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雷军亏钱卖车,小米汽车却交出最强财报
创始人
2025-03-21 14:54:25
0

“小米汽车单台平均亏损4.5万元”,这是3月18日小米集团年度财报出来之后的微博热搜。

从小米汽车发布会以来,好像所有人都相信雷军在亏钱卖车,21.59万元的起售价,让所有人都相信小米汽车的定价是交个朋友,包括2月底上市的小米SU7 Ultra,52.99万元的售价,相比预售价降低了30万元,更加坐实小米在亏钱卖车。

与互联网上的声音不同,面对小米集团这份财报,雷军称其为史上最强财报。

有多强?简单看几个数据,年度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虽然距离日赚1亿元的目标还有些距离,但40%的增速还是让小米的股价再度突破新高,3月19日,小米集团股价上涨到59.45港元的历史最高点。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汽车究竟赚不赚钱?

亏损即将结束

从具体财报来看,小米集团将汽车业务划归为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年营收为328亿元,累计亏损62亿元。

从结果来看,小米在汽车业务目前还是处于亏损状态,这一点是肯定的,但是具体来看,小米汽车却已经走向了盈利的大门口。

从一同发布的四季度财报来看,小米在汽车业务季度亏损已经下降至7亿元,仅占全年亏损的10%左右。

更让人意外的是,小米汽车四季度的毛利率已经增长到20.4%,远高于全年的18.5%和二季度的15.4%。

作为对比,不久前理想汽车发布的财报显示,理想汽车的毛利率为20.3%,但是理想汽车的全年汽车平均售价(ASP)为28.87万元/辆,远高于小米汽车23.44万元/辆。

另一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的毛利率还维持在8.4%的区间,小米汽车的利润率早已是行业中盈利的水平,甚至比理想汽车这样成立十年的前辈还能赚钱。

再对比季度财报,小米汽车业务的亏损分别是22亿元、18亿元、15亿元和7亿元,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

但是营收却增长迅速,其中第四季度为174亿元,占全年营收的一半以上,可以说小米汽车在第四季度3个月就挣到了此前半年的钱,这背后是小米汽车交付量的不断攀升。

与其他品牌不同,小米汽车的月度交付数据一直是一个谜,销量海报都采用模糊的数据来表示,从1万+到2万+,小米从来不公布具体的数据,直到年底,小米表示2024年累积交付136,854辆。

从销量上来看,第四季度的交付量也明显提升,月交付2万辆以上,整个季度的交付接近7万辆,占全年销量的一半。

在去年11月,小米汽车达成了10万辆整车的下线,仅用了230天,创造了国内新能源汽车交付的最快纪录,而且就在小米公布财报的3月18日,小米汽车达成了第20万辆汽车的交付,用时仅为119天,产能提升明显。

这就表明,小米SU7已经迈过了初期投资的阶段,进入了销量分摊成本的增长期,随着销量的增加,小米SU7的毛利率还会有上涨的空间。

整个第一工厂目前就像是一只下金鸡蛋的母鸡,生产的每一辆小米汽车都是能创造利润的。

可以相信,2025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小米汽车就会扭亏为盈,实现盈利。

随着财报的发布,小米汽车的年销量目标也由此前的30万辆提升到35万辆,平均算下来,从3月起小米需要每个月交付3万辆以上才能达成目标。

在小米YU7还没有上市,仅仅靠SU7一款车型,实现月交付3万辆,对于小米来说,目前是没有问题的,根据第三方统计,小米汽车目前周新增订单数在1.9万辆,交付周期在30周以上,也就是说小米手上至少还握着接近20万辆的订单,足以支撑到下半年YU7的发布。

快速盈利的秘诀

从新势力造车来看,想要通过新能源汽车盈利很难,目前市场上也仅有理想和零跑两家车企实现了盈利,其中零跑还只是季度盈利,真正的年度盈利还需要看2025年能否顺利渡过。

反观其他品牌,无论是蔚来、小鹏这样造车超过10年的老牌新势力,还是极氪、深蓝、岚图这样背靠大企业的品牌,都还难以实现盈利。

背后最重要的还是销量,没有规模效应做支撑,越好的产品,反而越难实现盈利,前期投入越大,越需要销量来平摊成本,特别是在价格战的带动下,整车的盈利有限,只能靠更多的销量来分摊成本。

从理想的财报就能看出,价格战对于整车盈利的影响,理想汽车2024年营收为1445亿元,同比增长16.6%,净利润为80.32亿元,同比下降了31.9%,单车利润从3.12万元腰斩到1.6万元。

这就是价格战带来的深远影响,2024年理想全系降价3万元,对盈利造成了不小的冲击,L6的上市热销算是拯救了理想汽车。

另一方面,也是规模效应减少了降价带来的损失,理想车型全系的零部件通用性高,外加上只有L6一款新车,研发投入费用几乎与上一年度持平,在100亿元左右。

可以说是一种变相的以价换量,结果是降价的幅度远大于带来的销量增长带来的影响,即使理想在2024年交付了50万辆新车,也依然没能保持住盈利的持平。

除了规模效应外,小米汽车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产能周期,制约小米销量增长的是产能,但另一方面,平衡小米资金的依然是产能。

