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制裁中企?对此,我们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不久前,特朗普政府为了惩罚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直接对印度加征25%的关税,这一行为引发莫迪政府强烈不满。尤其是当美国对印度加征关税的时候,却没有因为中国同样购买俄罗斯石油而加征关税,印度国内舆论更是对此愤愤不平。关于这一点,近日,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给出了一个解释。鲁比奥表示,虽然中国确实有购买了大量的俄罗斯石油,但是中国购买的大部分俄罗斯原油被炼化后又卖回全球市场,如果这时候美国再对中国进行制裁的话,这就有可能导致全球能源价格上涨,所以美国就没有制裁中国。但显然这样的说法,在印度那里是通不过的,有印度舆论就直言鲁比奥的说法完全就是“虚伪和无耻的双重标准”。在印度看来,美国不对中国加征关税是因为不敢动中国,因为中国手上有拿捏美国的“底牌”,那就是稀土。不可否认,这确实是主要原因之一,我国对稀土的严格管控,让美国不得不主动找上我国寻求谈判。
美国这边不敢动中国,但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却是转身就签字,直接制裁了10家中企。17号,泽连斯基签署了总统令,执行该国国家安全与国防事务委员会的决定,对俄罗斯军工联合体实施制裁,制裁对象包括人工智能无人机制造商及其供应商,其中就有10家中国公司。泽连斯基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间制裁俄罗斯并且还带上了中国呢?有一种说法是,他这是做给特朗普政府看的。日前,特朗普与普京刚举行完会面,18号,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赴美与特朗普举行会谈,一方面是了解一下“特普会”的相关细节,另一方面是相互明确各方在俄乌停火问题上的态度。泽连斯基显然是想美西方继续对俄罗斯加大制裁,以此来迫使普京政府走向谈判桌。因此,在这个时间点泽连斯基签署对俄罗斯的制裁令并带上中国,就是做给特朗普政府看的,让特朗普能够下定决心。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泽连斯基第一次签署这样的对俄制裁令了。就在上个月,泽连斯基为了配合欧盟的第18轮对俄制裁,也曾批准了一项涉俄制裁措施,其中被制裁的对象除了俄罗斯外,还包括来自中国等国家的53名个人和法人实体。制裁措施包括冻结公司在乌克兰境内的资产、吊销执照、禁止转让知识产权产品、中止贸易协定、科学合作等。当时,乌克兰方面给出的理由是,制裁对象是开采和加工用于无人机制造的稀土的公司和个人,其中一些公司与提供军事用途技术有关。很明显,那次的制裁理由跟这次基本上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其实,说到底,不管是哪种理由,这背后都是在炒作所谓“中国援俄”论调。
关于这一点,我国已经不知道回应多少次了,“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当事方,更不是俄乌冲突的挑事一方,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应当受到干扰和影响”。另外,我国也曾敦促乌克兰立即纠正错误,消除负面影响,但这些西方国家明显就是故意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在当下俄乌冲突持续,美俄会谈刚结束的敏感时刻,泽连斯基政府搞这一出,显然是不利于俄乌和谈的。要知道,普京那边和谈的条件之一就是美西方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这时候泽连斯基还让美国加大对俄制裁,这不就是适得其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