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拿万亿美元薪酬,特斯拉核心高管为何集体离职?
创始人
2025-11-14 16:47:06
0

近日,特斯拉年度股东会通过了马斯克价值近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

当然,这本质是一份为期十年的“业绩对赌”协议,薪酬全部以限制性股票形式发放,分12批解锁,对应12个市值和运营目标。马斯克也许诺要卖出2000万辆特斯拉汽车,实现1000万个FSD用户注册,交付100万台人形机器人,让100万辆Robotaxi投入运营。

如此宏伟的蓝图,员工们的回应却是一系列核心高管集体离职。Cybertruck兼Model 3项目负责人离职,Model Y的项目经理离职。这两人都是效力了8年的老人,并非简单的职业经理人,却依然走得非常决绝。

在此之前,特斯拉软件副总裁离职、硬件工程副总裁离职、北美欧洲销售及制造运营高级主管离职,截至目前,特斯拉年内累计已有13名核心高管离职,覆盖硬件、软件、人力资源、销售等部门。

为何马斯克要让特斯拉市值翻5.5倍,这些人都不愿意等?特斯拉高管集体“出逃”的原因是什么?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拿得少、压力大,特斯拉高管的梦魇

马云曾经谈过员工离职的原因,核心其实就两点:一是“钱没给到位”,二是“心受了委屈”。用这两点形容特斯拉的高管,其实也非常恰当。

首先说钱,马斯克的高薪一直广为流传。比如2018年就提出过560亿美元薪酬方案,这次更是推出了万亿美元的股票奖励计划。虽然大家都知道全部达成目标恐怕是天方夜谭,但特斯拉只要达到2万亿美元(当前1.43万亿)目标,马斯克就能解锁一部分巨额薪资了。

但除了马斯克,特斯拉的大多数高管其实赚得没那么多。最典型的就是朱晓彤,他是特斯拉绝对的股肱之臣。最早以中国超级充电站项目总监身份加入特斯拉,几年时间就做出了不错的超充网络。

后面主导上海超级工厂建设,建成线下体验中心,甚至还跨洋去解决美国德州超级工厂的产能爬坡问题。

现如今的朱晓彤是特斯拉全球制造负责人,兼管亚洲市场,算是妥妥的 “全球二把手”,但他的收入与真正的创业者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更不用说Model Y、Model 3的项目经理之类的,他们的收入可能也就与传统车企同样岗位相当,但承受的压力却不是一个级别。

马斯克提出的让特斯拉市值暴增5.5倍的压力,一定会层层传导至各业务线高管,完成目标的难度极大,高管们搞不好就要被“祭旗”。

同时,特斯拉的核心车型业绩拉垮,也会让管理层压力剧增。最典型的就是Cybertruck电动皮卡,曾被寄望年产25万辆,可实际年销量不足2.5万辆,同时质量问题频发,光2024年就因油门踏板卡滞、胎压监测故障等问题召回7次,高管们岂能不提心吊胆。

趁现在特斯拉的影响力还在,果断跳槽到其他车企拿个稳定保障,似乎比在特斯拉天天吃饼更有吸引力。

(2)核心板块,爷爷不疼、姥姥不爱

特斯拉要实现8.5万亿美元的市值,完成2000万辆汽车的交付显然是最核心的指标。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马斯克一直大谈特谈Optimus、超级计算机,也提到了Robotaxi和FSD。但对最核心的Model 系列、Cybertruck这些,他一个字都没提。

似乎,特斯拉已经不关心自己的车型布局。包括今年破天荒推出的两款新车,包括廉价版Model Y和拉长的Model Y L。要是放在其他公司,告诉高层自己今年的计划是推出这两款车,相信产品经理会被当场炒鱿鱼。但在特斯拉这样一家科技公司,这种情况就发生了。

原因倒也不复杂,相比讲人形机器人、超级计算机这些,去讲自己做了某某电动化平台,拓展做了个六座SUV,实在是太“没意思”了。事实上特斯拉追求的一直都是“浅尝辄止”,这个业务有噱头,就好好做。一旦没了噱头,就放弃了。

最典型的就是4680电池,因一个干电极工艺量产问题就被卡死了。核心性能参数严重缩水,产能与成本陷入两难困境,无极耳设计等配套技术适配不足,这些问题一一显现,却没有任何解决方法,最终这个方案被边缘化。

或者说,哪怕确实不能解决,那积累点经验也好。特斯拉有从中学到啥吗?恐怕只学到了,硬桥硬马造车不适合自己。在这种情况下,那些曾经打造Model 3、Model Y的股肱之臣,其实已经没太大的存在感。

(3)马斯克在,还有希望?