在SU7热销的状况下,一般来说快速投资提升产能是最重要的,但关键是如何把握投资和受益的尺度,一次性扩建20万辆或者更多的产能,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并不是问题。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最近就曝出规模较之前扩大了一倍,作为北京市的重点项目,小米汽车工厂从拿地到开工建设进展迅速。

但是,小米需要把握住产能的尺度,盲目的投资只会造成短期内更多的亏损。

小米SU7目前的交付周期为30周以上,最慢的普通版更是接近40周,这对于小米来说更有利与资金周转,来说还是相当富裕,仅靠定金就能维持住生产资金的周转。

这可能就是小米汽车价格越贵,交付周期越短的原因之一,SU7 Ultra的定金为2万元,交付周期为15周左右。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小米集团对于供应链的把握是其他新势力车企所不能及的,从造手机开始,小米就能拿到比友商更优惠的价格,并且能一直保持到现在,雷军曾经在2018年就宣布小米公司的硬件业务综合税后净利率不超过5%。

这样的承诺只有对供应链严格的把控才能做到,可以看到不少新势力品牌难以实现盈利都是供应链出现了问题,前有小鹏汽车内部的整顿,后有李斌对内的审核,都证明一个内部透明的供应链体系多么重要。

除此之外,小米还有一个其他车企不具备的优势,就是软件研发费用的均摊,因为小米是从数码电子发展而来,本身就有软件开发的基础,汽车智能座舱可以和手机系统高度通用,减少了研发费用。

而且需要研发费用也可以和其他产品均摊,例如在AI方面的投资,小米2024年大约投入了70-80亿元的资金,靠着手机和AIoT两大板块的均摊,分到汽车上的占比就大大减少。

可以说,小米汽车的成功是靠着强大的产业链优势,在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体系下,小米能够在多家供应链企业中拿到一个合适的价位,相比于早期造车的品牌更有竞争力。

而且小米从不追求全面自研,整合供应链优势一直都是小米的强项。

当然,最重要的是,小米汽车在销量上的成功,换成任何一个其他品牌,都不可能复制小米汽车的成功,30周以上的等待周期,对于其他车企来说是致命的,但对于小米汽车来说却是恰到好处。

在这样的优势下,小米有很大可能要超越其他造车新势力,成为国内第三家盈利的新势力品牌,只能说赌上所有尊严的雷军,确实赌赢了造车这最后一次创业。

注:图片部分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日... 据央广网报道,商务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股市必读:山金国际(00097...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山金国际(000975)报收于20.11元,下跌0.35%,换手率0.9...
股市必读:川投能源(60067... 截至2025年5月9日收盘,川投能源(600674)报收于17.23元,上涨0.7%,换手率0.34...
尿素:价格稳中小幅上扬 持仓量... 【财经聚焦】尿素市场走势及行情分析尿素今日高开日内收涨。受出口消息影响,价格高位坚挺,但为满足国内保...
三问工行“金条掺假”事件:银行... 银行买的金条掺假?网友一则爆料,将工行推至台前。 5月9日晚间,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就该事件发布声...
太力科技将在创业板上市:募资净... 来源|贝多财经 5月11日晚间,广东太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太力科技”,SZ:301595)...
诸城农商银行走访服务暖民心 金... 半岛网5月11日讯(记者 迟海雯 通讯员 范振动)近年来,诸城农商银行深入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
美商家晒关税账单:进口3000... 高额关税下,美国的小企业主受到严重冲击。来自纽约的埃斯纳尔晒出了他的高额关税账单,账单显示,关税的费...
阅文出海日本,元气玛特融资近亿... (转自:文创潮) 本周的行业资讯有点多。 近日,手办潮玩电商平台元气玛特的股东新增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国外节日礼物进入订购旺季 义乌... 据统计,每年有数十亿美元的国外节日礼物用品从义乌出口到世界各地,占全球市场近80%的份额。眼下,义乌...
上海绿城·潮鸣东方开盘售罄 总... 观点网讯:5月11日,市场消息显示,上海徐汇滨江板块“绿城·潮鸣东方”豪宅项目正式开盘,120套房源...
上汽集团旗下享道出行获C轮13... 瑞财经 李兰5月9日,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13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 并称创近三...
多见公募引入外部高管,或补短板... 财联社5月9日讯(记者 李迪)今年以来,惠升基金、华润元大基金、民生加银基金等多家公募都引入了外部人...
一季度,成都这一类企业营业收入... 5月10日,记者从成都市统计局获悉,2025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收入796....
“中华百家餐饮品牌优秀案例全球... 中新网北京5月9日电 第九个“中国品牌日”来临之际,世界中餐业联合会9日在京举行“餐饮企业品牌建设座...
跨界光伏豪赌惨败!沐邦高科1.... 近日,*ST沐邦(603398)公告披露,因与无锡先导装备的合同纠纷,公司部分募集资金账户于5月7日...
A股又一龙头公司火了!超100... 上周(5月5日至5月9日)A股大盘显著回暖,上证指数全周上涨1.92%,收于3342点;深证成指周内...
IPO雷达|中环洁完成北交所首...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马强 据北交所官网信息,2025年5月8日,中环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
支付龙头“一进一退” 拉卡拉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第三方支付龙头——拉卡拉(300773.SZ)在资本市场出现...
原创 “... 老白干酒营收增速跌至“冰点”,利润增长暗藏隐忧? 文 | 卖酒狼团队 编 | 南风 4月25日,老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