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遇新消费,提速资本化
创始人
2025-11-14 20:49:30
0

“药用不炒”。

《投资者网》蔡俊

同仁堂(600085.SH,下称“公司”)业绩降速后,正加速资本化。

截至目前,公司市值约450亿元左右,较峰值850多亿元明显缩水。一方面,公司业绩降速趋势明显。另一方面,公司加速资本运作,包括收购和拆分上市。

这些现象与动作的背后,揭示出“老字号”行业进入一个更复杂的局面。各家曾赖以增长的核心药品失去光环,第二增长曲线难觅,以资本构建生态圈成了新的路径。但能否回归增长趋势,仍然未知。

“药用不炒”打穿增长逻辑

同仁堂的烦恼,表面是业绩和市值的双重下坠,但深层次另有其因。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33.08亿元、11.78亿元、11.63亿元,各自同比下降3.7%、12.78%、11.95%。其中,第三季度的下滑更明显,前述三大指标的同比降幅分别达12.76%、29.49%、32.86%。

显而易见的是,公司业绩的降速趋势确定。其实,2024年公司就进入承压周期,同期归母净利润出现近五年来首次降速。对此,市场和公司都在探究原因并找到一个共识:核心产品被“去魅”。

自上市以来,安宫牛黄丸一直是公司的核心产品,营收占比超20%,市占率超50%。尤其是单价,该产品多次提价,从2012年的350元/丸涨至目前的860元/丸。

支撑高价的底层逻辑,其一是公司长期将“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打入消费者心智,其二是产品使用“双天然”(天然麝香、天然牛黄)等稀缺原料,其三是该产品作为高端礼品催生了囤货和投资泡沫。

换言之,这些人为因素构筑起安宫牛黄丸的金融属性,由此传导至资本市场,逐步托起公司市值最高突破850亿元。这种“人为托起产品—加满金融属性—成就高市值”的链路,有点类似片仔癀的成长逻辑。

既然安宫牛黄丸能走上神坛,也终将如片仔癀一样退去光环。线下渠道的药店中,片仔癀价格从1600元降至不到1000元。同样,部分规格的安宫牛黄丸在京东平台的价格降至693.6元/丸;二手回收市场上,该产品回收价450元/丸-550元/丸。消费者因各种原因趋于理性购买,直接定下“药用不炒”基调。

当然,公司和片仔癀的渠道情况又不一样。公司拥有丰富的零售连锁药店网络,片仔癀主要依赖经销商,因此价格受到影响更大。但无可否认的是伴随“药用不炒”趋势确定,安宫牛黄丸和片仔癀的底层逻辑发生巨大转变:金融、消费、礼品等属性不再,疾病治疗的用途加速回归。

而且,政策也在引导这种回归。2024版国家医保目录中,安宫牛黄丸的统筹支付范围急剧收窄,限定为“急诊或住院患者”,并明确对含有“双天然”(麝香和牛黄)产品,统筹基金不予支付。

这种剧烈变化,触及到产品成长性的根本问题。有意思的是,此前片仔癀也推出“双天然”的安宫牛黄丸,但2024年单盒价格降至342.83元,较2022年下降32.4%,毛利率仅有8.94%。

说到底,“老字号”中药的增长逻辑已被打穿,改变刻不容缓。

3.0时代加速资本化

无论同仁堂还是片仔癀,“老字号”中药的成长路径走过两个阶段。1.0时代,企业依据品牌沉淀的信誉和传统的中医药理论吸引顾客。2.0时代,基于核心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企业开发胶囊、片剂、口服液等现代产品。

眼下,老字号中药进入一个更复杂、更多变的3.0时代。一方面,Z世代消费者将中药消费从“治疗刚需”推向“健康管理”新场景,追求便捷化、时尚化的产品形态。另一方面,多元化的资本路径也给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运作舞台。

基于各种变化,公司对高层做出调整,涉及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今年8月,公司公告董事长邸淑兵因工作调整离任,并选举张朝华接替职务。同期,董事孙恺辞去相关职务,王兴武被提名接任。

早前6月,公司总经理张朝华调至同仁堂集团任副总经理,因此辞去职务,陈加富接任成为总经理。同期,董事、总会计师温凯婷、董事杨利因工作调整离任,分别至同仁堂科技担任董事、副总经理;以后,副总经理张春友离任,但继续担任同仁堂科技总经理并任董事。

