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购物到旅游,消费体验大升级,这些亮点不容错过!
创始人
2025-03-26 17:18:53
0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今年排在政府重点任务首位的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近日,中办、国办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从8个方面提出了30项具体措施,直击影响我们消费的“痛点”。不管是我们的“钱袋子”、市场上的商品服务、消费环境,还是那些不合理的消费限制政策,方案都一一“对症下药”,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放心消费,把消费潜力彻底激发出来。那么,哪些消费领域是接下来发力的主要方向呢?今天我们先来看看方案里面提到了哪些消费增长点。

要提振消费,就要让大家对消费有着比以往更大的热情。怎样激发消费热情?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是一个重要途径。近日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就多次提到了通过新技术牵引培育出的消费增长点,指出这些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与应用推广将开辟高成长性消费新赛道。跟随记者来看一下这些给人带来惊喜的新产品,看看能不能勾起你的消费欲望?

小猫造型送餐机器人是深圳一家科技企业开发的产品。送餐机器人大家都已经不陌生,不过这只“小猫”比以往的送餐机器人更加能干:摸耳朵,它会有一些不同的表情出现。

原来,产品设计者近日为这款小猫机器人接入了最新的AI智能软件,让它有了一个强大的AI大脑,能即时感知人类情绪并积极进行互动。这让消费者的体验感更好了,自然消费意愿也更强了。

用新技术升级后,这款送餐机器人今年的订单同比增长了300%。这类“人工智能+消费”的新赛道,是此次公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的主要消费增长点之一。

另外,在这份方案中提到的要进行“加力扩围”的以旧换新政策,其中涉及到扩大覆盖面的新产品,主要也是指一些用新技术进行了升级换代的新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环、绿色家电等产品。显然,这也是用新技术、新产品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消费需求,以带动更多消费和技术创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二级研究员王微:“消费品以旧换新,核心是要持续促进大宗消费品的更新换代,更好向数字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同时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进步,我觉得这是以旧换新非常重要的一个目的。”

好的政策带来好的成效,从今年1月政策落地截至3月中旬,全国已经有4100多万消费者申请了5100万件的手机等数码产品购新补贴。

以新技术为引领,不但能推动产品优化升级,还能创造出新的消费品类,带来全新的消费增长点。

游客身着酷似“机械装甲”的设备,背着行李大踏步地登山。这套机械装甲设备就是一款新研制开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它自身只有3斤多重,却能帮人承担近30斤的负重。以后登山徒步,再不用为背着沉重的行李发愁了。

像这样全新研发出来、契合消费者新需求的高科技产品还有很多。比如本次方案中提出要进行推广的脑机接口,就是一款能帮助残障人士改善生活、带有些科幻色彩的高科技产品,目前已经参与了临床项目,并且已经获得了国家药监局的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发布了支持脑机接口发展的五年规划方案。

新技术带来的新产品,满足了人们更多的需求,提升了生活品质,自然消费者愿意为其买单。消费被拉动,又能为这些企业和产业注入新活力,带动其更好的发展,形成消费和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

王微:“这些新技术推动的新消费,不光是要带动消费,还要带动大量投资,消费的增长和投资的增长会形成一系列千亿级,乃至万亿级以上的新消费增长点,来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同时也给高质量发展注入比较大的新动能。”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不仅要聚焦于新技术、新产品,对于传统的消费领域,也要在原有基础上,针对现阶段消费者更多元化的需求,延长消费链条,提升消费体验,以培育更多消费增长点。

这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就提出,要深化线上线下、商旅文体健多业态消费融合,创新多元化消费场景。

王微:“跟他们对消费品质的新想法有关系,需要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新的体验,才有可能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所以这种更加便利、更加多的体验所创造的情绪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讲更加重要。”

说到业态融合、创新消费场景,文化旅游类消费绝对是主阵地。今年的电影春节档在《哪吒之魔童闹海》等一系列优质国产影片带动下十分火爆,各地也推出了“跟着电影品美食”的活动,消费者在餐饮商户消费满额后可以获赠观影立减券,在购买电影票后也可以获得美食满减券,餐饮和电影互相带动,消费市场活力满满。

近两年,以小商品闻名世界的义乌,推出了“购物+旅游”的融合线路,让买货的老板顺道来体验江南风情,让游客顺道来商贸城寻寻商机,又做生意又旅游,这种消费体验很新鲜。

而当体育赛事、文艺演出这样让人愉悦的活动与旅游业相融合,这玩不完的项目就更让人向往了,消费者在更为丰富的体验中快乐地消费、开心地买单。比如3月25日在杭州举办的国足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预计有6万多名球迷到场观赛,其中六成以上是外地球迷。杭州这两天的酒店订单量同比去年增长超100%,当地旅游业也纷纷推出了一系列和足球相关的消费套餐。显然,用心考虑消费者需求,创新消费场景、进行业态融合,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呈几何式增长的效果。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郭春丽:“判定业态融合的方向是否合理,一个它是否适应居民消费升级的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堆积,融合中能产生‘1+1>2’的效果,开发出新的业态,而且是长期可持续盈利的。”

