一些收益,然而,自认为经济能力出众的他,却在炒期货上栽了跟头。 他先是涉足期货小麦交易,之后又转战白糖和橡胶期货市场,结果损失惨重,仅3天时间就亏损了80多万元。
为了偿还银行利息以及继续投资,王某四处举债,甚至不惜将房产作抵押。一份“王某资金借贷情况”表清晰地显示,从资兴、苏仙、北湖、桂东等地的信用社,到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再到亲戚、朋友、下属甚至邻居,都成了他借钱的对象。其中,部分借贷的月息高达5分。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债权人也步步紧逼,这最终成了王某选择“玩失踪”的导火索。
王某回忆道: “我借了100多万元高利贷,利息已经接近本金的80%至90%。在还债、还本、还息的过程中,高利贷放债人纠集了一些社会人员追债,我实在无力应对。”在失踪期间,王某自称,他直接前往广东佛山,先是大病了一场,后来只能靠给别人当保安和司机维持生计。
办案人员检查王某办公室的电脑时发现,方正期货、金信期货、安信期货等交易平台,他均注册有账户。据调查, 王某炒期货累计亏损了400多万元。
02
老板巨亏4000多万
请400人家中作法求翻本
胡某,1965年出生,是浙江省余姚市梨洲街道人。从上世纪末开始,他便经营着一家以生产漆包线为主的企业,在这个领域算是资深人士,在外人眼里,胡某也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板。
2008年,高中文化的胡某在没有专人指导的情况下开始投资“国际盘期货”,从此以后,他每天的生活就和上下起伏的数字联系在了一起。 他怀着巨大的期望,投入了所有的资金,但投资期货生意需要专业的金融知识和操作技巧,文化不高、心浮气躁的胡某很快就赔个精光,他的日子变得越发艰难。
2010年,他卖掉了企业60%的股份,从企业主成了为别人打工的销售厂长。不过,这一变故并没有让他清醒,不甘心就此失败的胡某,一心想着去弥补期货市场上的巨额亏损,着急补仓。于是,他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的产品低价卖掉,私吞货款,又利用长期合作伙伴对于他的信任,采取合同诈骗的方式,骗取大批货物后,低价转卖,私吞货款……而这些钱,他都用在了投资期货上,他希望自己能够借此翻盘,但事与愿违,失去理智的胡乱投资注定失败。
2012年春节过后,为了能够扭转乾坤,已经被逼到绝境的胡某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求神拜佛的迷信活动上。 他花了几万块钱,请来了400多名吃斋念佛之人,在家中作法求佛整整4天4夜。之后,他孤注一掷,再次把所有的资金投入到期货生意中,不过很可惜,投资再次失败,至此,胡某在期货中亏损达到4000多万元。
无力回天的胡某,此时才意识到自己真正走到了穷途末路。2012年4月,他举家外逃,消失在众人眼中。很快,发现被骗债主纷纷报警,当地公安部门立刻对案件进行了梳理调查,在掌握胡某基本犯罪事实的证据后,经过多方努力,成功敦促胡某投案自首。
03
银行行长炒期货巨亏
外逃10多年被遣返回国
2012年7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公安局发布一则信息,内容为江阴某银行网点负责人孙某涉嫌合同诈骗的案件情况。据警方公布的信息,公安部已经对孙某发出红色通缉令,警方正在全力开展抓捕。
孙某涉及的巨款数额,官方确定为1.26多亿元,但据银行内部人员透露,巨款数字可能达数亿元。
据了解, 孙某之所以出逃,主要是其在职期间热衷炒期货,并在2011年下半年损失惨重,无法归还巨额借贷。而其主要资金来源,系利用其多年在银行业积累下的名望和人脉资源,直接吸引当地民间资本,并以高额回报许诺。
2015年4月,孙某在境外落网并被遣返回国。
04
东阳“亿万富姐” 吴英炒期货
亏损五千万
吴英,曾是风光一时的“东阳富姐”,然而,她因涉嫌集资诈骗被捕,案件审理过程中,其炒期货的亏损情况成为了焦点之一,也揭开了她投资失败与违法犯罪交织的复杂历程。
