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收评:三大指数尾盘跌幅,大家都生气了!周三,A股会迎来大调整吗
创始人
2025-11-19 03:12:42
0

尾盘一砸,评论区、群里立刻变成“火山口”:

“机构又砸盘!”

“这是不是中期调整的开始?”

“都怪谁谁谁发了个利空!”

但如果你把K线缩小一点,看的是“指数”和“趋势”而不是“自家那几只股”,周二这种走势,更多只是——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一次震荡回调:

沪指收报 3939.81 点,跌 0.81%

深成指收报 13080.49 点,跌 0.92%

创业板指收报 3069.22 点,跌 1.16%

三大指数都是一个字:跌,但远称不上“暴”

真正让人愤怒的,是两件事:

个股普跌带来的“体感崩盘”

下跌个股超过 4100 只,局部板块(煤炭、电池、有色)甚至出现多只跌停,这种“账户层面的冲击”远远大于指数层面的跌幅。

情绪预期和现实的落差

上周刚创新高,大家心里已经在默念“牛市、起飞、翻倍”。结果刚高兴没几天,账户就开始“回撤教育”。

情绪一落差,就容易把一次正常的盘整,当成“末日预警”。

如果你是指数基金、宽基ETF、行业指数的长期持有者,今天这种盘面——说得直白一点:

和“崩盘”没有半毛钱关系。

二、周二盘面:不是“中期大调整”,是“箱体里的正常回调”

先把结论放前面:

从指数层面看,今天的调整,不是“大级别掉头”,而是“在箱体里喘口气”。

位置上看:沪指连 3900 都没破

沪指收在 3939 点 上方,连 3900 点整数关口都没丢。

上周刚创出了近十年新高,短期高位震荡,本身就是技术图形上非常常见的“箱体+洗盘”阶段。

所谓“箱体盘整”,简单理解就是:

指数在一段区间里来回震,

不给你真正的趋势,

专门用来消磨耐心、清洗浮筹。

如果你把近期沪指画一个大致区间:

上沿:最近的高点区域(例如 4000 上下)

下沿:比如 3800–3900 这一带支撑区

今天的下跌,就是在箱体上沿附近的一次回踩,远没到“破位、转势”的级别

结构上看:个股杀跌 ≠ 指数坍塌

下跌个股超 4100 家

煤炭股集体调整,云煤能源、宝泰隆跌停;

电池板块大跌,华盛锂电、海科新源多股跌超10%;

有色股同样集体回调,海南矿业跌停。

但与此同时:

AI 应用概念强势:福石控股、宣亚国际 20cm 涨停;

半导体活跃:龙讯股份 20cm 涨停;

美容护理尾盘拉升:敷尔佳、芭薇股份等上涨。

这说明什么?

资金在结构上做切换和腾挪,而不是“整体撤退”

指数跌不到 1%,但个股普跌,这更像是:

指数在高位“做平衡”,

资金在行业之间做大换手,

炒股的人很痛,拿指数的人更多只是账户回撤一点点。

节奏上看:这是“创新高后的必修课”

上周指数创新高后,如果一路不回头直线往上,那才真正要警惕“短期顶部”——因为涨得太快、筹码没洗干净,后面跌起来往往更狠。

今天这种创新高后的震荡、回踩,在趋势周期里反而是健康的必修课

不回调,没法洗掉短期追高的筹码;

不震荡,指数没法蓄力再创新高;

没有这种阶段,牛市很难走得远。

从指数投资者角度:今天这根K线,更像是一句“正常呼吸”而不是“生病”。

三、指数 vs 个股:为什么我们今天一点也不慌?

很多人对我有个误解:

“你天天说大盘、说行业,是不是暗示大家去买相关股票?”

非常明确地说一句:我只关心指数走势,不研究具体股票,也不鼓励绝大多数人去炒个股。

1. 指数和个股,本质是两件完全不同的事

个股

公司经营、管理层、财报真假、行业竞争格局、政策影响、资金博弈……

一只股票涨跌,可以和大盘完全无关:

大盘涨,它照跌;大盘跌,它能崩盘;有时大盘跌,它还能涨停。

你要做的是“猜别人会怎么定价一家公司”。

指数(宽基、主流行业指数):

本质是“一篮子股票的打包”:几十到上千只股票,按权重组合在一起。

某些公司会退市、会凉,但指数会定期调整,把差的剔出去、把优质/更大市值的加进来。

你买的是“中国优秀资产整体的长期成长”。

一句话概括:

个股是“选谁会赢”;

指数是“买一堆,整体经济越跑越好,我就不亏”。

2. 为什么指数投资者,对今天这种跌法“不慌”?

短期波动,是指数“必须要经历”的路程费用

你持有的是一个国家的主流资产组合,不是赌某个老板下周会不会出利空。

对指数来说,今天 -0.8%、-1%,属于正常的日波动范围,远不到需要情绪化的地步。

只要大逻辑没变:

中国经济仍在运转和升级,

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没有集体消失,

货币环境、资本市场改革仍在改善趋势中,

那么指数大方向向上的概率就依旧存在,途中这些上下 1% 的波动,只是路上的小坑。

四、如何用仓位管理,抵御这种盘中与盘后波动?——以“3900点补仓法”为例

很多人以为:

“你既然倡导长期指数,是不是就是满仓躺平、啥也不管?”

