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界带大家聊聊比特币。见过2022年LUNA崩盘的惨烈,也亲历了2025年初比特币翻倍的狂欢。
社群里前一秒还在晒收益截图喊冲15万,后一秒就被9万关口要不要割肉的求助刷屏。尤其是老周的经历,让我觉得有必要好好聊聊这波暴跌:它从来不是空头突然发难,而是早有预兆的必然崩塌。
事情的起因
上周末我刷到老周的朋友圈,差点以为他被盗号了。前两周还在晒比特币翻倍收益、喊着冲15万的人,现在连发三条求助:9万关口要不要割肉?
10月底加仓的本金已经亏40%了。私聊一问才知道,这哥们连续两晚失眠,交易所客服电话被他打爆,得到的回复全是请理性看待市场波动。
老周的崩溃不是个例。11月中旬的加密货币市场,简直是大型翻车现场。半个月前还在12.6万美元巅峰的比特币,毫无征兆就开启自由落体,72小时内完成12万→10万→9万的三级跳,最低摸到89385美元,较高点跌了近30%。
三天时间,4000亿美元市值没了,这个数差不多是挪威一年的GDP,说财富雪崩真不算夸张。
很多人骂空头太狠,但你猜怎么着?这波暴跌压根不是空头单方面掀桌子,而是三股力量合起伙来绞杀的结果。说白了,就算没有空头突袭,这泡沫也早晚要破,只是时间问题。
根本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得从美联储说起。你可能觉得美联储加息和比特币有啥关系?关系大了去了。10月核心PCE物价指数一出来,市场直接傻了。
同比涨4.2%,通胀压根没压下去。之前大家还盼着12月降息,这下好了,幻想彻底泡汤,美联储反而可能继续维持5.5%-5.75%的高利率。
钱这东西最现实,高利率环境下,谁还愿意把钱投比特币这种高风险资产?都跑去买稳赚不赔的国债了。
这就像你手里有笔钱,一边是保本的定期存款,一边是可能亏光的股票,你选哪个?资本比咱们更精明,自然集体从比特币里撤资。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灰度比特币信托,这可是机构入场的风向标。10月下旬它的溢价率还在18%,短短半个月就跌到-5%。
我翻CME的数据看到,11月15日那天,比特币期货持仓量一下子少了23亿美元,这都是专业玩家用脚投票的信号。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衍生品市场的杠杆绞肉机。很多散户总觉得加杠杆能快速翻本,却忘了跌的时候风险也会放大。
当比特币跌破10.5万美元支撑位,连锁反应就来了:12小时内86亿美元的多头合约被强制平仓,其中近一半是25倍以上的高杠杆单。
逃不出循坏
我给大家捋捋这个恐怖的循环:价格下跌触发止损,系统自动抛售,抛盘又把价格砸得更低,接着触发更多人的止损线。这就是清算瀑布。
有个新手在社群里说,自己加了30倍杠杆,不到一小时就亏光了三个月工资,现在连生活费都没着落。
可能有人会说,特朗普政府不是挺支持加密货币吗?又是建国家储备又是松监管的。但我想说,政策红利在宏观经济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我想给大家提个醒。别再信比特币是抗通胀神器了,这次它和纳斯达克指数相关性高达0.82,就是科技股的跟屁虫,压根没起到避险作用。绝对别碰高杠杆,我认识的老玩家,五年没亏过本的,都坚守只用闲钱,不碰杠杆的规矩。学会看聪明钱的动向,机构资金撤离、长牛投资者抛售这些信号,比任何牛市口号都靠谱。
现在市场还在9万关口拉锯,有人说会跌到7万,也有人说会反弹。但在我看来,点位不重要,重要的是想明白:你是来投机赌一把,还是真的看好加密行业的长期价值?如果是前者,趁早离场;如果是后者,就沉下心来,别被短期波动牵着走。毕竟,能穿越牛熊的,从来都是理性和耐心,而不是贪婪和侥幸。
如果说美联储是幕后推手,那机构资金就是带头跑路的。那些持仓超一年的长牛投资者最精明,他们在11月前两周就抛了12.7万枚比特币,套现超150亿美元。
要知道这些人的平均成本才2.8万美元,12万的价格早就赚得盆满钵满,现在不跑等着被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