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总投资逾200亿美元,达产后年产量1.2亿吨,将改变国际铁矿石供应格局,中国企业合计持股过半
文|《财经》研究员 黄凯茜
编辑 | 马克
全球最受关注的绿地铁矿项目,在历经近30年的波折后终于迎来投产阶段。
11月11日,几内亚共和国总统马马迪·敦布亚,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刘国中,卢旺达总统卡加梅,加蓬总统恩圭马与项目主要参与方——赢联盟、中国宝武集团、中铝集团以及力拓集团——的代表共同出席在几内亚福雷卡里亚省(Forécariah)港口举行的仪式,宣布西芒杜(Simandou)铁矿和基础设施项目正式投产。
几内亚经济高度依赖矿业开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报告指出,矿业部门占几内亚2022年GDP的21%。
绿地项目指从零开始的新建项目。西芒杜项目位于几内亚东南部的凯鲁阿内省(Kérouané),是全球品位最高、规模最大的未开发露天赤铁矿之一,已探明储量约44亿吨,平均全铁品位超过65%。
西芒杜项目总投资逾200亿美元,相当于几内亚2022年的GDP。包括矿山开发、铁路与港口建设工程,是非洲最大的一体化矿业与基础设施绿地项目,建成后总产能可达1.2亿吨/年。
西芒杜铁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区中国企业持股40%;北区中国企业持股56%,并有权继续增持。南北合计,中国企业将持有西芒杜项目过半股权。中国是全球最大铁矿石进口国,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逾七成。西芒杜项目将显著改善中国的铁矿石供应安全,并在谈判进口价格时提供有力支撑。
不仅如此,西芒杜矿石平均含铁量超过65%,这一高品位特征有利于全球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宝武集团称,入炉铁矿品位每提高1%,碳排放总量将减少1.5%左右。
30年坎坷路
从1997年颁发首张勘探许可证至今,西芒杜项目历经矿权争议、政局变动、资金短缺与基础设施的重重挑战。作为中国企业首次深度参与的大型绿地铁矿项目,西芒杜项目被业界视为改变全球铁矿供给格局的“游戏规则改变者”,预计将显著增加全球高品位铁矿石供应,对现有价格体系形成下行压力。
配套建设的铁路与港口是西芒杜铁矿项目的决定性环节,占据了项目预期总投资额将近一半。尽管矿山本身具备矿体集中、埋藏浅、易开采的特点,但高原矿区地形复杂,运输设施建设难度很大,且矿区位于几内亚东南部内陆,铁矿石外运必须依赖新建重载铁路和港口。
得益于在非洲地区经验丰富的中国海外基建工程团队,以及由中国企业主导的钢材、设备、车辆等完整供应链体系,使项目建设进度明显快于各方最初预期。2021年开始铁路前期工程到全线贯通,仅用了四年时间。
从西芒杜矿山到马瑞巴亚港(Morebaya Port)、横贯几内亚全境的马西铁路(Trans-Guinean Railway)是整个项目的主动脉,主线铁路552公里、支线铁路长74公里,具备每年2.2亿吨的运输能力。不仅承担西芒杜矿石运输任务,未来还为沿线地区提供货运、客运潜力。铁路西端的马瑞巴亚港,新建的转运船和驳船码头设计吞吐量达1.2亿吨。基础设施的运营期为35年。
力拓集团在2025年10月的经营报告中披露,预计在11月基础设施项目正式投产、首船铁矿石装载出港之后,其所运营的西芒杜南部矿山将计划用30个月时间逐步达到6000万吨/年设计产能(即2028年上半年)。经营北部区块的赢联盟亦已开始通过跨几内亚铁路线将首批矿石运至港口。
中国企业联合体深度参与
西芒杜铁矿项目分为南、北两部分,共包含四个采矿权区块,几内亚政府在每个区块均持有15%的干股。
北部矿区(1号、2号区块)由西芒杜赢联盟(Winning Consortium Simandou,WCS)主导开发。该主体由新加坡韦立国际集团(Winning International Group)牵头,其他股东方包括中国宝武资源、山东魏桥铝业及联合矿业供应国际公司(UMS),合计持股85%。项目进入运营期后,宝武资源拥有将股比增加至51%的选择权,主导矿山开发。
南部矿区(3号、4号区块)由合资公司SimFer Jersey持股85%,力拓集团在SimFer Jersey持股53%,中铝铁矿控股公司(CIOH)持股47%。CIOH中,中铝集团和宝武资源分别持股75%和20%,工程公司中国铁建和中国港湾工程各占2.5%。
项目整体采取矿山、铁路、港口同步开发的模式。除矿山之外,铁路与港口是整个项目的战略枢纽。两大矿区的主导公司,与几内亚政府共同组建跨几内亚公司(La Compagnie du TransGuinéen,CTG),负责铁路主线、支线及马瑞巴亚港的建设与运营。CTG的股权亦由几内亚政府持15%干股,南、北两大矿区的运营主体分别持股42.5%,均分基础设施的投资和运力。