恰恰相反,长期主义不等于不作为,而是:

用有纪律、可重复的规则,

主动拥抱波动、利用波动,

而不是被波动情绪牵着走。

以大家提到的“3900点补仓法”为例,说说我理解中的逻辑结构。

1. 核心思路:用“点位+分批”来对冲情绪

可以参考的框架(非推荐,只是示例):

假设你的长期目标:

50% 核心仓位配置在宽基指数(如沪深300、中证500、上证50等组合)。

当前沪指在 4000 上下震荡,你已有一部分仓位在场内。

你可以设定类似的规则:

第一道观察线:3900 点

若指数在 3900–4000 之间震荡:

不加仓也不减仓,主要工作是“持有+观察”,管好情绪。

若有效跌破 3900 点

跌破 3900:买入 10% 计划资金

跌至 3800:再买 10%

跌至 3700:再买 10%

可以视作一次“相对便宜价”,开始分批加仓。

比如:每跌 100 点,加仓总资金的 10% 左右:

这样既避免了“一次性抄在半山腰”,又能自动利用更深的回调做成本摊薄。

如果根本不跌破 3900

那就说明前期你已有的仓位继续享受高位震荡甚至再创新高,不买也行。

没触发你的规则,就是“用耐心管理自己”,而不是“非得做点什么”。

这里有几个关键点:

规则要提前想好,不在盘中临时编

点位是辅助,前提是你认同长期牛市逻辑

分批是核心,不要迷信“精准抄底”

2. “预测不了行情,还不能应对行情吗?”

你我都预测不了:

明天是先跌后涨,还是先涨后跌;

这根阴线后是立刻反弹,还是再磨两天。

既然预测不靠谱,那就换个思路:

不用预测,用“应对方案”取代“猜行情”。

盘中杀跌:

不需要盯着每一根1分钟K线,只问自己:

“距离我下一档加仓规则,还有多远?”

盘后看账户回撤:

不要问“为什么跌这么多”,

只问:“按我的仓位规划,这次跌,触发什么操作?还是只需要啥也不做?”

你会发现:

一旦你把自己从“猜涨跌”切换到“执行计划”,情绪自然稳定下来。

五、周三会不会来一波大调整?——从长期牛市逻辑看短期节奏

先说观点:

从目前走势和结构来看,周三继续大幅杀跌的空间并不大,但短线怎么走,不是长期指数投资者的关键问题。

我们可以按两个维度来看:

1. 从周三节奏来说:更可能是“震荡消化”而非“二次暴打”

今天几个现象值得注意:

指数跌幅不大,但情绪已经很炸,

说明浮躁筹码在快速被洗出去,对后续反弹反而是好事。

市场提到的一个积极信号:

证券、科技板块并没有继续大跌,部分个股已止跌反弹。

在过往行情中,券商和科技往往是“风向标”板块,它们不继续杀,意味着资金的风险偏好没有被彻底打断。

缺口、技术形态上看:

很多短期技术派盯着的“回补缺口”动作,今天已经完成得差不多,

没补的那一小部分,也未必非要当成“必须要回踩的命门”。

因此:

周三大幅继续杀跌,把今天这种调整升级为“中期顶部”的概率,并不高;

更大可能是:震荡、拉扯、试探支撑,再看外盘、情绪如何配合

但我要强调一句:

即便周三再跌一根,中长期指数投资者也不必因此改变策略。

2. 从“牛市进程”看短期波动:这不是“牛市结束”的样子

真正的牛市顶部,往往有几个典型特征:

指数连续放量上冲,涨得异常“亢奋”;

板块轮动过快,几乎所有题材都轮过;

新股、垃圾股、讲故事股齐飞,连最差的公司都受追捧;

媒体、社交平台充斥“可以无脑买”的声音。

而当前的环境是:

港股在连续大跌,外盘也不平静,

A股情绪上一惊一乍,但整体并不处于“全民疯狂”的状态;

很多行业指数和个股的估值,并不在历史极端泡沫区。

从指数角度来说,现在更像是:

一个在筹备长期行情的中段,

正在通过反复震荡、频繁洗盘,

把短线客、情绪盘赶下车。

所以我并不认同“今天是中期调整开始”、更不认同“牛市结束”的说法:

牛市的终结,不会以“0.8% 的小跌+市场局部踩踏”这种方式出现。

现在的更多是“牛途中的折返跑”,而不是“从此长路往下走”。

六、如果你是持有指数基金,现在应该怎么做?

先分清一点:

如果你主要持有的是:大盘宽基指数 / 核心行业指数

——比如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中证红利、消费、医药、科技ETF等

那么面对今天这样的调整,我的观点很简单:

不需要恐慌,更不需要被情绪带着瞎操作。

可以参考的态度:

问逻辑,不问涨跌

问:你买这些指数的初衷变了吗?

