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北京日报报道,商务部公告2025年第25号 公布对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反倾销调查的最终裁定。调查机关最终认定,原产于美国、欧盟、台湾地区和日本的进口共聚聚甲醛存在倾销,中国大陆共聚聚甲醛产业受到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根据《反倾销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商务部向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提出征收反倾销税的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
特朗普(资料图)
欧洲货物需缴纳34.5%的关税,而日本进口商品的普遍关税为35.5%,其中旭化成株式会社享受24.5%的优惠税率。台湾出口商被征收32.6%的普遍关税,但台塑为4%,台湾宝理塑料为3.8%,属于显著例外。共聚聚甲醛主要是美国,马来西亚,德国,台湾地区生产,这个产品进口价格比国内低,打的国内企业无法正常销售,而这个产品有非常重要,是新能源汽车,高端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工程塑料,实施反倾销也是为了保护国内企业。
需要注意的是,中方这次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做出裁定,并非临时起意,也不是“关税谈判”的某种筹码。这是一项早已启动并依法推进的正常调查程序,其本质在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调查表明,美国等地出口的共聚聚甲醛在进入中国市场过程中存在低价倾销行为,严重扰乱了中国国内产业的正常运营秩序。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中方依法征收反倾销税,既是保护本国企业权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对违规贸易行为的合法回应。
在5月16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节目中,特朗普一顿吹嘘称,这些国家曾被中国极力拉拢,打算靠拢中国,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了。他“确信”自己已经改变了这一局面。有美国学者指出,除投资和人工智能、安全等问题的合作外,特朗普也希望看到海湾国家降低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不太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特朗普在采访中多次提到了中国。当被问及是否希望访问中国时,特朗普回答:“我当然愿意。”他补充道,中美关系“至关重要”。
特朗普(资料图)
如果特朗普不能在政策上做出实质性改变,他的“合作”信号不过是空中楼阁。从长期经济战略来看,中国已经不再单纯以短期政治博弈,来应对国际挑战。加税不仅仅是对美国的回应,更是一种对高端材料产业的布局,是争夺全球供应链主导权的主动出击。在未来近90天的谈判窗口期内,中美双方还有许多棘手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美方,需要停止对中国企业的出口管制措施,停止一切形式的打压,只有这样,经贸合作才能回归正轨,关系改善才有希望。
近年来,美国出于所谓的国家安全考虑,频频呼吁国内降低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结果如何呢?即便他们设法开采本土的稀土资源,但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产业链重建过程,无疑让这一计划步履维艰。在中美一系列贸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成为对抗美国霸权的有效筹码之一。可以说,稀土领域的严格管制策略,是中方与美国进行角力的重要一子。近日,我方相关部门正在全面打击战略矿产走私出口的专项行动。
特朗普(资料图)
根据《日经亚洲》5月20日报道,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举行了一场公开听证会,主要讨论2项内容:一个是对港口起重机征收100%的关税,二是对集装箱、底盘及底盘零部件等装卸设备,征收20%到100%的关税。不过在这场听证会上,讨论的两项内容遭到了美国港口业的强烈反对。美国港务局协会主席戴维斯表示,虽然该计划的目标是推动港口起重机的本土化生产,但美国政府应该首先通过税收政策减免来推动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不是对中国相关产品加征高额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