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深度调整,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原广州恒大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提出,"任何资产都不会永远下跌",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虽持续低迷,但未来仍存在着回暖的可能。结合宏观经济的形势以及政策的导向,可以从三个关键信号判断房地产市场的拐点。
先,政策环境是影响楼市的首要因素。2021年以来,调控政策经历明显转变:从"房住不炒"的严格调控,逐步过渡到支持合理住房需求。2024年起,各地陆续出台降首付、松限购、调利率等措施。特别是2025年三季度后,政策力度显著加大,包括:一线城市非核心区限购放宽;二套房首付比例降至30%;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公积金贷款额度提升。
其次,楼市周期与经济周期高度相关。观察以下几个先行指标尤为重要:PMI指数:制造业PMI连续3个月站上荣枯线,服务业PMI持续扩张,显示经济活力恢复。社融数据:2025年10月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多增1.2万亿元,企业中长期贷款明显改善。居民收入: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回升至5.8%,消费信心指数连续回升。土地市场:北京、上海等城市土拍溢价率回升,央企、国企开发商拿地积极性提高。
再次,楼市经过四年调整,市场供求关系正在重塑:在库存方面,重点城市新房去化周期降至12个月以内,部分热点区域出现供不应求;-在需求端,城镇化率仍有提升空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约1000万,改善型需求持续释放;在供给端,开发商土地购置面积同比减少40%,未来新增供应将明显收缩。
另外,一线城市核心区域的优质房源,价格已经现企稳迹象,今年三季度成交量环比上升了15%;强二线城市像杭州、成都等城市人才流入持续,二手房成交量连续半年回升;但三四线城市,仍需较长时间来消化库存,但部分产业基础好的城市,出现了一定的改善。
对于购房者来说,可重点关注以下几个信号:1.政策层面,限购政策全面取消、房贷认定标准放宽、棚改货币化力度加大;2. 市场表现,二手房带看量连续3个月增长,新房开盘去化率回升至60%以上;3.金融环境:五年期LPR累计下调超过50个基点,银行放贷审批效率显著提升;4. 企业动态,头部开发商拿地积极性恢复,出现土地市场溢价成交现象。
当上述几大信号同时出现的时候,可能就是房地产市场迎来转折的重要节点。但一定要记住,房子,最终一定要回归居住属性,金融属性将会逐步弱化。未来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一定是需要政策引导、企业转型和消费者理性预期的共同作用。
对于普通的购房者来说,应该避免"追涨杀跌",同时还要根据自身需求和经济实力,来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