力拓集团自1997年起获得了西芒杜矿床的勘探许可、2003年获得开发权,后来由于矿权纷争、几内亚政局动荡、基础设施条件尚未具备等多重障碍,项目长期陷于停滞。
2010年,当时已成为力拓集团股东之一的中国铝业(持有力拓上市公司约15%股权),与力拓签订联合开发西芒杜矿区的协议,并成立合资公司。次年,中国铝业牵头成立企业联合体共同参与项目,其中就包括目前的股东方宝钢资源、中铁建和中国港湾工程。这是多家央企共同参与海外超大型资源项目开发的重要尝试。
然而此后近十年,项目仍僵持不前。力拓与中铝面对高达百亿美元的投资规模迟疑不决,而中铝在2014年前后正处于经营调整期,巨额亏损更令其对海外投资保持谨慎;其间又逢铁矿石价格低迷,全球矿业资本支出收缩。在西芒杜项目上花费的沉没成本不断累积。
与此同时,铁路与港口基础设施仍是项目落地的关键瓶颈。从地理位置上看,若经邻国塞拉利昂出海路线可缩短近一半距离。几内亚政府坚持铁路需全线位于本国境内,以带动沿线经济发展。铁路的融资与收益机制复杂且具有公共属性,若无独立投资方介入,南北矿区必须共担建设成本。
转机出现在2019年。此前因矿权纠纷而搁置的北矿区重新启动招标,新加坡韦立国际牵头的赢联盟夺标,项目出现新的推进力量,打破了多年来的僵局,也对南矿区的开发者形成竞争与压力,迫使各方重新评估项目。
韦立国际以航运业务起家,涉足围绕矿产资源的开发、运输与配套基建环节;赢联盟的核心成员还包括中国最大的民营铝业集团魏桥集团。2014年,韦立国际就与魏桥集团、烟台港集团及几内亚本地矿业公司UMS合作,进入几内亚铝土矿市场,并投资建设全长约120公里的铁路,支撑其年产5000万吨的铝土矿运输,这个涵盖矿山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到航运出口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其后参与西芒杜项目铺垫了在地经验基础。
宝武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基于供应安全与战略布局考虑,也更积极参与海外项目。2022年,宝武资源宣布入股赢联盟,成为北矿区的重要股东。随后,南北矿区的开发主体与几内亚政府共同敲定西芒杜基础设施项目条款清单协议,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全球铁矿市场的“变局者”
全球铁矿投资自2012年高点以来经历了近十年的低迷,2023年开始出现反弹,其中非洲成为新的投资焦点,西芒杜项目是其中最重要的变量。
西芒杜项目达产之后的年产量为1.2亿吨,相当于2024年全球海运铁矿石15.9亿吨发运量的7.5%。这一增量足以重塑全球铁矿供需格局。市场普遍认为,西芒杜的高品位矿石供应将对全球铁矿价格形成显著的下行压力,特别是对低品位、高成本生产商形成挤出效应。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的分析指出,预计来自西芒杜的高品位铁矿将逐步推动全球海运铁矿石贸易进入宽松状态,到2030年其出口量将占全球总量的6.4%。综合维持成本预计为每干吨55美元至60美元。尽管初期投资与运输成本较高,但其规模经济效应有望确保长期竞争力。2032年若62%品位铁矿石价格降至每干吨87美元水平,全球约2.7亿吨的高成本产能将面临淘汰风险。目前国际铁矿石价格约为每干吨103美元。
对于中国而言,西芒杜的投产具有显著战略意义。中国的铁矿石需求超过80%依靠进口。据中国海关总署,2024年中国全年进口铁矿石12.37亿吨,来源高度集中于澳大利亚和巴西,占比分别达到61%和22%。中国铁矿石进口量占全球铁矿石供应量超过七成,预计西芒杜项目出口的矿石绝大部分将运往中国市场,是中国铁矿石供应安全和价格谈判地位的有力支撑。
尽管西芒杜项目的投产可能压低全球铁矿石价格,但其高品位特性有望在特定市场形成结构性溢价。西芒杜矿石平均含铁量超过65%,这一特征与全球钢铁行业当前的低碳转型趋势高度契合。高品位矿石在冶炼过程中可显著提高热效率,减少焦炭等能源消耗,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在钢铁企业向氢冶金等低碳炼钢路线转型的过程中,高品位矿石是关键原料。宝武集团在其2024年发布的低碳转型公司债募集书中称,氢直接还原反应所需的原料要求铁精粉品位达68%以上,目前全球铁矿石的产量中,能达到这种要求的仅占约3%。西芒杜铁矿平均品位超过65%,可通过在采矿时分采或对产品进一步选矿,就可获得品位达标的原料,实现近零排放。
宝武集团称,其生产实践表明,入炉铁矿品位每提高1%,炼铁燃料比将下降1.5%,碳排放总量将减少1.5%左右;西芒杜高品质矿粉的冶炼吨钢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1吨,是国际平均水平的60%。
责编 | 张生婷
题图 | 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