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三季度,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9%、16.22%,均满足监管要求。与之相比,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超过11%和18%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张威
国有大行正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补血。
12月5日晚间,交通银行公告显示,将于12月2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七项议案,其中包括三项发债融资议案,拟融资金额高至5700亿元。
议案显示,交通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00亿元资本工具,包括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拟发行不超过3700亿元非资本债务工具,其中包括发行不超过3000亿元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下称“TLAC债券”)。
资金用途方面,前述资本工具将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TLAC债券用于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金融债券将用于筹措中长期资金,优化负债结构,支持业务稳健发展。
根据此前公告,前述议案已于10月30日获交通银行董事会决议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发债规模不等于实际发债规模。以交通银行2024年TLAC债券发行计划为例,该行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1300亿元。截至11月28日,该行实际仅发行完毕一期TLAC债券,发行规模为300亿元。
公告显示,这是交通银行近五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发行计划。在2024年以前,该行单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发行计划很少超过1000亿元。
2024年以来,交通银行单次发债计划规模有所扩大。
2月29日,交通银行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金融债券发行额度的议案》,允许该行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时起12个月内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600亿元金融债券,用于优化负债结构。
6月26日,交通银行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发行额度的议案》,允许该行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时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发行不超过1300亿元TLAC债券,用于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过,该部分TLAC债券额度也包含在上述1600亿元金融债券中。
对于交通银行最新的发债计划,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表示,这不代表交行突然出现了很大的资本缺口或资金缺口。据惠誉评级监测,截至今年9月,多家国有大行均有数千亿元不等的已公布但未发行的债务工具发行计划。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置换已经到期的资本工具亦是交行此番发债计划的重要背景。
公告显示,今年以来,交通银行赎回了2019年发行的两笔资本工具,分别是3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和400亿元的永续债。
薛慧如对《财经》表示,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规模明显提升。根据相关债券发行规则,银行通常在到期日前五年末设置了提前赎回选择权。在利率不断下降,以及二级资本债到期前五年起资本计入规模递减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以来,2019年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陆续被赎回。
前述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交行最新发债计划部分也是为了置换当前以及即将迎来首次赎回期的存量债务。
同时,多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与工农中建四大行相比,交通银行资本实力相对偏弱,此番其公布较大规模的资本补充计划,有利于其充实自身资本力量。
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9%、16.22%,均满足监管要求。与之相比,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超过11%和18%。
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交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处在合理空间,距离监管的底线还有一定的缓存。交通银行将通过内生性资本补充和多渠道资本补充相结合,保持健康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除了资本补充,交通银行还面临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的监管要求。
2023年,交通银行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位列第一组别。到2027年之前,该行需满足第一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所谓总损失吸收能力,是指G-SIBs进入处置阶段时,可通过减记和转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债务和资本。
据惠誉博华测算,交通银行2024年三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为16.2%,若将存款保险基金按照上限规模计入,则其距离第一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目前存在719亿元的静态缺口。
“交通银行TLAC第一阶段达标时间在2027年初,目前仍有充足的时间提升其总损失吸收能力。”薛慧如表示。
责编|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