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政治舞台上又有了新动静。当地时间 4 月 17 日夜间,乌克兰政府第一副总理兼经济部长斯维里坚科透露,乌克兰和美国签署了与矿产资源协议相关的备忘录。这一消息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大家都在琢磨,这份备忘录背后到底藏着什么?
从表面上看,该备忘录确定了两国团队的工作框架,还重申了结束协议谈判并签署最终协议的意愿。斯维里坚科表示,后续会确定协议文本、完成签署,之后还得两国议会批准。这一系列操作,似乎意味着美乌在矿产合作方面正稳步推进。但事情真有这么简单吗?
英国广播公司(BBC)就分析称,此举虽然意味着美乌矿产合作迈出了程序性一步,可 “无法为乌克兰买回和平”。这话说得挺实在,毕竟乌克兰现在最缺的,就是和平。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乌克兰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土地被战火蹂躏,经济也濒临崩溃。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和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难免让人产生诸多联想。
据《纽约时报》披露,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近期透露,协议最终条款可能和 2024 年的一项草案相似。而那个草案,曾因赋予美国企业优先开采权,引发了轩然大波。草案内容显示,美企可主导乌克兰境内锂、稀土等战略矿产开发,业务规模预计达数十亿美元。这可不得了,批评人士直接称其为美方对乌 “赤裸裸的资源掠夺”,甚至给这个草案扣上了 “21 世纪经济勒索” 的帽子。如今的这份备忘录,虽然没有明确资金构成、收益分配及安全保障等核心条款,但有之前草案这个 “前科” 在,外界的质疑声自然此起彼伏。
乌克兰国内也有人坐不住了。议员伊娜・索夫桑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直言协议内容 “形同对乌克兰的趁火打劫”。想想也是,乌克兰正深陷战火,急需各方支援,尤其是在和平这件事上。可美国呢,却在这个时候和乌克兰谈矿产合作,还很可能让美国企业在乌克兰矿产开发中占大头。这就好比一个人正饿着肚子,急需食物救命,另一个人却拿着面包,说要用面包换这个人最珍贵的东西,怎么看都不太地道。
面对国内外质疑,乌克兰经济部副部长兼贸易代表塔拉斯・卡奇卡 19 日紧急出来澄清,称当前谈判 “未涉及任何新债务议题,也未讨论将美国过往援助转化为债务”,还强调美乌双方提议框架内 “不存在债务逻辑”。可这番话,能消除大家的疑虑吗?恐怕很难。毕竟美国一直以来的行事风格,很难让人完全相信它没有自己的小算盘。
再从地缘政治角度看,乌克兰境内已探明锂矿储量占欧洲总储量的 10%,稀土、石墨等资源也是新能源产业链的关键原料。美乌协议落地后,美国洛克希德・马丁、雅保等企业很可能率先入场。这就引发了新的担忧,资源利益分配弄不好就会成为美乌乃至美欧关系的新爆点。欧洲其他国家看到美国企业在乌克兰矿产开发中赚得盆满钵满,心里能平衡吗?肯定不能啊。到时候,美欧之间因为乌克兰矿产资源产生矛盾,也不是没可能。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看这份备忘录对乌克兰和平的影响。乌克兰现在最需要的,是冲突平息,百姓能过上安稳日子。可美乌签署矿产协议备忘录,似乎和这个目标没太大关系。美国也许想着通过掌控乌克兰矿产资源,获取经济利益,同时在俄乌冲突中增加自己的筹码。但这对乌克兰来说,真的能带来和平吗?答案是否定的。真正的和平,需要各方坐下来,真诚地谈判,解决冲突的根源问题,而不是靠一份矿产协议就能实现的。
在我看来,美国和乌克兰签署这份矿产协议备忘录,更多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美国想从乌克兰获取资源,乌克兰则可能希望通过这种合作,得到美国更多支持。但这种合作方式,很可能让乌克兰陷入更深的困境。乌克兰在战事胶着、财政枯竭的背景下,和美国签署这样一份充满争议的协议,未来或许要面临经济命脉受制于人的风险。
希望大家能多关注这个事件后续发展,也别忘了点赞关注哦,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祝您生活顺心,财运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