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谈到了,中乌关系突变,所谓“乌克兰恩情论”的真相,这期我们接着聊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国防军事工业飞速发展,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就已经追上了美国和俄罗斯的步伐。甚至在有些领域,中国还走得更远。这其中,离不开中乌之间的军事技术合作。
不过,双方之间的合作,更多的还是在于乌克兰民间这一层面,乌克兰政府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大。某种意义上说,乌克兰政府反而还起到了一些不好的作用。
为什么我会这么讲?主要是因为,自从苏联解体以后,历届的乌克兰政府都将“融入西方世界”作为自己的执政方向。这其实也可以理解,当初推动肢解苏联的时候,乌克兰就是主要力量之一,而它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要加入西方体系。
所以,不管后面美西方怎么掠夺乌克兰、给乌克兰制造混乱,乌克兰政府都没有放弃这种想法,毕竟,放弃就等于承认当年做错了,这是需要莫大勇气的。
乌克兰政府的这种想法,也影响到了军工业的选择,大多数的军工企业和军工人才,都对美西方更加青睐;技术和人才流向,也主要是美国、德国等西方国家。至于中国,当时他们并不怎么看得上眼。
而之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乌之间还保持了不错的军事技术合作,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中国政府和各界爱国人士的不懈努力。政府层面上,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引进乌克兰军工人才;民间层间上,以各种方式和乌克兰军工企业、人才建立联系。在这些合作关系当中,很大一部分其实都“不太正规”。
当然,这里不能不提到另一点,那就是在苏联解体之后,乌克兰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军工人才没有被西方洗脑,这些人选择了来到中国。
所以,要说感激,也是感激当时中国政府的高瞻远瞩,感激当时各界爱国人士的家国情怀,感激这些来到中国的乌克兰军工人才。
至于说感激乌克兰政府,这就说到了最后一点:2014年“颜色革命”前后的乌克兰政府,完全是两个样子。
在这之前,乌克兰政府虽然也倾向于西方,但大体上还是保持着对过去历史的尊重,以及和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
而在这之后,乌克兰政府彻底倒向西方,全盘否定了过去的历史。共产主义有关的东西被清洗一空,推到列宁塑像、掀翻保尔.柯察金家乡遗迹、羞辱卫国老兵等;相反,二战刽子手、法西斯分子斯捷潘.班杰拉等人,却被捧为“民族英雄”,“亚速营”更是在俄乌冲突爆发之后公然佩戴纳粹标志,挑战各国底线。
另外,和中国的军事技术合作也基本中止,之后,两国再也没有开展过大型的军事合作项目;并且,乌克兰政府还开始制裁起中国的相关企业,破坏了两国军事合作的生态环境。
可以说,中乌关系的渐行渐远,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乌克兰政府先破坏了两国之间的情感基础和政治互信。
而随着乌克兰现在进一步沦为美西方的傀儡,以及中美之间的局势越来越紧张,中乌关系势必也会更加恶化,两国之间,已经再也回不到从前,过去的友好往来,怕是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
上一篇:万达上市,背后埋伏着地产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