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 固态电池风口之下,为何宁德时代等巨头却重提液态电池?
创始人
2025-11-15 18:44:11
0

今年8月开始,先导智能、亿纬锂能等牛股因为涉及固态电池,股价迎来较大幅度上涨,也让固态电池板块迎来价值重估。

11月12日至13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召开。在大会召开前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每经记者”)在宜宾等多个城市与业内人士交流发现,固态电池的技术路线看起来很完美,但商业化难度依然很高。与此同时,宁德时代等电池巨头更多在液态电池领域表态,而磷酸铁锂亦实现了技术新突破。

在新一代电池技术革命即将爆发之际,业界的目光却重新聚焦到“上一代”液态电池,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一现象符合经济学原理。企业只有先实现当下的盈利,才能够进行长期投入以谋求长远发展。这表明磷酸铁锂具备低成本、产业成熟的优势,而且储能需求的爆发也让磷酸铁锂电池迎来了“第二春”。

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

不要无限放大固态电池的小点突破

11月12日,2025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在宜宾市开幕,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连续四年在开幕式发言。

针对锂价大幅上扬致使各环节材料价格攀升的情况,曾毓群在发言中使用了“炒作”和“暴涨”这两个词汇。“586%”的涨幅数字也被加白处理,与“碳酸锂短期暴涨”一同成为这页PPT中最为醒目的两处内容。这也是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召开以来,火药味最为浓烈的一届,会上掀起了全行业关于“谁为谁打工”的讨论。

在2023年与2024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曾毓群分别吟诵了两首诗,即宋代诗人徐瑞所写的“山川绝胜宜宾客,兄弟相望惬素心”,以及出自《论语·雍也篇》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前一句暗指整个行业的上下游皆是兄弟伙伴,而后一句中的“文质”指的是电池化学体系与包装形式的协同。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发言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

曾毓群今年的发言既没有第一年的“火爆”,也没有后两年的“浪漫”,那些感性色彩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回顾与展望,回顾宁德时代与中国新能源产业十年的互利共赢,展望新能源产业加速迈入“全域增量时代”。

今年,曾毓群的座位同往年一样,位于第一排的中间位置,而身旁的嘉宾却有所不同。去年,他右手边坐着一位学者;前年,他左手边坐着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右手边是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育先。

巧合的是,似乎每一年的嘉宾背景都与曾毓群要讲的内容存在关联。去年的学者代表着新技术,前年的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代表着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去年,他演讲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固态电池技术,首次对外透露了宁德时代实验室的研究情况——若用数字1到9来表示固态电池的技术和制造成熟度,1表示刚开始涉足这一领域,9表示技术成熟可投入大规模生产,当前行业的最高水平仅达到4。前年,他演讲的内容则围绕材料供应链。

今年,他右边是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左边是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黄敏刚——一位资深的核工程技术专家,他们均是突破性技术的代表人物。今年,曾毓群讲述的依旧是技术,第一个维度便是“技术突破,打开性能与品质的上限”。

与去年不同,这一次曾毓群提及最多的“技术”是磷酸铁锂电池,这是一条拥有约20年历史的电池技术路线。近期,宁德时代的第五代产品已开始量产,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而关于固态电池和三元电池,都仅被寥寥提及两句,其中提到在全固态电池的研究和产业化进度方面处于全球前列。

这便呈现出近两年来动力电池大会有趣的一幕:去年,A股固态电池板块股价表现平平,然而龙头企业却给出了十足的预期;今年,固态电池板块股价异常火爆,龙头企业反倒变得“冷淡”起来。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表示:“倘若大家近期有购车计划,或者在未来3至5年内有购车打算,暂时无需等待全固态电池⋯⋯当下液态电池的性能也十分出色。”

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更是直言,全固态要研发,但液态电池不应该被放弃。“现在买液态电池是不是过时了?是不是要等全固态?现在网络很多引导是错误的,一旦在固态电池或者材料级有一个小的突破,然后就被无限地放大,每个人都觉得我拯救了这个世界,我带来了新的技术。”他强调,对固态电池不能拔苗助长,得给固态电池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

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副理事长吴志新赞同邓承浩的说法:“一些虚假的宣传,搞出一丁点东西可能会把它放大,放大了以后就会产生很多的误导。例如,宣称韩国、日本都将在2027年实现量产,到现在还没有。”这类虚假宣传会给研发人员很大压力。他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为例:风餐露宿已经够忙了。他希望让全固态电池的研发有一个安静的环境,研发人员在这里能有一张放得下、静得下的书桌。