从管理层到董事会,公司密集的高层变动源于集团的路径考量。近年来,同仁堂集团推进“制药+”大健康战略,有意将旗下养老、医疗等产业资本化。

今年9月,医养通过港交所IPO聆讯。截至目前,医养拥有6家自营医院、7家管理的医院、9家基层医疗机构以及1家互联网医院。

换言之,面对“老字号”3.0时代的复杂多变,公司可能逐渐蜕变为一个平台,通过打造医药、物流、零售、医养的生态圈,借助资本运作实现从“药品生产销售”向“全周期健康服务”转型。

以医养为例,该子公司本是投资平台,转型医疗服务后通过连续收购医院、中医药馆等资产迅速整合,并最终闯关IPO。近两年,公司也计划收购红惠科技来强化华东分销网络,还取得天津同仁堂的控制权解决商标纠纷。

但资本运作只是转型的一个方式,对“老字号”而言,产品的创新突破才是构建起第二增长曲线的基石。近年来,公司尝试古方新用,试水食品、美妆、文创等领域,但还未有明显收效。

这方面,同为“老字号”的云南白药有成功先例。早前,该企业首创“止血愈伤”核心药效与牙膏载体结合,成功把云南白药牙膏推至巅峰期销量超50亿元,真正从药品跨越到大健康赛道。

归结起来,公司在行业新阶段仍以资本运作为手段,构筑起生态圈的壁垒。而产品创新是否将成为下一步的突破重点,以及能否真正突破,或决定业绩与市值的未来。(思维财经出品)■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15%,腾讯苹果达成新抽成协议 苹果将从小程序游戏中获得新的收入增长,但苹果与中国公司关于“苹果税”的矛盾依然存在 文|《财经》记者...
正道集团(01188.HK)发... 正道集团(01188.HK)发布公告,内容有关收购目标公司51%股权的须予披露交易,涉及根据一般授权...
和讯投顾王宝钗:大喜报来了,明... 指数又一次突破了前高4025点,站上了新的十年的高点4029点了,今天是有3953家上涨,104家涨...
桥水最新13F出炉:狠砍2/3... 财联社11月14日讯(编辑 赵昊)当地时间周五(11月14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之一桥水向美国证券交...
海南华铁融资净买入437.94... 雷达财经雷助吧出品 文|吴墨 编|深海 东财Choice数据显示,11月13日,海南华铁当日融资买入...
430万元/亩!泽信在潍坊高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马凤丽 11月13日上午,潍坊高新区土地市场传来重要消息,知名房企泽信地产经过公...
中国人民银行发文加强银行间市场... 记者11月14日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为加强银行间市场经纪业务监管,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市场经...
锦江电子重启IPO辅导:“终止... 日前,四川锦江电子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锦江电子”)向证监局递交了IPO辅导备案申请。 这...
前三季净赚37亿!汕尾首富卖饮... 消费行业逆周期还未结束。 食品饮料板块整体还在承压,多只热门个股调整明显,此前的饮料“黑马”东鹏饮料...
美企进博会参展面积连续七年居首... 走进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展馆,美企展台的标识在各个展区格外醒目。本届进博会企业展展区进一步扩容,...
熊园:信贷社融低于预期,会降息... 熊园、穆仁文(熊园 系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 事件:2025年10月新增人...
股票行情快报:美凯龙(6018...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11月14日收盘,美凯龙(601828)报收于2.84元,上涨0.0%,...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减持英伟达... 界面新闻记者 | 宋佳楠 11月14日,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 Associ...
“老字号”遇新消费,提速资本化 “药用不炒”。 《投资者网》蔡俊 同仁堂(600085.SH,下称“公司”)业绩降速后,正加...
机构称AI产业链将迎新发展机遇... 本周,上证科创板人工智能指数下跌4.5%,中证人工智能主题指数下跌5.5%,资金持续加仓,截至昨日,...
达利食品创始人之女许阳阳接任总... 封面新闻记者 舒俊瑜 据“福建发布”消息,日前,达利食品集团宣布,创始人许世辉之女许阳阳正式接任集团...
双11再封王!剑南春凭什么成为... 来源|读商时代(中访网旗下品牌) 当2025年“双11”电商战报尘埃落定,剑南春天猫官方旗舰店以白酒...
黄金“围城”内外:“北京水贝”... 金价的细微波动,总能挑动人们敏感的神经。 站上巅峰的黄金,才经历了“惊魂一夜”。10月21日,现货黄...
读懂IPO|核心技术及同业竞争... 来源丨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丨陆烁宜 编辑丨郑琳 蜜雪集团(02097.HK)和香飘飘(603711....
来现场体验5G新感觉吧!中国5... 极目新闻记者 曹磊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六届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