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戈平的能力禀赋,在国货美妆领域属独一份。
文丨胡昊
大体上,新旧消费势力的行为取向及差异造就了 “新消费 F4” 概念,反映着当下消费市场的一大发展形势,也成为消费投资领域的重要标的。
今年消费市场整体仍处于复苏阶段,但以泡泡玛特、蜜雪集团、老铺黄金、毛戈平为代表的 “新 F4” 却接连实现了高业绩增长,在业绩驱动、舆论聚光、情绪渲染等共同加持下,股价持续攀升,他们成为了今年消费领域二级市场现象级的存在。
虽然已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调,但现阶段他们的业绩仍然具备一定的支撑性。
在我们看来,这类 “新消费” 公司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在迎合新生代和新消费观的商业定位下,很难在其所属领域找到可比的国内上市公司进行直接的对比分析,除非在宏观维度进行跨市场、跨时期的比较,但也很难进行有效的估值。
毛戈平就是这么一家公司,他的稀缺性不仅因为其符合新消费 F4 的核心特征——围绕 “新人群、新供给、新渠道” 构建的竞争力,更在于其背后体现的市场偏好——从销量到盈利的转变。
中国高端化妆品市场常年被国际品牌占据,不同于珀莱雅、上美股份、自然堂、百雀羚等众多国货品牌选择以中低端市场为切入点,毛戈平定位中高端市场,旨在以 “东方美学” 重塑美妆消费。
之所以毛戈平能够进入这一细分赛道并且建立稳定的市场地位,与创始人的能力禀赋具备强关联,毛戈平的业务能力和圈内知名度是塑造这一品牌影响力的绝对优势,这在国货美妆领域属于是独一份。
同时,毛戈平品牌已经在市场经营了逾 20 年,“IP 影响力 + 时间资产” 已经沉淀为最核心的品牌资产,这对于一个主要以营销驱动增长的行业而言,品牌资产所蕴含的运营优势不言而喻。
具体到运营模式上,毛戈平将专柜设计为体验模式,专柜配备美妆顾问,依托毛戈平艺术学院的学员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使线下场景从单纯的购物场所升级为品牌价值的传递载体,通过深度互动的方式来与消费者建立品牌心智和直连关系,提升用户转化。
其中的一大优势在于,在毛戈平的业务结构中,尽管化妆艺术培训业务占比不到 5%,但这项业务对毛戈平整体的品牌建设、专业属性、审美理念、及产品推广具备显著的协同效益和战略增益。
化妆艺术培训业务本身不仅能够带来高毛利的培训收入,更能够为毛戈平的门店网络持续输送高质量的美妆顾问,这是一个兼具增收、降费、稳调性的子业务,也是毛戈平 IP 所蕴含的商业附加值,属于一种典型的高价值软性协同,这在毛戈平的利润结构中能得到体现。
2025H1 数据显示,在全国 437 个专柜中,毛戈平为各地专柜总共配备超 3100 名美妆顾问,同期其 9 所艺术学院共招收学员超 3800 人,完全能够支撑起专柜网点的运营。
在消费降级、中国零售市场仍待复苏的影响下,中国化妆品市场的高端品牌销售额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如常年稳居国内高端市场第一的雅诗兰黛,其亚太区的销售额在 2025 财年下降 7%。
而毛戈平的营收在 2021 年-2024 年 CAGR 超 25%,2025H1 的增速进一步升至 31%,从毛戈平产品平均售价看,彩妆与护肤两大产品品类平均售价基本维持稳定,销售额的增长主要是由销量推动,其市占份额在逐步提升。
在利润结构上,近年来毛戈平的毛利率基本稳定在 84% 以上,净利率则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从 2022 年的 19% 增长至 2024 年的近 23%;对比而言,同样定位高端市场的雅诗兰黛整体毛利率已从高点的 80% 逐年下降至 2025 财年的 74%,净利率也已转负。
这至少说明在中国市场,毛戈平的发展态势要优于外资高端品牌,在营收增长的同时,其毛利率基本维持不变且净利率在逐步增加,市场对其品牌及产品越来越认可,在同柜增长不多的情况下,单个柜台的销售额持续增长。
目前公司产品采用外包生产模式,在产品成本构成中 OEM/ODM 费用占比约为 34%-40%。
随着自建产能的规划,在建的杭州生产基地预计 2026 年投入运营,将用于生产彩妆及护肤品,年设计产能约为 1540 万件,以 2024 年 1756 万件的销量计算,将实现较大比例年销售产品的自产,未来产品销售业务的毛利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当然,这也能够为其进一步增长提供 “弹药”,例如更高的营销推广开支等。
此外,毛戈平本身良好的费用管控保证了公司净利率的逐步提升。
在一个典型的营销驱动型行业里,增长过快且居高不下的营销费用往往导致企业利润承压、甚至常年亏损(如逸仙电商),毛戈平的销售费率基本控制在 50% 以内,持续的盈利及走高的利润率也间接推动了新消费市场的估值逻辑由 “GMV 规模” 至 “盈利兑现” 变迁。
国内十大日化品牌中,珀莱雅、上美股份、贝泰妮和毛戈平的产品品类相似,截止 2024 年毛戈平净利润已赶超上美股份和贝泰妮,并且也正在逐渐逼近珀莱雅,这就意味着在 “高增速、高客单价、高利润” 的共同加持下,毛戈平所蕴含的商业价值应该要高于珀莱雅,目前珀莱雅的市值近 300 亿元。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国内化妆品行业线下渠道的潜在发展转向(可参考文章《自然堂 “增长悖论”》)。
随着上一阶段线下经济的走低及消费习惯的改变,传统品牌发展的重点转向线上,新兴品牌的崛起则依赖于线上,而毛戈平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同步发展,虽线下渠道增速低于线上,但占比仍保持在 50% 左右,像珀莱雅、上美等头部化妆品公司的线下渠道占比已不足 10%。
但随着如今线上营销费用的增加,包括珀莱雅、自然堂等公司已开始重新转向线下的渠道布局及资源投入,在这一趋势上,毛戈平的渠道结构优势较为明显。
不同于传统的经销模式,毛戈平线下业务以自营为主,同时保有经销商专柜,专柜地点选择上重点瞄准高端百货商场,IP 加持及体验式消费的独特优势使其线下业务逆势增长,2025H1 其自营专柜 405 个、经销专柜 32 个,分布在国内 120 多个城市。
虽然近年来专柜的增速较为缓慢,自 2021 年起自营专柜每年约以 20 家的速度增长,经销商专柜总数只增加了 9 家,但坪效的增加带动了线下渠道高速增长,主要来自于同个专柜(类似于同店概念)收入的增长。
根据数据披露,同个专柜平均收入由 2021 年的 320 万增长至 2023 年的 430 万(2024 年数据未披露),2025H1 则为 290 万元,同比 2024H1 增加 50 万元。
上述数据表明,毛戈平仍处在一个业务上升阶段中,
一来得益于其高端国货品牌定位的独特性,且迎合了国内消费流变的发展态势,具备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
二来创始人的能力禀赋及品牌所积累的时间资产,赋予了商业模式和利润结构的稀缺性;
三来公司正在自建产能,这或将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的毛利率水平,同时也能够为下一阶段的规模增长提供支撑。
从持续增长的角度看,尽管目前毛戈平还未孕育出 “第二增长曲线”,但这也并不影响其在中短期内的增长态势,其主营品牌 “MAOGEPING” 仍然蕴含着较大的商业推广空间及品牌价值。
大概率,只要创始人未来没有舆情风险,其就具备持续增长的确定性。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