专家预估固态电池量产至少还需7至8年

邓承浩认为,固态电池2030年大规模商业化绝对是最乐观的预期:“我认为是最乐观的预期,甚至我的判断是可能2035年。”全固态商业化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目前还在实验室阶段。

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承浩发言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吴志新更是把固态电池商业化的时间表比作算卦:“大概从2032年到2033年开始进入到它的商业使用期,我们还要等待至少7年到8年的时间。”

杨红新的判断则是业内较为熟知的时间表,即小批量的示范装车在2027年,但要到2030年以后才能大规模商业化。一家头部电池厂商的相关人士向每经记者表示,即便是在商业化初期,装载固态电池的整车价格也会贵得“难以想象”。

固态电池为什么这么难?杨红新认为,首先全固态电池还有很多技术问题要解决,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其次是成本的不确定性。

四川赛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科动力”)副总经理谭铁宁向每经记者表示,固态电池上车应用前的关键技术攻关是电芯性能提升与界面问题解决。以硫化物固态电池路线为例,硫化物电解质作为关键介质,低成本制备是降低成本的关键。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硫化物路线的产业化仍面临成本高、性能提升及工艺装备创新三大挑战。相比现有的液态电池技术路线,硫化物体系会有一个颠覆性的变化。还有一点在于固态电池比液态电池更安全,但安全并非绝对,仍然有其他风险,“只是提高了安全上限”。

赛科动力固态电池项目投产仪式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胥帅 摄

相比之下,固液混合电池这一过渡路线的商业化进程正在加快,业内预判有五年左右的窗口期。

历经约20年发展,且反复经历从供应不足到产能饱和周期的磷酸铁锂液态电池路线,因宁德时代的着重强调而再度受到重视。 国轩高科副总裁周复就表示,液态锂电池的潜力尚未挖尽,国轩高科将继续深耕。

上述头部电池厂商的相关人士表示,即便固态电池能够实现量产,也难以满足磷酸铁锂路线众多客户的需求。磷酸铁锂路线的优势在于其在全球的使用比例最高,技术最为成熟。“产业完整度高,未来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也最为显著,具备较高的性价比。”

即便固液混合电池,实际上也并未脱离液态电池技术。杨红新同样认为,半固态技术是短期内能够迅速普及、基本不增加成本且可直接利用现有产线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

高能量、高安全、高功率这几项也是本届动力电池大会的关键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史新章在对召回案例的相关调查中发现,动力电池存在一些问题,诸如热失控、行驶中突然断电、电池鼓包等。此外,续航虚标、异常衰减以及热失控的前兆预警等现象,也成为投诉热点问题。

磷酸铁锂借储能万亿元风口强势回归

在液态电池的技术路线中,磷酸铁锂路线被公认为具有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循环寿命等优势的路线。然而,其弊端在于能量密度相对较低、低温性能欠佳等。

回归液态电池领域,磷酸铁锂路线在自身结构上发生了变化——具备高能量密度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就是高压实铁锂。

长江学者讲席教授、温州大学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院长、温州钠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侴术雷表示,现在磷酸铁锂走出高压实的路线,尽量把容量做高,“现在高压实(磷酸铁锂)有一定的利润,已经在高能量密度或者是动力电池领域占据一定的重要席位⋯⋯普通的(磷酸铁锂)还是低成本”。

对行业而言,今年以来,宁德时代的动作确有一定的风向标意义。9月底,富临精工与宁德时代拟向江西升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升华”)增资35.6亿元,其中宁德时代拟增资25.63亿元,增资后的持股比例为51%。这亦是宁德时代罕有地采用增资方式,欲成为一家上市公司子公司的新控股股东。一个月后,江西升华公布了40亿元的扩产计划,建设年产35万吨新型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项目。此前,江西升华已承诺2025年—2029年期间100%产能优先用于生产符合宁德时代要求的材料,宁德时代承诺期间每年采购量不低于江西升华承诺产能的80%。2030年则是宁德时代曾公布固态电池实现规模化应用的时间表。对比发现,宁德时代不仅要突围固态电池,同样不弱化磷酸铁锂电池路线。

有意思的是,龙头企业的抉择并非当下做出的,而是在三年前就已确定。 2022年9月19日,协鑫集团、宁德时代两大巨头就曾在福建宁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和曾毓群达成协议,将加速推动“光伏+储能”两大应用端有效融合,全面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基地项目落地。协鑫集团跨界锂电的技术路线便是储能所需要的磷酸铁锂。

今年A股储能板块的热炒,正是源于下游储能市场的火爆。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与化学学院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王振波表示,2024年底,全国的电力储能已经达到132.3GWh,这个量非常可观。新型储能一直在上升,而且这一年首次出现新型储能装机量超过抽水蓄能。

