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事长在内14名高管被罚,凸显茅台旗下华贵人寿内控漏洞巨大
全球财说
2023-06-20 02:00:55
0

原标题:董事长在内14名高管被罚,凸显茅台旗下华贵人寿内控漏洞巨大

作者:宋涵

出品:全球财说

包括董事长在内的14名高管受罚!这距离茅台集团重新站稳华贵人寿第一大股东之位仅2月有余,华贵人寿这个“礼包”多少让茅台集团有些难堪。

2023年作为华贵人寿开启全面推进价值转型发展之路,欲谋求价值和规模双增长的关键年,内控管理不当使得声誉风险大大增加。然而这只是冰山一角,公司业绩常年亏损迟迟未有改善,持续盈利、偿付能力均面临挑战。

高管集体被罚

6月2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一连发布16条处罚信息,直指华贵人寿及其贵州分公司存在多项违法违规行为,并对董事长在内的14名高管给予警告及处罚。

根据华贵人寿官网公告称,本次处罚为贵州银保监局2021年6月对公司进行的全面现场调查,涉及业务为公司及贵州分公司在2019至 2021年期间的业务。

经查,华贵人寿存在妨碍依法监督检查、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虚假列支财务事项、未按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条款、费率、以优于对非关联方同类交易条件进行关联交易、对投保人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部分投资管理人选聘未经董事会决策程序确定、未按规定缴回许可证原件等违法违规行为,被罚201.5万元,对11名相关责任人予以警告并罚款共计6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董事长汪振武领头被罚、总经理助理杨红燕、人力资源部总经理汪骏飞、稽核审计部总经理吕文韬均在列。

而华贵人寿贵州分公司存在未如实记录保险业务事项、财务数据不真实、未取得任职资格的人员实际履行高管职务的违法违规行为,被罚72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徐洪超、刘晓军、徐永帅予以警告并合计罚款9万元,同时撤销徐洪超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

不难发现,除了老生常谈的保险业务违规行为,公司不乏妨碍依法监督检查、不合规关联交易、人员选聘不符合程序规定、高管未获任职资格先履职业内罕见的违规行为,反应出该公司内控治理存较为严重的缺陷。

华贵人寿被“挂网”当日即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完成处罚问题的整改,并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依法依规问责,将引以为戒、举一反三, 全面加强业务管理和内部管控,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但由于此事件造成的恶劣影响已不可消除,公司及一众高管形象受损,使得声誉风险大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这距离茅台集团重归华贵人寿第一大股东位置仅2月有余。

华贵人寿成立于2017年2月,是贵州省第一家本土保险法人机构,由茅台集团作为第一大股东,参与发起华贵人寿,最初持股比例20%。2021年3月,因贵州贵安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将持有的华贵人寿11%股权无偿划转给贵州金控股,后者持股比例由10%上升至21%,成为华贵人寿第一大股东,茅台集团退居为第二大股东。

今年4月,贵州银保监局核准华贵人寿变更注册资本及股东。增资后,茅台集团持有华贵人寿33.33%股权,重回第一大股东之位。

此前,茅台集团在金融领域早有布局。自2013年以来,其已布局银行、保险、投资等多个金融领域,意图打造产融结合新格局。保险领域,华贵人寿不是茅台布局的唯一一家,除华贵人寿外,茅台集团还持有华泰保险股份。不过,随着安达集团日渐控股华泰保险,茅台集团开始谋划“脱身”。2022年曾先后挂牌转让华泰保险0.0547%股权、华泰人寿0.0764%股权。若转让成功,茅台集团持股的保险公司仅余华贵人寿1家,未来,华贵人寿或将在茅台集团金融版图扩张路上扮演重要角色。

持续盈利面临挑战

作为成立仅6年的人身险公司,尽管背靠大股东茅台集团,华贵人寿真实经营业绩与其六年盈、八年平、九年上市的业绩目标相去甚远。

2023年一季度,华贵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1.88亿元,净利亏损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权益市场回暖情况下,一季度公司投资收益表现并不亮眼,资产收益率低于0,投资收益率在1%浮动。具体表现为净资产收益率-10.64%、总资产收益率-0.55%;投资收益率0.83%、综合投资收益率1.93%。

事实上,公司盈利能力羸弱且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2017-2022年,公司净利表现分别为-0.78亿元、-1.2亿元、-0.79亿元、-0.68亿元、0.31亿元、-3.61亿元。即2021年有过短暂的盈利,随即又继续陷入亏损。

同期,公司保费规模迅速扩张,6年间公司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4.24亿元、6.47亿元、10.91亿元、20.13亿元、25.15亿元、39.21亿元。

