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出个大新闻,整个金融圈都沸腾了——美国一家叫Marathon Fusion的小公司,竟然声称解决了几千年来困扰炼金术的难题。
他们说,自己掌握了一项新技艺,靠核聚变反应堆就能把汞变成黄金,一座发电厂一年轻松炼出5吨黄金,按现在的金价来看,差不多价值38亿人民币。
这家公司总部设在旧金山,员工就12个人,成立才两年左右。创始人都是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到了2023年,刚拿到590万美元的私人融资,还顺利获得了美国上层政府提供的400万美元拨款。
虽然这个团队规模不算大,但他们的发言挺有气势——在一篇论文里,他们自称掌握了一门“造金术”:把汞-198同位素放进核聚变反应堆的增殖层,用中子轰击64个小时,就能让它变成金-197,也就是纯金。
这个原理其实也不算胡扯。核聚变堆在发电的过程中确实会释放出不少中子,之前人们都用这些中子去轰击锂材料,制造燃料。而他们的想法是换个“靶子”——把锂换成汞。既能发电,又能产金,听起来还挺妙的,是不是一举两得。
他们还算了一笔账:个1吉瓦的核聚变电站一年能出产大约5000公斤黄金。要是这么算的话,黄金难不成真要像钻石似的开始“量产”了吗?
其实也不完全没有希望。毕竟,钻石大规模生产的起点,也是从一颗实验室的样品开始的。那会儿,是中科院率先在实验室里“培育”出了第一颗钻石。谁又能想到,没过几年的时间,世界最著名的钻石产地名号,就从南非的金伯利,搬到了河南柘城。
到了2017年,河南的钻石产量一下子飙升到400万克拉,基本上占了全球总量的六成多。作为钻石的发源地,柘城一下子从一个普通的小县城变成了“钻石之都”。眼看现在,年产量已经突破了600万克拉。
更关键的是,这些可不是锆石、莫桑那类的“假钻”或“仿制品”。柘城高端品牌柘光制造的钻石,净度能达到VVS级别,颜色达到了D色,切工也精准到3EX标准。
这个图是得到了柘光品牌的授权才允许使用的。
用显微镜观察或者靠光谱分析,和矿钻基本没啥区别,可戴在手上的时候,火彩和透明度那叫一个棒,能甩南非天然钻几条街,甚至比一些稀世珍品钻还更精彩。
因此,大规模生产黄金并不是天方夜谭。要是真实现了,大家最担心的,恐怕就是:黄金的价格会不会受到影响呢?
没错,一定会受到影响。
这张图是经柘光品牌授权才可以用的。
还是用钻石来比喻吧,现在在我国大量生产以后,钻石的价格也变得更合理了。以前一枚2克拉的南非钻戒,动辄得花三四十万;而国产品牌柘光,同样大小的2克拉大钻,还带着18K金戒托,价格却不到2万元。
而且,这种钻石的认可程度还是挺高的。柘光的每一颗钻都配有国际宝石学院(IGI)认证和独立编码,国际认可是真钻。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断提升。截止到目前,柘光J东以及官网的关注人数已经突破80万,月成交额稳坐8位数以上,复购率接近四成。在这些买家中,超过一半是爱马仕、梵克雅宝、海瑞温斯顿这些奢侈品牌的常客。
这张图片由柘光品牌授权使用。
北京市的王女士律师,可以说是个典型的例子。她看到柘光的定制服务后,便订了一枚3克拉的六爪钻戒。实物到手后,她直接把自己原来的南非矿钻卖掉了。她说:“拿到手一比,之前那颗有点泛黄,现在这颗更透亮,火彩看起来特别梦幻,一晃就吸引了我。”
如此大规模的量产,也让大量镶钻逐渐成为新的潮流。去年,沙特首富瓦利德亲王的一辆奔驰SL600上镶了30万颗钻石;紧接着,Stefano Ricci铺满了100万颗钻的皮带,爱马仕Birki的满钻款也经常出现在媒体镜头里。对于那些真正站在财富巅峰的人来说,这种特别且奢华的定制,才最能彰显他们的身份和品味。
在柘光,像这种个性定制的高端镶钻订单逐渐变多,涉及到皮带、手表,甚至还有梵克雅宝的手链,而能持续提供如此大量、品质上乘钻石的地方,整个世界也就只有柘城能做到。
钻石大规模生产之后,原本那些钻石行业的巨头们自然难免受到影响。就拿1902年的英国戴比尔斯来说,那时他们垄断了全球九成以上的钻石矿,可如今,这家百年老牌企业,连续五年亏损,库存堆积达到146亿元人民币,母公司英美资源集团甚至考虑把整个公司一股脑儿卖掉。
虽然钻石可以实现大规模生产,但黄金可不一定能像钻石那样轻松复制。
说到美国Marathon Fusion的理论,问题可不少。第一大难题就是原料,天然汞里大概只有十分之一是汞-198,想提纯这种同位素,成本高得吓人——每毫克要一万五千美元。公司还说将来能把价格降到每公斤两千四百美元,但这基本就是得重新发明一种同位素分离工艺,难度那叫一个大呀。
另外一块难题就得说到放射性啦。经过中子轰击之后,可能会产生带辐射的金同位素,比如金-198。也就是说,这些金子刚炼出来时可是“放射金”,得装在铅罐里小心放上十几年,才能算是安全够用了。
再说了,核聚变这个事儿还没搞成商业运作呢。现在全世界的实验炉子还处在“投入挺多、收获还少”的阶段。哪怕再乐观一些,估计也得等到2030年代中期,才能看到真正能发电上线的核聚变发电站。
因此,美国这波“炼金术”更像是资本市场的戏码,真没打算把金子种到地里去。
有消息传出,中方似乎在“囤积黄金”,储备或许早就超了5000吨。虽说官方公布的数字只有2298吨,但光是2024年这一年,全球央行买金的总量就突破了1136吨,写下了半个世纪以来的新纪录。
在遥远的美国,债务压得越来越高,国债总额已超过37万亿美元。连沙特的石油交易都改用人民币来结算了。黄金这玩意儿,也被看作是“去美元化”的一种硬通货,正在慢慢动摇美元体系的根基。
1933年,罗斯福在强行没收民间黄金的时候,也曾宣传说自己搞出了黄金。现在,当一家小公司又开始搞“人造黄金”的噱头,这时候的意图其实也挺明显的,心里肯定有谱。
晒本命时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