“到2024年底,我们国家的新型储能累计装机78.3GWh,占全球47%。目前储能主要是磷酸铁锂,如果把所有市场都加一下,磷酸铁锂在整个‘动力+储能’的应用市场已经超过80%。我统计了一下,2023年磷酸铁锂整个出货量是157万吨,到2024年已经达到246万吨,今年会有更大的增长。而且还有高压实路线。”王振波判断,储能会很快进入万亿元级市场。

每经记者还从一家电池厂商处了解到其对未来储能市场的判断。2026年,全球动力电池总量或许会达到2.5TWh,其中储能可达1TWh。而在2022年,TrendForce集邦咨询发布报告称,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到2030年将超过3TWh。更令人惊讶的是,一家电池企业2030年的动力电池产能计划:预计规模是2025年的三倍有余。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告诉每经记者,现在储能正处在一个风口,它已经来了,但不是今天才来。“很多年前我就在研究了,早就准备好了。如果说今年你才看到这个风口,再跳进来,那肯定机会都不是你的。”一方面是风光发电需要储能,另一方面则是AI时代对电力的需求,更加要求高安全、高稳定。朱共山说:“AI这个市场是巨大的,比光伏是一个几何级的增长。”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发言 图片来源:主办方提供

磷酸铁锂电池要强,则需材料强。朱共山表示:“我不可能去做电池模组,我只做我专业的材料。我也不是神仙,我把材料做好,坚持专业化风格。”

这可能就是市场最出其不意之处,当行业关注焦点放在下一代固态电池路线,市场需求却又把“上一代”液态电池路线拉了回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近百个募投项目变更的背后:汽车... 来源:中国金融信息网 新华财经上海11月15日电(陈铭 邓贞) 在技术升级与全球化布局的背景下,不少...
又有巨头,大裁员 中国基金报记者 赵刚综合整理 美东时间11月14日周五,美股三大指数收盘涨跌不一,美国劳工统计局将9...
原创 中... 统一度量衡是秦始皇时代实施的政策,至今,我们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有自己一套独立的标准,货币也不例...
原创 俄... 最近俄罗斯在稀土领域的动静引起了不少关注。11月初,普京发布了指令,要求内阁在12月1日前制定出稀土...
老本行和新业务齐出彩,京东超级... 这个双11,京东又打了一场硬仗。战报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23:59,其下单用户数增长40%,订...
飞猪:“双11”期间平台履约G... 11月14日24时,2025年飞猪“双11”全球旅行节落下帷幕。在阿里巴巴“大消费平台”的势能推动下...
行业观察 | 固态电池风口之下... 今年8月开始,先导智能、亿纬锂能等牛股因为涉及固态电池,股价迎来较大幅度上涨,也让固态电池板块迎来价...
五个经济大省,谁的上市公司更强 转自:刘晓博说财经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交出了一份稳中向好的答卷,GDP同比增长5.2%。 ...
防伪溯源筑底 业界人士聚深圳探... 中新网深圳11月15日电 (记者 索有为)中国防伪行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14日在深圳举行。作为大会平行...
11月14日180分层(000...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4日,180分层(000093)指数报收于12300.1点,跌1.33%,成交...
国家统计局:1—10月份我国服... 人民网北京11月14日电 (刘橦洁)今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
黄黎明获批担任微众银行行长 微众银行向《财经》表示,“此次为我行管理层正常的有序调整,后续将按照监管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 文|...
“量增”到“质升”:高端医疗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韩利明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
金价、银价大跳水! 11月14日晚间,金价、银价突然大跳水。 现货黄金价格一度大跌3.21%,今晚22:40,跌幅收窄至...
四载筑基赋能 北交所助力中小企...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 钟恬/制表 图虫创意/供图 证券时报记者 郭博昊 11月15日,北京...
前福建首富交棒!“80后”女儿... 红星资本局11月15日消息,国内食品行业巨头达利食品集团,完成二代接班。 据“福建发布”消息,日前,...
皓宸医疗:实控人由解直锟变更为... 人民财讯11月14日电,皓宸医疗(002622)11月14日公告,依据公司第一大股东广州汇垠日丰投资...
沉香哪个品牌最好?线香消费新趋... 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愈发强烈,沉香市场也迎来了新一轮的关注热潮。沉香作为传统香文化中的珍...
拆解上海我店:模式逻辑、竞争优... 本地生活服务赛道激战正酣,各路平台蜂拥而入争夺蓝海红利时,上海我店却以独特打法异军突起——仅用三年时...
原创 看... 观察者网消息显示,近日俄罗斯媒体曝出一条重磅消息:俄总统普京已经批准了一份指示清单,要求政府内阁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