不难发现,相较于逐年增长的保费规模,公司净利水平却久久不见起色。公司净利除2021年盈利外,其余年份均亏损。尤其2022年净利出现巨额亏损,华贵人寿将这一结果归结于受市场和经济环境影响,公司投资收益不及预期,同时增提超额准备金,导致公司净利下滑,持续盈利目标未能实现。

保费规模迅速扩张,离不开个险贡献。从险种来看,华贵人寿保费规模主要依靠个险支撑,占比达9成。其中,以寿险和分红险为主,其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21.96亿元和16.63亿元。

按缴费方式来看,公司趸缴业务和期缴业务续期保险业务收入平分秋色,占比均达4成。

2023年公司提出以价值为导向,谋求价值与规模的双增长。坚持做产品和服务领先的互联网平台型保险公司,聚焦细分市场打造与传统险企差异化“赛道”,锚定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两类产品,不设个险渠道。

不过,寿险转型形势下,谋求规模和价值增长谈何容易。2022年公司原保费收入居前5的保险产品销售渠道中银行邮政代理渠道占主导地位。

而银保渠道多以储蓄型产品为主,这也注定了银保业务创造的新业务价值相对较低,且经常面临到期给付的压力,容易造成公司现金流紧张,使得偿付能力承压。

虽受益于增资影响,公司一季度偿付能力方面较为充足。截至一季度末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272.72%,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56.22%。

不过,公司下季度预测偿付能力会下滑。其中,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47.71个百分点至225.01%;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下滑44.9个百分点至211.32%。

结合增资落地前,2022年底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126.98%,甚至影响了新单业务持续增长。

可见,公司经营对资本消耗较大,偿付能力承压情况或将长期存在。依靠外部输血能解燃眉之急,提升盈利能力才是根本之道。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万家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 AI基金万家红利量化选股混合发起式A(019987)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5.99万...
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周良成 7月17日至18日,2025中国(深圳)独角兽企业大会在深圳举行。...
智库观点丨刘英:新质生产力提速... ■刘英 美国实施“对等关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外向型经济体,而泰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高达120%左...
原创 特... 稀土这个词,听起来非常高大上,实际上它就是一组金属元素,包含17种,名字或许在化学课本里很熟悉,但在...
苹果供应商伯恩光学拟第三次重启... 知情人士透露,全球最大手机玻璃面板制造商之一的伯恩光学打算在香港资本市场转旺盛之际,考虑重启香港上市...
翻倍股涌现!全球争抢的超级新赛... 如果说最近A港美股市场什么共同的赛道最火,那么一定是稳定币概念。 稳定币如今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前不久...
000893,董事长被刑事拘留... 因涉嫌挪用公款、滥用职权罪,亚钾国际(000893)董事长被刑事拘留。 7月18日,亚钾国际公布了公...
银华多元机遇混合:2025年第... AI基金银华多元机遇混合(009960)披露2025年二季报,第二季度基金利润1480.49万元,加...
原创 中... ☆ 各种迹象显示,守成大国的战略不仅显得过于保守,而且始终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这种叙事模式在中美之间实...
原创 侯... 高端化瓶颈与“啤+白”的战略困境。 文/每日财报 杜康 近日,华润啤酒发布公告称,董事会主席侯孝海...
一个夏天800亿,外卖市场已经... 摘要: 短短三个月不到时间,外卖市场涌入近800亿补贴资金,如果按照4-12月为周期统计,意味着仅此...
促消费惠民生 多个行业协会肯定... 本报记者 梁傲男 夏日经济带动消费市场升温,淘宝闪购等平台的促消费举措,点燃了社会消费热情,给新兴服...
原创 泉... 已推进上市筹备的泉州银行,2024年关注类贷款同比大增28% 《中国科技投资》丁丹 泉州市政府官网日...
尾盘加速净流入!中证红利质量E... 7月18日,两市尾盘回暖,截至14时49分,中证红利质量ETF(159209)涨0.39%,资金热度...
全球股市涨势延续,欧股高开,美... 全球股市涨势持续扩大,美国和欧洲股指期货走高,强劲的增长缓解了市场对美国经济健康状况的担忧。美国失业...
白酒消费结构转型之际,水井坊中... 来源:长江商报 在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与消费代际更迭的双重冲击下,中国白酒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
元隆雅图筹码集中以来跌幅18....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简白 编|深海 证券时报网数据显示,元隆雅图最新股东户数58537户,较上期...
两度缺席董事会,国信证券独董张...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新闻7月18日讯(记者 王婉莹)国信证券(002736.SZ)日前的一则...
国务院国资委:上半年中央企业实...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中央企业实现增加值5.2万亿元。...
全球或新增11座晶圆厂,台积电... 7月17日,台积电公布最新亮眼财报,2025年第二季度,台积电营收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尤其是营收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