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今天老张带大家聊聊最近公募圈的一场逆袭大戏!一只曾经跌成“四毛基”、规模缩水到只剩4000万的基金,居然靠着押注AI一年翻倍,规模直接暴涨12倍,这剧情反转简直让人拍案叫绝!
精准卡位
先上组硬核数据,感受下这波“逆天改命”信澳业绩驱动A,不足两年时间单位净值最大跌幅接近60%,成立时2.46亿元的规模硬生生缩水到4000万元左右,妥妥的市场边缘选手。
结果从2024年9月开始,这只基金像开了挂,截至2025年11月18日,单位净值冲到1.52元,年内回报高达109.57%,直接实现翻倍!
谁能想到,这只基金之前还在白酒赛道里“扑腾”呢?2023年一季度,基金经理刘小明把前十大重仓股的7个名额全给了白酒,泸州老窖、五粮液、山西汾酒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全在列,本想靠消费板块稳一波,结果踩了个大雷。
当时白酒行业刚好进入调整期,叠加消费复苏不及预期,重仓的白酒股股价跌跌不休,基金2023年一季度直接跌了约9%,净值越亏越多。
现在回头看,这波操作真的有点“迷”,传统消费赛道虽稳,但增速放缓、估值回归是大趋势,盲目重仓只能被动挨打。
绝境逢生
好在刘小明没一条道走到黑,及时止损转身all in AI,这魄力换谁都得夸一句“敢干”!
其实基金早有布局AI的苗头,2023年二季度就把CPO板块的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纳入重仓,当时这两家公司业绩已经开始爆发,天孚通信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60%,中际旭创也增了30%以上。
2025年更是直接“梭哈”,一季度就对麦格米特、胜宏科技、生益电子疯狂加仓,幅度分别达294.44%、151.15%、355.07%,在市场低位果断逆向操作。
要知道当时市场对AI还有不少争议,但刘小明认准了AI算力是核心主线,毕竟4.0、Gemini 2.5等模型表现超预期,国内外算力建设也没停步,这眼光是真毒!
更绝的是他的动态调仓能力,2025年二季度趁着个股起飞,赶紧买回之前被震荡出去的中际旭创、天孚通信,还加仓了新易盛、德科立等CPO标的。
到了三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全面飘红,涨幅最低的都有54.66%,工业富联更是暴涨214.80%,单季度基金净值就涨了83.87%,直接奠定翻倍基础。
规模之困
其实AI算力赛道的逻辑很简单,就像互联网时代离不开服务器,AI时代的“数字水电”就是算力,CPO、PCB这些细分领域都是算力硬件的核心,业绩兑现路径特别清晰。
刘小明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是死抱一个标的,而是跟着产业趋势灵活调整,这才在科技赛道里赚得盆满钵满。
业绩爆火后,资金自然闻风而来,基金规模从2025年二季度的3.44亿元,一下子冲到三季度的44.87亿元,增幅高达12倍!
规模大了固然能更好地配置大盘股,和走强的大盘形成共振,但麻烦也跟着来了。
之前4000万的小规模多灵活啊,调仓不用考虑流动性,想换方向马上就能动,还能布局小盘高弹性标的,反弹时净值涨得也快。
现在规模暴增超百倍,大额资金进出都会影响股价,调仓难度直线上升,小盘股也没法灵活配置了,这简直是“甜蜜的烦恼”。
在公募圈,规模从来都是把双刃剑,很多“黑马基金”都是靠着小规模实现高弹性,一旦规模暴涨,操作灵活性下降,业绩稳定性就容易出问题。
刘小明之前是偏向“赛道投资者”,现在要管理几十亿的资金,考验的就不只是选赛道的眼光,还有仓位控制、行业分散的能力。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别光看着翻倍业绩就跟风入场。短期暴涨的基金往往波动也大,AI产业还在中早期,赛道起伏肯定小不了,再加上规模扩张带来的操作难度,后续业绩能不能稳住还是个未知数。基金投资拼的是长期,跟风追涨很容易高位站岗。
从“四毛基”到翻倍基,信澳业绩驱动A的逆袭确实是年度经典案例,既证明了精准选赛道的重要性,也展现了及时止损的魄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