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银行加速“减负”
创始人
2025-10-29 05:49:10
0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渤海银行(9668.HK)加快了“减负”的步伐。

近期,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公开挂牌程序转让174户债权,本金合计499.37亿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该笔拟转让债权的本金金额约为499.37亿元、利息金额合计约为104.36亿元、罚息金额合计约为93.34亿元、代垫司法费用金额合计约为1.26亿元。

事实上,最近两年,渤海银行已多次甩卖债权包。

一、两年狂甩千亿不良资产包

经《节点财经》梳理,2024 年至今,渤海银行通过公开挂牌或协议方式,陆续完成或启动5笔大额不良资产包转让,合计规模超千亿元,折价幅度普遍在 6~7 折之间。

2024 年,渤海银行先后两次向天津津融转让 56.67 亿元、289.65亿元债权资产,对应成交价为39.67 亿元(约7折)、207.24 亿元(约7.2折)。

同年8月,渤海银行还有一条294.99亿元债权的转让记录,成交价 176.72亿元,相当于打了 6 折。

2025 年 9 月,渤海银行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本金256.03亿元的债权,仍由天津津融以207.24 亿元摘牌,约8.1折。

2025 年10月的这笔,即前文提到的499.37亿元债权,目前正在出售中,最终买家将在信达资管、东方资管、长城资管、中信金融资管、天津滨海正信资管和天津津融中间产生。

随着行业进入波动周期,银行主动转让不良资产包的现象愈发频繁。

据银登中心统计,2025 年 1-9 月,该平台挂牌转让的各类不良资产项目达400 余单,对应未偿本息规模超过 1200 亿元,相较2024 年同期至少翻了一番。

业内人士称,转让不良资产包是银行“排毒瘦身”的通行做法,相当于甩掉“烂账”,轻装上阵,既有助于快速”回血“,也能发挥清障除弊,改善流动性,优化资产结构的作用。

以渤海银行的此番摆上货架的499.37亿元债权包为例,5年以上长账龄资产占比达55.2%,2023年、2024年税后净亏损分别1.02亿元、0.64亿元,无论是流动性,还是质量均较差。

由此也给自身带来了巨大"沉没成本",不仅占用经济资本,更因清收难度大、耗时费力,实质上成为拖累该行经营效率的"沉疴"。

图源:渤海银行公告

值得一提的是,渤海银行提示,考虑到资产体量硕大,计划寻求股东大会授予一年期一般性授权,以便分批次灵活推进转让工作。

二、甩“包袱”背后

大手笔、高强度甩“包袱”的动作,无疑对渤海银行的经营起到一定的助攻。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渤海银行实现营收142.15亿元,同比增长8.14%;实现净利润38.30亿元,同比增长3.61%。这张中期“答卷”扭转了此前其业绩持续下滑的态势。

但短期转圜不改长期下行压力。深入分析,甩“包袱”背后,更多源自渤海银行持续承压的业绩和资产质量。

整体来看,自2020年起,渤海银行便一直处在收缩通道。《节点财经》注意到,在巅峰期的2020年和2021年,渤海银行的营收一度高达324.9亿元,净利润也曾飙升到86.3亿元,但到2024年,已分别缩水为254.8亿元、52.56亿元。

资产质量方面,截至2025年6月末,渤海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2.6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89亿元,增幅4.79%;关注类贷款余额为277.65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7.02亿元,增幅6.53%。

这两个科目合计为450.34亿元,即半年激增24.91亿元。

这凸显渤海银行的两难困境。换句话说,虽然渤海银行在努力处置“烂账,但对比不良贷款与关注类贷款不断“冒顶”的势头,行动的效果似乎只是杯水车薪,其仍然面临着“清存量”难抵“控增量”的严峻局面。

进一步反馈到关键指标,截至2025年6月末,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为1.81%,较2024年末上升0.05个百分点,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亦在股份行中“名列前茅”。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今年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49%,股份行不良贷款率1.22%。

相比之下,渤海银行比行业均线高出0.32个百分点,比股份行均线高出近0.9个百分点。

拉长时间轴,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长期高位“站岗”,连续7年在1.75%以上。

而在硬币的另一面,截至2025年6月末,渤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159.70%,较2024年末上浮0.05个百分点,资金“安全垫”略有增厚,但也仅仅刚过150%的监管红线,且下行趋势明显。

2019年末—2025年6月末,渤海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从187.73%降至159.7%,减少近30个百分点。

同样以国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为“镜”,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211.97%。

