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超5700亿元,交通银行拟发债融资
创始人
2024-12-08 01:31:49
0

截至2024年三季度,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9%、16.22%,均满足监管要求。与之相比,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超过11%和18%

文|《财经》记者 唐郡

编辑|张威

国有大行正积极通过资本市场补血。

12月5日晚间,交通银行公告显示,将于12月27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审议七项议案,其中包括三项发债融资议案,拟融资金额高至5700亿元。

议案显示,交通银行拟发行不超过2000亿元资本工具,包括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拟发行不超过3700亿元非资本债务工具,其中包括发行不超过3000亿元的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下称“TLAC债券”)。

资金用途方面,前述资本工具将用于补充该行其他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TLAC债券用于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金融债券将用于筹措中长期资金,优化负债结构,支持业务稳健发展。

根据此前公告,前述议案已于10月30日获交通银行董事会决议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计划发债规模不等于实际发债规模。以交通银行2024年TLAC债券发行计划为例,该行计划发行规模不超过1300亿元。截至11月28日,该行实际仅发行完毕一期TLAC债券,发行规模为300亿元。

公告显示,这是交通银行近五年来融资规模最大的一次发行计划。在2024年以前,该行单次提交股东大会审议的发行计划很少超过1000亿元。

2024年以来,交通银行单次发债计划规模有所扩大。

2月29日,交通银行202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金融债券发行额度的议案》,允许该行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时起12个月内发行不超过人民币1600亿元金融债券,用于优化负债结构。

6月26日,交通银行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总损失吸收能力非资本债券发行额度的议案》,允许该行自股东大会批准之时起,至2024年12月31日止,发行不超过1300亿元TLAC债券,用于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不过,该部分TLAC债券额度也包含在上述1600亿元金融债券中。

对于交通银行最新的发债计划,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薛慧如表示,这不代表交行突然出现了很大的资本缺口或资金缺口。据惠誉评级监测,截至今年9月,多家国有大行均有数千亿元不等的已公布但未发行的债务工具发行计划。

一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置换已经到期的资本工具亦是交行此番发债计划的重要背景。

公告显示,今年以来,交通银行赎回了2019年发行的两笔资本工具,分别是300亿元的二级资本债和400亿元的永续债。

薛慧如对《财经》表示,2019年以来,商业银行发行资本工具的规模明显提升。根据相关债券发行规则,银行通常在到期日前五年末设置了提前赎回选择权。在利率不断下降,以及二级资本债到期前五年起资本计入规模递减等因素影响下,今年以来,2019年发行的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陆续被赎回。

前述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交行最新发债计划部分也是为了置换当前以及即将迎来首次赎回期的存量债务。

同时,多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财经》表示,与工农中建四大行相比,交通银行资本实力相对偏弱,此番其公布较大规模的资本补充计划,有利于其充实自身资本力量。

Wind(万得)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0.29%、16.22%,均满足监管要求。与之相比,四大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超过11%和18%。

在2024年半年度业绩发布会上,交行董事会秘书何兆斌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交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处在合理空间,距离监管的底线还有一定的缓存。交通银行将通过内生性资本补充和多渠道资本补充相结合,保持健康的资本充足率水平。”

除了资本补充,交通银行还面临补充外部总损失吸收能力的监管要求。

2023年,交通银行首次入选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G-SIBs),位列第一组别。到2027年之前,该行需满足第一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所谓总损失吸收能力,是指G-SIBs进入处置阶段时,可通过减记和转股等方式吸收损失的债务和资本。

据惠誉博华测算,交通银行2024年三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为16.2%,若将存款保险基金按照上限规模计入,则其距离第一阶段总损失吸收能力要求目前存在719亿元的静态缺口。

“交通银行TLAC第一阶段达标时间在2027年初,目前仍有充足的时间提升其总损失吸收能力。”薛慧如表示。

责编|王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小丽逛菜场|每斤150元还一“... 扬子晚报网7月15日讯(记者 刘丽媛)眼下青虾销售已经进入尾声,南京市场上每斤150元的高价依然一“...
股市必读:宝信软件(60084... 截至2025年7月15日收盘,宝信软件(600845)报收于24.38元,上涨2.61%,换手率1....
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
“在这里创业一准没错”深圳15... 大湾区经济网深圳7月15日讯(编辑 张琼)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
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题:稳中向好 韧性凸显——从半年报看中国经济形与势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潘...
发力BC技术破“内卷” 隆基绿... 本报记者 殷高峰 7月14日晚间,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基绿能”)发布2025年半年...
15日工业硅上涨2.81%,最... 来源:新浪期货 新浪期货 根据交易所数据,截至7月15日收盘主力合约工业硅2509,涨跌+2.81%...
机构席位买入1026.86万 ...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广信科技(920037,收盘价:72.1元)登上龙虎榜,...
海南钧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
文业集团(01802.HK)因... 文业集团(01802.HK)公布,于2025年7月15日,公司接获联交所发出的函件,通知公司联交所决...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发生2... 每经讯,2025年7月15日,新三板创新层公司睿中实业(872149,收盘价:7.99元)发生2笔大...
风口智库|10位专家解读中国经... 5.3%!中国经济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 7月15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初步...
南北商业顶流“混战”深圳,专家... 7月12日,深圳首座大悦城开业,这座耗时15年、历经多次延期的商业巨舰终于揭开神秘面纱。 《每日经济...
“回归一个吉利”最新进展:协议... 极氪回归“一个吉利”有了新进展。 7月15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旗下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一位抖音爆款书操盘手眼中的行业... 北京青蓝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江乐兴2002年进入出版行业,职业生涯中的他,经历了多次行业更迭。“很...
黄金信仰崩塌?华安基金周泓灏拆...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张玫 北京报道 当金价单周暴跌击穿关键支撑,当避险之王...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大洋环球申转主板上市捉紧商机 迎中国恢复部分日本水产进口机遇 - 冀中国业务收益尽快恢复至禁令实施前...
监管重点鼓励,资管+财富管理协... 财联社7月15日讯(记者 林坚 王晨)中证协推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28条政策带来的影响深远,券商资管与...
时隔10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 上海某城市更新项目 每日经济新闻资料图 据新华社,中央城市工作会议7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 会...
原创 是... 中国这一回确实给了世界一记惊艳的反击,一击精准而有力!该清理的就毫不犹豫,毫不手软。 过去在国际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