据中新网记者调查及法院判决书显示, 吴英炒期货共计亏损4740余万元,接近五千万。这一惊人的亏损数字,在吴英的供述、法庭陈述以及法院判决中均得到了确认。从2003年开始,吴英涉足期货市场,起初或许尝到了一些甜头,有所盈利,但期货市场风云变幻,她未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加上自身操作失误,亏损如雪球般越滚越大。 她炒期货的品种多样,涵盖铜、小麦、白糖和橡胶等,然而这些投资并未给她带来预期的财富,反而成为她走向深渊的推手。
吴英因集资诈骗罪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她最初被判处死刑,后经多次改判,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同时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其炒期货的巨额亏损情况,成为了量刑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这不仅体现了法律对非法集资犯罪的严厉打击,也反映出投资失败与违法犯罪之间的紧密联系。
吴英案的社会影响深远。它引发了社会对民间借贷、非法集资以及金融监管等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吴英通过非法集资获取资金进行高风险投资,最终不仅自己身陷囹圄,也给众多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这一案件警示着人们,民间借贷若缺乏规范和监管,极易演变为非法集资,给投资者和社会带来巨大危害。
05
国企出纳挪用2100万炒期货
全额亏损后自首
孙某,2004年8月开始在随州市某国有公司财务科担任出纳。 2009年初,孙某听人介绍炒期货很“挣钱”,遂于同年7月通过随州市某银行支行女经理王某,以孙某丈夫的名义,先后在期货公司开设了3个个人期货账户,并筹措了80余万元资金进行期货交易。原本,孙某以为能很快“赚到大钱”、成为“款姐”,谁知事与愿违, 一年多的时间里以全额亏损告终。
面对个人财富的大幅缩水,孙某一度寝食难安,思想包袱也日益沉重。但在痛定思痛之际,她并未悬崖勒马,反而要“赶本儿”,把筹集资金的邪恶之念转向了自己经手的公款……
2010年9月,某公司向随州市某国有公司开出了金额为100万元银行承兑汇票。2011年1月,孙某利用其担任该公司财务科出纳的职务之便,将上述银行承兑汇票取出,并找到王某,联系某贸易公司出纳会计黄某办理了贴现,在付出3万元贴现利息后将现金套出,并在其后不久将此款项再次转入期货交易账户。然而,首次挪用出的这笔巨款再次出现大幅亏损。
同年3月,孙某再度出手,将十堰某公司开出的金额100万元、安徽某起重机有限公司开出的金额200万元,采取上述同样的方式,将300万的巨款用于个人期货交易时,不幸又一次全部亏损。
连连的败北,并未让两个女人从期货交易的“陷阱”中清醒,反而如同一对输红了眼的赌徒。 两人在2011年3月到8月间,利用孙某的职务之便,又9次套取出公款1700余万元,用于个人期货交易,最终依然是全额亏损……
2011年8月8日,自知犯罪的孙某投案自首。
总结
从局长王某为躲债隐身当保安,到企业主胡某作法求转运却亏损更甚,从银行行长孙某外逃多年终被遣返,到国企出纳孙某挪用公款炒期货自食恶果。这些案例无一不在警示着我们:投资绝非儿戏,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严谨的态度。期货市场虽充满诱惑,但更考验投资者的专业素养、风险承受能力和理性决策能力。我们应从前车之鉴中汲取教训,不被贪婪和侥幸心理冲昏头脑,在借贷投资时更要慎之又慎,避免陷入无法挽回的境地。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投资的道路上稳健前行,守护好自己的财富与人生。
(综合整理自网络)
上一篇:唐永博任中国联通党组副书记
下一篇:原创 美再现股汇债三杀,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