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静
近期,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消费类公司赴港上市呈现出一片活跃景象。截至2025年5月14日,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蜜雪集团”)、古茗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茗”)等新茶饮品牌已成功登陆港交所。同时,中式快餐头部品牌安徽老乡鸡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老乡鸡”)、广州遇见小面餐饮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遇见小面”)等十余家消费类企业正处于上市递表或备案的关键阶段,上市进程稳步推进。
这一波上市热潮,不仅是消费行业资本化进程加速的直观体现,更彰显了企业借助境外融资实现全球化布局的战略雄心。
扎堆上市竞逐新机遇
新茶饮领域成为此次上市热潮的先锋军。2月12日,古茗在港交所敲响上市钟声,成为第三家登陆港股的内地茶饮品牌;3月3日,蜜雪集团也成功在港交所挂牌;5月8日,沪上阿姨(上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沪上阿姨”)同样在港交所完成上市大业。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茶饮企业扎堆上市意义重大。上市所募集的资金,将成为企业加快业务扩张的强大引擎,助力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增强整体竞争力。同时,上市这一里程碑事件,也有助于提升加盟商和投资者对企业的信心,进一步塑造和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
除了新茶饮企业,餐饮企业也纷纷加速入场,成为继新茶饮之后的又一上市主力军。今年1月3日,老乡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值得一提的是,老乡鸡曾于2022年5月、2023年2月两次向A股发起上市冲击,但均以失败告终。4月15日,遇见小面也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5月8日,历经四年五次递表的绿茶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茶集团”)正式开启招股,至13日结束,即将叩响港交所的大门。
此外,八马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八马茶业”)、湖南鸣鸣很忙商业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鸣很忙”)等多家新消费品牌也正在排队冲刺港股IPO,消费类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持续高涨。
对于消费企业扎堆境外上市的现象,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一方面,港股投资人向来对消费股青睐有加,消费类企业在港股市场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深入推进,消费类企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商机,需要通过融资来扩大规模,以抓住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吸引消费类企业的核心在于制度灵活性与战略纵深。另一个关键因素是资本流动性,港股连接全球投资者,尤其适合消费类企业。一家区域性的烘焙品牌在港股上市后,能够迅速对接东南亚资本,为海外门店扩张铺路。
全球化战略提速
境外上市对于消费类企业而言,不仅是融资的重要途径,更是其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一步。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港股市场汇聚了全球资金,通过沪深港通机制能够吸引内地投资者,同时连接国际资本,为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品牌国际化的有力背书。
多家企业正加速海外拓店步伐,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以蜜雪冰城为例,该公司表示,2025年将继续加快全球布局,计划新增海外门店超过500家,重点聚焦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并进一步拓展北美和欧洲市场。
餐饮企业的全球化路径也愈发清晰。绿茶集团已经启动海外扩张计划,2024年已在香港开设2家新餐厅,并计划于2025年至2027年间在海外再开设28家。
朱克力指出,企业通过上市获得的资金支持,能够加速海外市场的布局和拓展,同时还为企业整合全球资源提供了宝贵机会,使其能够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于这些消费类企业的认可度持续增强。其中,新茶饮品牌估值表现尤为亮眼。例如,蜜雪集团发行市值达763亿港元,获超1.84万亿港元认购金额,上市当日,其开盘价为262.00港元/股,较发行价上涨29.38%;沪上阿姨发行价113.12港元/股,全球发售241.13万股H股,公开发售获3616.83倍认购。上市首日,沪上阿姨高开68.49%,以190.6港元/股开盘,市值达200亿港元。这一系列数据充分显示了市场对消费类企业的高度认可和期待。
(编辑 孙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