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
创始人
2025-11-14 07:34:22
0

本报记者 刘琪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5年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今年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

“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保持在较高水平,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有业内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未来央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力度。

政府债券企业债券支撑社融

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今年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83万亿元。

“国债和特殊再融资债券等政府债券发行进度较快、企业债券发行热度较高,均对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形成重要支撑。”市场人士表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政府债券累计发行规模约2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近4万亿元,企业发债融资也高于去年同期。另外,2025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规模从去年的1万亿元扩大至1.3万亿元,首发时间比去年提前约一个月,发行完毕时间也相应提前,体现出财政对经济增长及需求拉动的支持,也带动了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

上述业内专家认为,当前经济运行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通过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能够支持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助力扩大需求、支撑经济。同时,不少政府债券用于置换融资平台债务、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等,实际上是政府部门适度加杠杆帮助企业和居民部门稳杠杆的过程,有助于缓解经营主体资金压力、减轻债务负担,为经济中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央行日前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强调要科学看待金融总量指标。

业内专家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市场的创新,企业融资渠道日益多元化,从过去更多依赖银行贷款,转变为综合运用债券、股票等更丰富的市场化融资方式。社会融资规模的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在今年以来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中,除贷款外的其他融资方式占比已超过一半,如果只看贷款这个单一金融指标,很难完整反映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全貌。

用社融观察金融总量,能更清楚地看到资金支持的整体力度,也能了解不同融资方式的构成,对于宏观研究及市场分析都能提供更可靠的参考。

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在贷款规模合理增长的同时,信贷结构也在持续优化。记者从央行获悉,10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为35.77万亿元,同比增长11.6%;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为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7.9%,以上贷款增速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业内专家表示,金融是经济的镜像,信贷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实体经济不同领域和行业资金需求的变动。近年来,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信贷结构也已较过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新增贷款投向看,近几年与新动能相关的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速。

“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增长动能会由基建、房地产等传统领域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逐步转换,反映在信贷方面就是信贷结构的变化,这既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自然结果,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的体现。”上述业内专家说。

此外,贷款利率继续保持在低位水平。数据显示,10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8个基点。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主要受到资金供求关系的影响。上述市场人士表示,近年来,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低位下行,说明货币条件比较宽松、资金供给比较充裕,实体经济有效融资需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带动下,社会综合融资成本持续下降,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注入信心,不仅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生产研发、稳步发展壮大,也有助于激活消费潜力、畅通经济循环。

政策积极效应会不断累积

近年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和广义货币M2增速总体上保持在8%以上,高于同期名义GDP增速约4个百分点,社会融资成本持续处于低位,利率水平低于5%左右的潜在经济增速。

业内专家表示,从量、价两个维度观察,当前我国货币政策立场都是支持性的,为促进物价合理回升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也要看到,根据理论和国际实践经验,货币政策通常存在一定的时滞,去年央行先后实施了四轮力度比较大的货币政策调整,今年5月份又推出了一揽子货币政策措施,这些政策的效果还会持续显现出来,政策积极效应也会不断累积。

该专家进一步表示,货币政策虽然还有一定空间,但边际效率已明显下降。过度放松货币金融条件可能产生的一些负面效果也需要关注。比如,资金空转、资本市场波动加大等。未来要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保持对实体经济的较强支持力度。

央行在《报告》中明确,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提到“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

“当前物价低位运行是供需两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也需要发挥宏观政策的组合拳效应,保持政策取向一致性。”上述市场人士认为,要逐步转变宏观调控思路,从过去高度依赖投资的发展模式更多转向促消费、惠民生。供给端要着力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改善供给结构,推动低效、无效供给市场化出清。需求端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向民生、社会保障、低收入群体倾斜,同时加快推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央行:前10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 本报记者 刘琪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2025年10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报告...
局势危急!如今才意识到,美国正... 美国债务问题呈现“温水煮青蛙”式恶化态势,当前债务总额已超33万亿美元(数据来源:美国财政部最新统计...
业绩重拾升势、硬科技动能澎湃 ... 11月13日晚,随着中芯国际、诺诚健华2家多地上市的红筹公司完成三季报业绩披露,科创板592家公司的...
小红书拿支付牌照,毛文超苦寻“... 文/瑞财经 曾树佳 小红书悄然拿下了一张支付牌照。 工商信息显示,东方电子支付有限公司(简称“东方支...
和讯投顾郑镇华:指数突破新高,... 今天指数创了10年新高了,后面空间有多少?这里面能不能快速上行突破呢?还是延续震荡,科技股今天企稳反...
币圈老吕全是:以太坊多空双杀后... 大家好,我是老吕,这两天的行情,多空双杀有目共睹!不光是老吕没讨到好处,我相信整个市场也是如此,这已...
深度对话多位中信建投首席:20... 记者 牛钰 11月11日至13日,中信建投证券2026年资本市场峰会在北京召开。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
“双11”购物节折射消费市场新... 新华社广州11月13日电(记者熊嘉艺、胡林果)今年“双11”,你下单了吗?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
马泰之间海域沉船事件遇难人数升... △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发布图片 当地时间11月13日晚,马来西亚海事执法局发布消息称,针对马来西亚与泰...
A股鏖战4000点 多家券商看... 近期,上证指数在4000点一线反复震荡,板块轮动有所加快。在此市况下,机构对相关个股的评级调整自然也...
申购国产GPU第一股!时间定了 【大河财立方消息】11月13日,摩尔线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证券简称:摩尔线程)披露科创...
非洲最大铁矿投产,显著改善中国... 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总投资逾200亿美元,达产后年产量1.2亿吨,将改变国际铁矿石供应格局,中国企业...
今夜,利空!跳水! 【导读】美联储前景不明朗,股市下跌 中国基金报记者 泰勒 大家好,今晚继续关注海外市场的表现,美股走...
利率下探 经营贷须防套利风险 在信贷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当下,经营贷利率正不断刷新下限。11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从珠海华润银行深...
泽连斯基喊话欧盟:赶快给钱,这... 【文/观察者网 陈思佳】欧盟正寻求使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1400亿欧元贷款,但由于比利时提...
找不到槽点的毛戈平 毛戈平的能力禀赋,在国货美妆领域属独一份。 文丨胡昊 大体上,新旧消费势力的行为取向及差异造就了 ...
市场价打七折!“银行直供房”批... 市场价的七至九折就能买到房子?拍卖平台上,标有“银行直供”的房产成为近日的吸睛爆款。 什么是银行直供...
原创 A... 截至周四收盘,上证指数报4029.50点,涨0.73%,创下近十年来新高;深成指涨1.78%,创业板...
【立方债市通】地方国资扎堆卖房... 第 497 期 2025-11-13 焦点关注 地方国资扎堆出售房产,专家称卖房是资源资产化的...
近15万亿元新增贷款投向哪里?... 11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金融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近15万亿元。新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