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谭海燕
编 辑丨吴蓉 刘雪莹
图源丨新华社
5月12日下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同意在2025年5月14日前采取措施,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消息一出,不少外贸人为之振奋,外贸企业的电话铃声、信息提示音络绎不绝。
广东声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文武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这几天,数十个美国客户密集向他询盘,合作意愿非常强烈。“就像大家都休了一个长假,一瞬间所有人都返工了。”邓文武说。
潮湿的雨季正在过去,经过漫长的蛰伏,中美贸易的冰点也在初夏消融。
对于世界供应链的震荡,广东一向感知最明显——这个地方以制造业当家,多年稳居全国第一贸易大省,所以也率先感受到中美贸易复苏的暖意。过去这段时间,广东外贸企业一边抢着窗口期恢复与美国客户的订单,另一边火力全开拓市场,分散风险。
出货和备货
4月以来,中美贸易一度几乎暂停。
多家外贸企业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海外有设厂的中国企业还能继续对美出货,否则只能按兵不动,等到转机来临。
转机已来。据新华社消息,美方已于美东时间5月14日凌晨00:01调整对华加征关税。同时,鉴于美方根据中美经贸高层会谈共识撤销、暂停或调整有关对华加征关税,中方相应调整有关关税和非关税对美反制措施。
笼罩在外贸工厂头上的阴霾暂时消散。
联合声明发布以后,东莞市冠瑞家具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郑兴中马上让企业员工迅速通知客户,商议下一步行动。
“很多客户当即决定订舱,之后我们马上出货。 这是立竿见影的效果!”郑兴中表示,基本所有工厂都在迅速反应,随之而来的问题则是舱位紧、运费涨,由于企业走的是FOB(离岸价)模式,运输成本由客户承担,因此他不太担心运费问题。
邓文武也松了一口气。
他所在的声强科技是一家主营声音产品的东莞企业,美国市场占公司整体业务的三成,从美国宣布加征关税以来,工厂仓库堆积了大量货物,“压根没有出货,目前已经有十几个柜子了。”
邓文武也参加了前不久的第137届广交会,但原本一些联系好了的美国客户并没有到来。
他形容过去的几个月,整个美国市场宛若一潭死水,政策高压面前,大家都不敢轻易采取行动。
“到了现在,我的感觉就是,美国客户度假回来了,睡醒一觉开始上班的状态。”在邓文武看来,新订单还是其次,当务之急是为之前积压下来的订单出货。
东莞市玩乐童话婴儿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振也表示,收到中美互降关税的消息后,美国客户也在第一时间主动找到他们,希望能够尽快恢复发货。
东莞玩乐童话的车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康喜 摄
珠海零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为海外项目提供暖通空调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目前对美出口占比在15%左右。企业海外市场负责人范洪涛表示,4月以来,公司对美市场的订单已经暂停了一段时间。
“收到中美互降关税的消息后,我们马上督促客户加速返单。 大家都在抢90天的暂缓期出货,很快工厂的交货期和船舱都会爆。对于美国的高潜订单,我们在客户确认之前会先提交给工厂锁定产能。至于舱位预订只能等货好了之后再看情况。”范洪涛说。
而在佛山,多家家电企业的负责人也透露,美国客户已经开始恢复订单。其中一个企业的工作人员还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负责美国市场的业务团队都已去美国出差,方便更好地打开市场。
忙起来的不仅是制造业企业,还有物流企业,联宇集团就是其一。集团副总裁李小聪表示,这两天企业忙很多,“ 今早就接到了10来个客户电话咨询出货事宜的,中美两边互降关税加上现在处于传统外贸工厂的出货旺季,之前处于观望中的企业,现在都开始陆陆续续出货了。”
联宇集团的员工明显感觉到工作量最近增加了。联宇集团供图
除了一般贸易,跨境包裹方面,根据央视新闻消息,美国调整4月2日相关行政命令中规定的价值低于800美元小额包裹的从价关税税率, 从120%降低至54%。
不过,在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白明看来,美国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关税水平仍然较高,政策不确定性较强,企业仍需开拓多元市场。
全力开拓新市场
5月14日, 挂断采访电话后不久,郑中兴就准备赶往中东,调研市场、寻找机遇。
面对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开拓新市场是许多企业能采取的积极措施。据郑中兴介绍,2018年以前,美国市场占企业出口业务的九成,这个市场大、消费力强,然而在贸易摩擦背景下,多年下来,客户逐渐分散,供应链也在分散。
转型的过程是缓慢的。他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2018年到现在,中美贸易降至“冰点”花了很长时间;同样的,要让“水温”回升,需要耗费很高能量推动市场复苏。
2018年后,冠瑞就到了越南投资,目前越南的工厂承担了企业对美国全部的订单。不过,郑中兴也提到,核心原材料等都需要从中国出口。在中美目前的关税背景下,中国的供应链仍有优势。
“我们的态度是不会变的,哪里有生意就做哪里。”郑中兴提到,接下来将全力以赴开拓美国以外的北美市场,以及新兴市场。当天下午,他就要赶往中东考察。
许多外贸人皆有共同的忧虑。位于南沙的广州安费诺诚信软性电路有限公司是一家美资企业子公司,此前在中美进出口关税的政策下,企业受到了冲击。
5月12日之后,客户马上联系安费诺下订单,也表示愿意承担10%的进口关税成本。但是,据相关负责人刘女士介绍,目前来看,产品生产周期需要4个月左右,对于远期的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充满忧虑,因此企业仍在努力开拓其他的客源。
范洪涛也坦言,尽管美国业务的产品价格利润相当可观,但企业这段时间也快马加鞭到欧洲寻找新的市场,后续希望加大发力欧洲市场,以分散美国市场风险。
王振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企业这几天一直忙着开会,计划进一步调整对美业务,将重心放至欧洲和东南亚市场。
专注于电动牙刷等口腔护理消费品赛道的深圳市日丽丰科技有限公司则更早一步就开始调整。公司总经理李小瑞介绍,日丽丰是一家典型的外贸出口代工企业,产品出口占据该公司业务的80%。2018年之前,美国市场销售额占比达60%,经过公司近几年对其他市场的开拓,2024年美国销售额仅占10%。在美国“对等关税”风波之前,该公司已前瞻性地开拓多元市场,目前欧洲市场销售占比已达45%。近期,李小瑞也将前往中东考察,研究海外建厂的可行性。
对于未来的贸易走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认为,美国可能维持相对较高的关税,而其他地区则可以继续推动贸易自由化。无论是双边还是多边的自贸协定,包括中国正在推进的立足周边、共建“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都是值得持续推进的方向。
“要继续推进这些低关税区域的建设,原因在于有利于稳定我国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吸引更多贸易和投资的流入,同时也有利于维护WTO框架下全球多边贸易秩序的稳定,最终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刘英说。
就在今年前4个月,广东外贸进出口2.96万亿元,较去年同期(下同)增长4.9%。从贸易伙伴来看,前4个月广东对美国进出口下降3.8%,但是对东盟等市场持续增长。“未来我们可以加强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以及加强内外贸一体化建设,以更好地应对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刘英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