三、合规是门必修课

业绩和资产质量之外,在内控层面,渤海银行频频拉响”警报“。

10月,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金融科技管理规定、违反反假货币业务管理规定、违反征信安全管理规定等五项违法违规行为,渤海银行武汉分行被处以警告并罚款 74.3 万元;

图源:央行官网

同月,违反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海银行南宁分行被处以罚款32.8万元。

8月,因违反账户管理规定、信用信息采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渤海银行长春支行领罚59.49万元。

7月,渤海银行连喝三杯”罚酒。涉及授信调查不尽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尽职、贷后管理混乱等多项违法违规行为,旗下太原支行、太原幸福里支行、合肥分行,分别被处以罚款95万元、70万元、60万元。

其中,太原支行收到的90万元罚款,为渤海银行年内最重处罚。

据《节点财经》不完全统计,2025年以来,渤海银行及其分支机构收到数十张罚单,累计罚没金额超600万元。

这一现状直接反映出该行在内部管理和风险控制上的疏漏和短板,特别是许多罚单中的事由,如贷后管理不到位、授信调查不尽职、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等,均不是新问题,而是老毛病。

类似同一问题在不同分行反复出现,说明渤海银行总行的内规要求和风控能力未能有效传导至分支机构,整改措施未落到实处,合规文化尚未真正融入日常经营。

多重挑战交织之下,渤海银行虽以千亿级不良资产转让奋力“减负”,却仍难掩资产质量持续承压、合规短板频现的深层困局。面对“清存量”追赶不上“控增量”的现实,如何真正筑牢风控防线、实现质量与效益的平衡,将成为渤海银行长线成长无法回避的课题。

*题图由AI生成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跌... 从8.4万/平跌到3.7万/平,广州金融城的网红小区兰亭盛荟,已经彻底跌落神坛,跌幅接近60%,一堆...
数字人民币试点地区累计交易金额...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记者吴雨)记者日前从中国人民银行获悉,经过多年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生态体系...
前9个月办理离境退税境外旅客人... 今年以来,我国离境退税政策不断优化,便利化服务举措持续升级,有效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活力。10月28...
正式进军电商领域,PayPal... PayPal与OpenAI达成里程碑式合作,将其数字钱包嵌入ChatGPT,标志着这家支付巨头正式进...
永臻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0.... 本报讯 (记者曹卫新)10月28日,永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臻股份”)披露2025年第三季...
原创 1... 写在文章前的声明:在本文之前的说明:本文中所列的投资信息,只是一个对基金资产净值进行排行的客观描述,...
滴普科技港交所上市,募资净额6... 来源:港股研究社 近日,滴普科技在港交所正式上市。滴普科技此次发行价定为26.66港元,发售股份数量...
渤海银行加速“减负” 文 / 八真 来源 / 节点财经 渤海银行(9668.HK)加快了“减负”的步伐。 近期,渤海银行发...
养老金如何解题“长钱长投” 当银发浪潮与科技革命在时代轨道上交汇,养老金的角色定位正迎来历史性重构。当前,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6...
金价,闪崩! 10月28日,现货黄金跌破3900美元/盎司,为10月6日以来首次,日内跌幅扩大至2%。近6个交易日...
大疆2025年Q3运动相机全球... 管理咨询机构久谦咨询最新发布的全球全景及运动相机市场研究报告指出,近年来全球运动相机与全景相机市场格...
前三季度净利润2.98亿元 京... 今年以来,全国生猪市场处于周期调整阶段,行业在政策引导与市场机制下持续优化。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京基...
从“流量分散”到“生态聚合”,... 在“内容为王,流量为皇”的营销战场,单一账号的“孤军奋战”早已难以突围。2025年,深圳扬光数字科技...
原创 被... 谁能想到,曾经在币圈一度崭露头角的赵长鹏,竟然会在经历了从“新贵”到“阶下囚”的巨大跌落后,凭借特朗...
事关大力提振消费,“十五五”规... 记者 辛圆 10月28日,新华社发布《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白酒借“酒+”模式探索出海新方... 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商报讯(记者 刘一博)10月28日,在“天地位育”2025赤...
总计5500亿美元!日本对美投... 据央视新闻报道,10月2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访问日本,并于28日会见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另据券商中...
飞天茅台批价首次跌破1700元... 来源:国际金融报 与年初相比,今年飞天茅台批发价跌幅已接近23%。 据第三方平台“今日酒价”数据,1...
江阴银行发布三季报:核心指标稳... 中证报中证网讯(王珞)10月28日,江阴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该行第三季度实现归...
原创 从... (众为资本合伙人于晓璐,奕斯伟材料董事长杨新元) 厂房里只有两台单晶炉,众为投了近3亿 202...