问:你看的是 3–5 年,还是每天的波动?

问:你持有的是“公司整体组合”,还是一两只命悬一线的个股?

只要初衷没变、长期逻辑没变,

那今天这根调整K线,在5年的时间维度里,连噪音都算不上。

仓位不过激,心态就不崩

如果你是全仓梭哈,抗波动能力很差,今天哪怕跌 0.8% 你都睡不好。

如果你仓位合理、有预留子弹、有加仓规划,那么今天这种幅度,只会让你默默记下:

“好,离我第一档加仓点位,又近了一点。”

你不买个股,想亏钱都难很多

很多人被今天的 30 多只跌停吓到了,但请扪心自问:

如果你压根不买这些高波动个股,

只是每月定投或者逢回调买指数,

那今天这场“股民的怒火”,和你实际资产净值的关系——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紧密。

指数基金不能脱离股票存在,

但指数投资和直接炒个股,是两码事。

七、结尾:短期的怒火,终究要让位给长期的认知

生气有什么用?

股市不是比谁脾气大,也不是比谁嗓门大,

最后比的只有一件事:认知 + 执行力

如果你每天盯的是自己的那几只股,涨一点兴奋、跌一点崩溃,

那市场的每一次震荡,都会是情绪灾难。

如果你把视角拉长,看的是指数、行业、经济的整体演化,

把策略放在“长期持有+有纪律加仓”上,

那这种震荡,只是帮助你在未来回头看时,

默默感恩一句:“庆幸当时没被吓下车。”

牛市从来不是一条直线,而是由无数次‘下跌+犹豫’拼出来的。

长期收益里,有一大部分,恰恰来自你今天坚持不卖、坚持不乱动、坚持按自己的节奏慢慢买。

所以,如果你是指数基金、行业指数的长期投资者,

对周二的行情,我只送你一句话:

把情绪关掉,把时间拉长。

短期波动,是长期盈利要付的学费,

交过了这笔学费的人,未来往往赚得更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降息、降本、撤APP……银行降... 在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端收益趋于下行的双重背景下,如何降本增效是绕不开的高频问题。近期,多家上市银行...
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增持黄金 来源:第一财经 当地时间18日,澳大利亚主权财富基金未来基金(The Future Fund)发布最...
内行人大揭秘,“工业维生素”稀...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来源:富国基金) 许多人听说过稀土,却未必了解它为何被称为“工业维生素”。在富...
“深圳式反转”!永辉8家调改门...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黄磊 自永辉超市(601933.SH)宣布学习胖东来进行门店调改后,资本市...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11... 来源:央行 中国人民银行定于2025年11月26日发行2026中国丙午(马)年贵金属纪念币一套。该套...
日本股市三连跌 旅游板块继续承... 新华社东京11月18日电(记者刘春燕)日本东京股市两大股指18日连续第3个交易日下跌。日经225种股...
营商观察|零租金,全赋能!深圳... 在深圳龙岗,一场关于“创业空间”的革命正悄然上演——这里没有沉重的租金压力,只有满载创意的火花与自由...
资生堂暴跌能否敲响日本警钟?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的一句“台湾有事可能是存亡危机事态”,不仅在外交层面激起千层浪,更在东京股市瞬...
福建诞生243亿光刻胶IPO!... 自产光刻材料销售规模累计超过55000加仑。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11月18日...
3万的葫芦秒没,38万鸳鸯被买... 作为珠宝首饰的黄金在刚刚结束的双11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飞瓜发布的快手双11品牌排行榜(全品类)...
收息新选择——截至11月18日... 存款有利息,股票有股息。 有个叫奥希金斯的哥们每年年底从道琼斯工业指数30只成分股里选10只股息率最...
海目星赵盛宇:半固态电池快速产... 11月18日,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在深圳举办。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在演讲中称:“半固态电池的快...
股票行情快报:戎美股份(30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8日收盘,戎美股份(301088)报收于15.36元,上涨1.1...
首开股份再次涨停 换手率达10... 首开股份11月18日再次涨停,成交金额达19.25亿元,换手率达10.90%。至此,首开股份在49个...
突发!10连板牛股近两个月第三... 今日聚焦 【10连板*ST正平近两个月第三次停牌核查】 *ST正平(603843.SH)公告称,公司...
金价,暴跌! 北京时间11月18日 国际金银价格开盘后跳水 伦敦现货黄金 盘中失守4030美元/盎司 截至发稿 纽...
离岛免税新政半月销售额突破13... (央视财经《正点财经》)最新的离岛免税政策调整后,海关监管离岛免税销售金额有哪些变化?哪些产品受青睐...
原创 2... 文 | 古书奇谭 编辑 | 古书奇谭 最近,美国商业杂志《CEOWORLD》刚放出来2025年全球3...
阿里巴巴前B2B CEO、嘉御... 在阿里巴巴前B2B CEO、嘉御资本创始合伙人兼董事长卫哲看来,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的增量时代转入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