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强东说出那句“要在全球所有主权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不久后,一场数码世界的货币权力暗战早已在中美之间打响。
最近,稳定币不约而同成了中美双方金融市场的当红炸子鸡。国泰君安国际,因为获得了香港虚拟资产牌照,港股暴涨200%,前不久,美国稳定币第一股Circle公司上市,股价也从69美元一度暴涨到298美元,大量散户开始蜂拥入局。
与此同时,中国有阿里京东下场申请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美国有高盛贝莱德启动美元稳定币,双方金融与科技巨头摩拳擦掌,连国际清算行都对稳定币趋势发出警告,担心全球国家货币主权遭到稳定币浪潮的冲击,新一轮全球财富底层规则的重构似乎已经到来。
其实早在2015年8月,京东早期投资人,国内创投大佬熊晓鸽就已经领投如今的美元救星的Circle公司6000万美元,准备“将美国技术引入中国”,可是随着央行2017年叫停加密货币发行业务,关闭加密货币企业支付牌照通道,Circle的估值从30亿美元暴跌到7.5亿美元,被迫关停了中国的业务。
熊晓鸽在2023年斯坦福演讲中说:区块链投资需敬畏主权边界,资本无法凌驾于铁幕之上。可他万万没想到,当传统美元机制陷在债务泥潭的时候,当初被拒之门外的Circle却因为高度配合美国监管,市值飙升到400多亿美元,一夜之间成为了美元美债的大救星,自己的投资也一夜翻身。
那什么是稳定币呢?中美争夺稳定币到底在争夺什么呢?
简单理解,就是用区块链技术绕过传统银行结算体系,同时又靠美元人民币甚至黄金比特币来做准备金发行的电子货币,极其类似余额宝,比传统银行转账更方便快捷,跨国也能实时到账,还可以投资赚钱,年化收益往往比银行存款要高,能吸引大量用户。
如果说,支付宝背后是商业银行系统和清算网络,那么稳定币则运行于区块链之上,不需要依赖各国央行和swift体系,可在全球范围自由流通与清算,变相也扩大了美债的投资群体。
你比如Circle公司,主要业务就是发行与美元 1:1 锚定的 USDC 稳定币,将用户存入的资金主要投资于短期美国国债,从而赚取几乎无风险的收益,间接带着全球稳定币用户一起成了美债最大的接盘侠。
实际上,Circle公司发行的稳定币之所以爆火,不是因为他是稳定币老大,全球稳定币一哥其实是USDT,泰达币,广泛用于各种黑产灰产交易,甚至被伊朗俄罗斯用来规避美元制裁。美国国会和贝莱德却更相信Circle,就因为它更听话。
要知道,美国《GENIUS 稳定币法案》的核心内容,要求每发行一个稳定币,背后必须有等值的美元现金或美债支持,恰好是 Circle 的优势,将美元稳定币市场转化为美债的“隐形购买渠道”,直接支撑36万亿美元的美债需求。
渣打银行预计,到2028年底,稳定币发行量将达2万亿美元,可以增加1.6万亿美元的美国短期国债购买需求,换句话说,特朗普接下来财政要花钱就不愁没人借了。
所以说,美元稳定币一旦成型,流通越广,美国债务压力越小。而且稳定币机构,本身相当于在美联储之外,重新建立起了一个对全球印钞的机构,把美债的危机转嫁给使用稳定币的所有国家,那么稳定币暴雷了,也可以把责任甩给稳定币机构,隔离美债美元本身的风险,让全球投资者一起承担损失。
这就是一个化债阳谋,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也发行人民币稳定币,抢占美元稳定币市场。
几乎与美国同时间, 中国香港紧跟其后,京东、渣打等5家机构已进入沙盒测试离岸人民币稳定币。作为中国对外金融“桥头堡”,香港既承接内地政策逻辑,又积极吸纳国际监管标准,未来有望成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主要试点地区。
与美国“市场优先,监管跟上”的思路不同,香港采用“先设制度,后放牌照”的路径,确保稳定币在上线前即具备完整合规能力。
如果说美国是奔着化债的金融目的推动稳定币,那么中国由物流电商起家的京东先喊出来做稳定币,体现的就是金融服务实体的原则,让人民币通过稳定币发挥国际货币支付功能,绕过甚至代替美元体系,把中国经济影响力延伸到全球。
接下来,随着中美把各自的房地产、黄金和原油纷纷变成可以用稳定币交易的数字资产,人民币与美元,就好像两个互联网金融大佬,已经开始赌上各自身家。因为双方看似在争夺全球稳定币这个业务,实际上抢的是铸币权,是对其他国家货币金融的影响力。
在全球经济增速一再放缓、全球流动性一再枯竭的今天,各国货币脆弱性越来越强,很多国家已经开始用稳定币代替本国货币。比如,尼日利亚稳定币交易量占加密总交易量43%,墨西哥接收的稳定币汇款达633亿美元。
这个时候,中美谁能够获得全球稳定币发行的主导权,让自己的稳定币生态抢占更多国家市场,谁就相对于拥有了新时代的全球印钞权。换句话说,中美同时推动稳定币,不但是彼此争夺货币主导权,更是在分割其他各国的货币印钞权。
谁能用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货币形态进入市场,谁就能获得了新兴市场商品的定价能力。
这就是刘强东那句“在全球所有主权货币国家申请稳定币牌照”的真正杀伤力。
正因为如此,6月24日,世界清算银行发布报告,警告各国稳定币可能动摇货币主权。尤其是当全球的99%稳定币锚定美元,新兴经济体可能因此被动“美元化”,削弱本国货币主权和资本管制能力,甚至引发资本大量外逃。
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稳定币能不能顺利推进,也是一场国家内部的印钞权从银行清算体系走出来的权利博弈。正如特朗普希望绕开美联储,以稳定币印刷美元一样,中国香港离岸人民币稳定币如何监管,对咱们货币财政体系来说也是一个重大考验。
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稳定币不是一夜暴富的阶梯,而是把夹在大国相互博弈、内部权力分配之间的双刃剑,本质还是从内而外的财富重新分配。
稳定币看似追求稳定,实则是全球金融市场加剧动荡的前奏曲,只有当尘埃落定,新秩序建立,我们才终将发现:资本厮杀从未消失,它只是在重新寻找最有效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