从数据来看,如今的特斯拉处境挺糟糕的。10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量仅 26006 辆,同比下滑 35.8%,创下三年来最低点。

欧洲市场上,特斯拉10月在瑞典销量暴跌89%,丹麦下滑86%,挪威下降50%。利润也是连续四季度下滑,再叠加核心人才密集离职,特斯拉似乎已经积重难返。

但就个人看来,特斯拉破局的希望依旧在,因为马斯克还在。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一家企业行不行,很大程度上其实要看掌舵人,而非所谓“真正干活的人”。最典型的就是比亚迪,当年几乎被搬空,部分车企直接把招聘摊位摆到比亚迪大门口,针对性地招揽人才,直接挖走了比亚迪众多培养多年的技术骨干。

这批离开比亚迪的人才大多掌握着车型研发、核心部件生产等关键技术与经验,他们的集中离开,无疑让比亚迪部分核心业务线出现了人才断层的危机。

但从结果来看,坚持目标的比亚迪依然推出了DM-i和e平台3.0,这说明战略定力远比一两个高管更重要。说白了,做技术、做工艺的人到处都是,只要上面有人坚定地告诉他们往哪个方向走。

特斯拉的问题,出在技术和产品上。比如FSD智能驾驶系统采用纯视觉方案,在中国复杂路况下水土不服,很容易出现压公交专用道线等问题。

4680电池的干电极工艺量产失败,使得特斯拉在电池技术上的领先性丧失。当然也有Model 3、Model Y一直不更新,产品力严重落伍。

但在另外的方面,哪怕是并不领先的产品力,特斯拉依然维持住了基本盘,这说明品牌影响力还是在的。依然有很多人认可马斯克“硅谷钢铁侠”的定位,也依然有大批用户愿意花大价钱买配置极低的特斯拉。

这份影响力,其实就是一家企业的根本。如果马斯克能真正将心思用在造车上,以他的营销能力,特斯拉未必不能奋起直追,当然前提是做产品时不能像现在这样傲慢了。

(4)功夫拍案

特斯拉高管集体离职,其实还是“内忧外患”。本身拿的并没有那么多,承担的压力却远超同行。再加上汽车板块在特斯拉的重视程度并不高,相关工作不好开展,这些人就趁着特斯拉余威还在,果断跑路了。

但特斯拉的核心依然是马斯克,他决定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放弃那些花里胡哨的,比如加强下内饰,特斯拉可能更贴近用户,却也可能导致一部分人“祛魅”。如果继续在这条路狂奔,特斯拉就要考虑拿出更能吸引眼球的东西来。马斯克会怎样选呢?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重要提醒!11月征期有变化,社... 1-17日 申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文化事业建设费、个人所...
跨境收付款银行哪个好? 做跨境生意的朋友们,特别是电商和出口企业,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到底哪个银行适合跨境收付款?一个错误的...
画面公布!外媒:法国首次清晰展...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倩】据美国“动力”网站“战区”频道、法国《世界报》等媒体报道,法国当地时间13...
辽宁大东沟挖出黄金宝藏!144... “辽宁这回直接整了个大活!"当自然资源部2025年11月14日甩出这个重磅消息时,全国网友的DNA都...
央行副行长陶玲:构建可持续金融... 【11月14日央行副行长提及构建可持续金融生态】1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陶玲在第十六届财新峰...
原创 2... 本周初,11月第一次调价,2025年第22次汽柴油调整,油价兑现上涨的预期!基于上轮周期10个工作日...
菜鸟网络、中国人寿等成立物流合... 每经AI快讯,天眼查工商信息显示,近日,杭州申吉物流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成立,执行事务合伙人为杭州游...
IPO雷达|易思维更新招股书,...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梁佳彤 11月11日,据上交所官网,易思维(杭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中科曙光:11月13日融券卖出...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3日,中科曙光(603019)融资买入3.88亿元,融资偿还5.82亿元,融资...
近15万亿元新增贷款投向哪里?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5万亿元。新增...
超聚变IPO提速,河南国资大动... 在上市进程悄然启动后,超聚变的资本运作进展可谓是接连不断。最新的消息是,超聚变于近日完成了新一轮股权...
与万豪合作破裂,这家全球连锁酒... 全球短租连锁酒店Sonder近日宣布破产,并立即停止运营,导致全球数千名旅客的房间预订被取消,许多人...
宝丽迪:苏州耀科属于公司控股子... 每经AI快讯,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互动平台提问:COFS材料10吨产线自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投产,可是...
品质与创新双飞跃 顺德燃气具产...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国家顺利完成“十四五”战略目标的宏大背景下,燃气具行业作为重要的民...
让AI帮忙购物,靠谱吗? “AI购物时代的商品并不会比上一个时代更好、更便宜,消费者们寻找的不是更高级的AI导购,而是更满意的...
道氏技术:11月13日融资买入... 证券之星消息,11月13日,道氏技术(300409)融资买入1.89亿元,融资偿还2.83亿元,融资...
原创 阿... 三月的早晨,厂区门口的牌匾在冷风中微微颤抖,保安站着抬头看表,闹钟似的钟楼在远处敲了两下,所有人都在...
暴跌23%!日本铠侠暴雷带崩全... 财联社11月14日讯(编辑 刘蕊)当全球存储巨头因人工智能热潮而股价一路高歌猛进时,日本的存储巨头铠...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称企业过度关注...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表示,日本企业过度关注股东利益,并称希望企业将更多财富分配给员工。她在国会回应关于如...
原创 出... 销量断崖式下跌,中国汽车在俄罗斯突然不香了! 就在去年,俄罗斯还是中国汽车出口的第一目的地,市场份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