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网上比较火的是百亿私募大佬罕见发声道歉的事情,原因是该私募旗下的基金多数预估净值下跌7%,从最高点的回撤幅度大概有20%,关键是这次的回撤大幅度会跑输各种指数。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情呢?按照私募基金经理自己坦言的情况看,主要是在高位重仓了创新药,还有重仓了硬件龙头公司跌幅超过了37%,最后就是重仓了美股稳定币股。
从这个情况看,属于典型的押赛道模式,并且给人感觉赌性很强,很多基金经理喜欢押注赛道,说白了这就是博弈,如果搞对了确实能够大赚,但问题是做投资哪有那么多对的决策,只要你做了投资,错误就时刻伴随,我想核心是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我做错了会怎么样,或者我应该如何应对,我不知道这位私募基金经理在重仓创新药的时候,是否考虑到这些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追高,我想不要说一个管理百亿基金的基金经理,就是一个稍微有点投资经验的散户,也应该清楚股市中最禁忌的事情就是追高了,赛道选择的再好,如果去追高,就基本定局了未来的投资结果。
现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亏损,我觉得出来道歉是无力的,毕竟这个损失是要客户自己承担的,至于说是否致歉并不是当务之急,核心在于如何尽快的调整投资思路,站在客户的利益角度切实的解决问题才是。
百亿私募“罕见”亏损出现,对普通人投资能带来哪些参考?
投资出现亏损本来是件很正常的事情,我之所以要强调“罕见“,主要是觉得如果说市场整体趋势向下的时候,出现亏损是情有可原的,毕竟整个市场生态比较差,这种情况即便亏损了,也符合正常的状态。
现在的问题是,在今年这么好的指数环境下,不要说投资私募基金,即便是个人炒股买入沪深300指数,今年到目前也有14%的投资收益,更不要说亏损了,所以这种亏损是比较令人惊叹的,更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现象。
从我自身的认识来说,这种情形多少有点类似普通人的投资,操作中经常眼高手低,然后是投资理念本末倒置,在沪指3000点以下的时候不敢进场,到了3900点上方听人家说4000点是牛市的起点,全仓买进,结果就是近期再次吃了闭门羹。
所以,我觉得对咱普通人而言,投资最好简单化,根据自身的能力干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果没有把握押注赛道,那就是做一个均衡化的收益,什么意思呢?不要求获得更多的收益,在投资中少量部分可以参与行业投资,而大部分投资应该是均衡化的,预期获得比指数稍微高一点的投资回报,实际上市场上均衡化的部分公募量化基金,今年收益普遍在30%以上,比较好的全年收益接近50%了,这实际上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了,也远远超越了沪深300指数的涨幅。
另外,从我自身的角度来说,虽然说公募基金的制度还需要不断的完善,但是总体上比较优秀的公募基金的收益还是相对不错的,比普通人投资要更专业化一些,如果让我选择基金投资,任何时候都会首选优秀的公募基金。
免责声明:文中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操作建议或提示,股市有风险,投资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