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我们要关注当下需求,更需要面向长远的未来。在我国,有一些市场需求巨大、前景广阔,但目前市场供给明显不足的服务消费领域,急需补齐短板、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这也意味着巨大的消费增长潜力。

王微:“按照我们的预测,在‘十四五’末期,中国服务消费的比重有可能超过50%,这也就意味着未来我们国家消费最主要的增量来自于服务消费,一方面是传统的生活型服务提质发展,老百姓对这些需求有更高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对于发展型、体验型、享受型的服务消费会来得更多。”

银发经济是这几年人们越来越熟悉的一个词语,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社会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相比巨大的市场需求,我国银发经济市场供给还远远不够,有着巨大潜力。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6%,预计到2035年有望达30万亿元。

郭春丽:“对于养老和托育,我们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供给不足,一个供给不足,一个结构错配,比如不同层次的人有不同的需求,总体来说总量不足,结构错配。下一步,围绕‘一老一小’的养老和托育,更好地提供相关服务是大的方向。”

此次发布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就提出,要推进全社会适老化改造,支持地方试点探索、整体推进多层建筑加装电梯和发展老年助餐服务,积极发展抗衰老、银发旅游等产业,释放银发消费市场潜力。

消费有需求,市场有缺口,国家政策在大力推动,目前我国的银发经济也在迅速发展,从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保障到高端养老需求,都有很大提升。比如广受老年人好评的银发旅游专列,正在不断扩大规模,以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2月,商务部宣布,计划到2027年,构建覆盖全国、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银发旅游列车产品体系。

商务部研究院现代供应链研究所所长林梦:“把银发旅游和金融、保险、交通、医疗产业形成融合,打造以银发经济为核心产业发展的生态。”

再比如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的冰雪经济,产业规模已经从2015年的2700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9700亿元,但是依然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数据显示,2023—2024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人数为4.3亿人次;2024—2025冰雪季,这一数据有望达到5.2亿人次。

用先进科技解锁新产品,让消费更高级更舒心;用业态融合创新消费模式,让消费更新鲜更多元;面向未来补齐消费短板、开拓蓝海经济,让消费增长更长远更强劲。这是一套提振消费的有力“组合拳”,好政策已经到位,落地更需踏实细致。

郭春丽:“以消费升级带动生产优化、生产升级,最终打通我们国民经济循环,促进我们供需有效匹配,使我们在结构优化中来促进整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提供动力源。”

除了培育消费增长点,《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多方面发力,在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多个方面也都给出了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比如怎么让大家的钱包鼓起来、消费时更有底气;怎么把消费环境变得更舒适,让大家消费体验更好;还有完善消费设施,让消费变得更便捷等等。这一系列举措组成的政策“组合拳”,有望推动消费市场更加繁荣,让百姓从中受益,也为企业创造多重增长机遇,进而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来源:央视网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瑞银:预计AH溢价将维持在现时... 来源:格隆汇APP 格隆汇7月15日|AH股溢价收窄成为近期市场焦点,瑞银指除非有大规模额外流动性进...
美国周二公布的在人工智能与能源... 来源:环球市场播报 美国企业周二公布了一系列人工智能与能源领域的大额投资承诺,这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
小丽逛菜场|每斤150元还一“...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记者 刘丽媛)眼下青虾销售已经进入尾声,南京市场上每斤150元的高价依然一“...
股市必读:宝信软件(60084... 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宝信软件(600845)报收于24.38元,上涨2.61%,换手率1....
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
“在这里创业一准没错”深圳15...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7月15日讯(编辑 张琼)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
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形与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潘...
发力BC技术破“内卷” 隆基绿... 本报记者 殷高峰 7月14日晚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
15日工业硅上涨2.81%,最...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涨跌+2.81%...
机构席位买入1026.86万 ...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920037,收盘价:72.1元)登上龙虎榜,...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文业集团(01802.HK)因... 文业集团(01802.HK)公布,于2025年7月15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通知公司联交所决...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发生2...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872149,收盘价:7.99元)发生2笔大...
风口智库|10位专家解读中国经... 5.3%!中国经济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 7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
南北商业顶流“混战”深圳,专家... 7月12日,深圳首座大悦城开业,这座耗时15年、历经多次延期的商业巨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每日经济...
“回归一个吉利”最新进展:协议... 极氪回归“一个吉利”有了新进展。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一位抖音爆款书操盘手眼中的行业... 北京青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乐兴2002年进入出版行业,职业生涯中的他,经历了多次行业更迭。“很...
黄金信仰崩塌?华安基金周泓灏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北京报道 当金价单周暴跌击穿关键支撑,当避险之王...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迎中国恢复部分日本水产进口机遇 - 冀中国业务收益尽快恢复至禁令实施前...
监管重点鼓励,资管+财富管理协... 财联社7月15日讯(记者 林坚 王晨)中证协推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政策带来的影响深远,券商资管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